心得体会大全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心得体会大全 > 读后感 > 导航

蟒蛇岛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2-11-14

书籍是生活的调味剂,读作者的作品会让人忍不住进行思考。我们在写读后感的同时,书本里的很多精华,自然而然为我们所用。写作品也是有模板的嘛?为此,心得体会大全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蟒蛇岛读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蟒蛇岛读后感 篇1

《金蟒蛇》是一本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主要讲了作者以动物救助站站长的身份,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讲解。

其中,我最难忘的,是金钱豹阿黑和金花蟒之间的那份友情。那时,阿黑和金都还是刚刚进入动物救助站的小动物。一次,金花从笼子的一个小洞钻到阿黑的笼子里,与阿黑玩了起来。后来,作者觉得不合常理,便把两个笼子分开。但是,两只动物跟工作人员玩起了绝食。站长拿他们没有办法,只好把他们关在一起。他们俩一看见对方,仿佛十年未见的老友重逢一样,立刻冲上去紧紧抱住对方。

动物被人们认为是无情无义的。可是,在作者的笔下,动物是有感情、语言、心理、神态的,可见作者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主见与看法。或许,动物们真的有感情呢!

作者把书中的动物描写的非常生动,我想里面一定有作者全情投入的因素。所以,我们以后写作时,多看看沈石溪的书或许会有点什么启发。

书中提到的动物救助站,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野象谷自然保护区,里面有着许多国家级的保护动物与悕有植物。即便是保护区,也必定会有偷猎者,会对动物们造成伤害,所以才会有动物救助站。我想,作者写这本书,就是在提醒人们要关爱、善待动植物吧!

整本书都围绕动物救助站来描写。救助站里的人喂养动物、救助动物、医治动物、最后放生动物。书中的每一个故事主角都出现在救助站附近或被救助过,可见救助站里的工作人员非常尽职。

《金蟒蛇》是一本适合青少年看的动物小说,里面有许多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希望你有机会细细品味,他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会。

蟒蛇岛读后感 篇2

《金蟒蛇》这个故事出自《猎蟒》这本书。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其他生动又有趣的野生动物故事,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金蟒蛇》。

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金钱豹阿黑和蟒蛇金花在救护站的笼子里相遇了。这两种不一样的动物都是丛林里的顶级杀手,它们不但没有互相残杀,而是一起玩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救护站工作人员把阿黑和金花放归大自然了,金花又跑回救护站寻求帮助,原来是阿黑一直在偷吃金花生下的小蛇。无论人们怎么把阿黑迁到更远的地方居住,阿黑都会不顾一切地跑回金花所住的洞穴,眼看着阿黑又要偷吃小蛇,谁也想不出办法来。金花突然在阿黑跟前跳起了舞,边跳舞边在阿黑的脖子上缠了两圈,美好的画面顿时变得恐怖,最后它们都死了。金花的小蟒蛇都生存了下来,金花牺牲了自己,却保护了它的宝宝。

看完这个故事,我对金花为宝宝所做的一切而感动。文中强烈地突出了金花对它的小宝宝们伟大的母爱,动物也会像人类一样有感情,保护后代。我也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和这篇文章非常相似的视频,它讲的是一些小鸡和鸡妈妈遇到莽蛇后,鸡妈妈用翅膀把小鸡都赶出了洞穴,但自己却被蟒蛇缠住。不同的动物,却一样能拼死地保护后代。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不珍惜别人的爱,有的人甚至连爱是什么都不知道。再和那些为自己的后代而牺牲的动物们相比,这样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我们的母亲也像金花一样有着伟大的母爱。小时候妈妈照顾我,长大后辅导我的功课生活中我却很少关心她。看过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自己不足的地方,并且以后也会多关心妈妈,帮她做些家务,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沈石溪的这篇《金蟒蛇》让我了解了母爱的伟大,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

蟒蛇岛读后感 篇3

《金蟒蛇》这本书,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哀牢山这一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生物多样性的精华所在。这一大自然的杰作中生活着绿孔雀、黑冠长臂猿、黑颈长尾雏和哀牢变色龙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蟒蛇就是其中一种。

《金蟒蛇》这本书主要分成四篇短篇小说:《金蟒蛇》《贱猴卡卡》《血眼熊》《喜马拉雅野犬》。其中最打动我的是《金蟒蛇》这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主要讲了一条名叫金花的蟒蛇曾是救助站里的一员,救助站里还有一只名为阿黑的黑色的金钱豹,有一天,它们俩偶然性的聚到了一起,但是那可怕性的一幕非但没有上演,反而是这两个小动物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伙伴。后来,两只小动物被放生了,金花找到了自己的伴侣,并生下了第一窝蟒蛇小宝宝,阿黑把金花生下的第一窝蟒蛇小宝宝全部吃了,第二窝蟒蛇宝宝也是被阿黑吃了,金花蟒蛇为了自己的宝贝孩子,最后与阿黑同归于尽了。

我突然觉得,把蟒蛇定义为冷血动物,很不够意思,也不太科学,冷血者,冷漠、冷酷、冷毒而缺乏温情,贬的也太厉害了啊。不错,蟒蛇是变温动物,要靠吸收外界的热量才能获得生命能量,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们的血就是冷的,它们就是冷淡、冷漠、冷酷、冷毒的代名词,其实它们也有激情,也有强烈的母爱,也有为了自己的后代能生存下去不惜以命相搏的一腔热血!

沈石溪说的对,即使是冷血动物,也会有亲情。可是我们人类虽然有血、有肉、有亲情,但是有些人却干些不正当的生意。比如活取熊胆,比如活剥狐皮,比如切割鱼翅,比如捕杀鲸鱼……十分残忍。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动物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低级,那么无能,动物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灵性的生命。我们要重新认识动物,平等友善的对待动物,和动物做朋友,在我们的动物朋友面前要多一点慈悲,少一点狠毒;多一点怜悯,少一点冷酷;多一份关爱,少一分杀虐;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漠视……

蟒蛇岛读后感 篇4

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是为了朋友宁可牺牲自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相互帮助。文中以人的视角讲述了两个不同物种之间的恩恩怨怨。蟒蛇“金花”和黑豹“阿黑”误打误撞成了朋友,整天嬉戏打闹,在一起生活得融融恰恰。过了一月又一月,金花产下了卵一直躲在洞里不出来,阿黑少了玩伴,整天无精打采。终于一条条小蟒蛇爬出了洞,而阿黑却把无辜的小蟒蛇当做害金花不出洞的仇人,将小家伙们一一吞下,金花痛不欲生。可阿黑好像赖上她似的'无论把他送出多远他还会再回来。年复一年,金花又产下了卵,残忍的阿黑又妄图吃掉小蟒蛇,金花不忍心看着小宝宝们被杀害便用全身力气缠住阿黑与他同归于尽。

这所谓的友谊只是一场梦,是一场黑暗的梦,只要轻轻触碰便支离破碎。我被金花那决心和母爱所感动,也憎恶阿黑的自私与残暴。如果阿黑能学会宽容,就不会发生悲剧。

学会宽容,放弃自私,理解友谊之意义,这个世界将更美好。

延伸阅读

[优质读后感] 《劝学》读后感:读后感一篇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在阅读这程中,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优质读后感] 《劝学》读后感:读后感一篇”,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以往写读后感是就所看文章内容立意、论述,联系实际同理可得,末了,笔锋回转、收回话题即可。而

《劝学》这篇精美的古文早已把道理说得明明白白,且有声有色,再要就此说些什么,那只能扯开去了。

这篇荀子写于二干多年前的文言文毕竟与如今的白话文相去甚远,以我的水平,不看注解只能通读,若要深究其间某些字、词的含义就难了,即便如此,我还是看不横其中的个别句子。可这并不妨碍我喜欢它、朗读它,即便不知所云,每每读来,朗朗上口,齿颊生香。尤其是那句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工整、有韵律,倒真正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口中读着,两耳便同时将这些清朗的字音一个个收了进去,似喝了口凉水,又像含了片薄荷,清清爽爽。感觉是种很奇妙的东西,而古文恰恰能给你朗读的感觉,妙不可言。

古文之美,亦在简约。古文往往短小精悍,但其白话文的译文可就长得多了。我们看译文是助于理解,但从不会欣赏译文,倒不是嫌它盗版,只是感觉上已繁琐得很。繁琐容易简洁难,古文中主语可省、宾语可省、量词可省、关联词可省,省得有分寸,省去了也看得懂,而且更耐看,更有韵味,这便是古文之美。

古文之美,还在柔。且看,古人惜墨如金,但之乎者也是少不了的,我以为这四个字独有妙处。之、者、也分别位于句中或句末,多半拖长了声音念,给人一种稳稳当当又悠哉悠哉的感觉,一般阵述句中的生硬语气便由它转为亲切柔和。乎常用于感叹句戴疑问句末,无义,音短且轻,念到乎字,前半句中激动、气愤之类的情绪便都随之轻轻带去一部分,语气又趋于缓和,一时的心急气盛开始转为冷静。古代文人的儒雅也在这里显留一二了。儒者,柔也。水,柔也。柔是一种宽容的美。因此有些文言文读起来就是糯笃笃的,而即便是议论文,也不会过激、尖锐,总显得诚心诚意,心平气和。

当然,古文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以上仅为读《劝学》之感。

[读后感分享] 哈姆雷特读后感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读后感分享] 哈姆雷特读后感”,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在沙翁所有的作品里,《哈姆雷特》或许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也是最受瞩目的一部。你在15岁时或许会被《罗密欧与朱丽叶》感动得潸然泪下,却觉得《暴风雨》不知所云;当你17岁时,又可能深深地被后者所带有的神秘主义色彩打动而对人生有所感悟,而前者却已经无法再次激起你心中的波澜……可是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当你经历了一场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时,当你提升了自我的人格,重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时,你总是能在《哈姆雷特》里找到一些你会觉得那似乎就应是属于永恒与不朽的东西。正因它谈到了人生的抉择,谈到了一个生活在特定的历史与生活环境下的人在对他个人而言是独特的,而对于全人类来说又是普遍的命运面前,在仅有从过去所积累的有限的经验能够凭借与依托的状况下,所选取的人生之路。从某种好处上说,他的经验也代表了我们自我的经验,他所应对的命运在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也是所要应对的。我们应对绝望的存在,在矛盾中摸索真理,在迷雾中找寻真相。

哈姆雷特也是不完美的,有时他的抉择是非理性的,相当冲动的,比如当他在激怒之下一剑刺死他误以为是国王的普娄尼阿斯时,然而或许正是他这种不理智的抉择,这种人性的弱点的表现,让我们打心底里理解和认同他的艺术形象,正因我们常常能够在自我身上看见他的影子。

哈姆雷特又是极其珍视感情的,在他以装疯来躲避国王的迫害时,他依然抑制不住对奥菲莉娅的思念,不忍心让她由于自我装疯而痛苦。就是这样,哈姆雷特在对命运的抉择中构造了自我的杯具,原先他完全能够屈服于自我的命运,不去探询父王死去的真相,但哈姆雷特的性格不允许他带着一个疑问生活在庸庸碌碌之中,所以他毅然走上了找寻真相的道路。此后,只要他所做出的任何抉择稍有不一样,他和其他人最终的命运都会改变,可是他的经验促使他一次次作出在他认为是正确的而实际上是致命的抉择。最终,哈姆雷特并没有为自我的抉择感到遗憾,正因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状况下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所以在那里假设如果哈姆雷特能回过头去重新作出抉择,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就毫无好处。我们每一个人也是这样,能够说,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我们所做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它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命运,没有什么标准能够衡量我们的抉择是否正确,我们也必然要理解自我的抉择所引起的一切后果。

在一个除了目标,再也没有任何尺度能够衡量其善恶的世界里,勇敢地作出抉择,然后坦然地理解自我的命运……这就是哈姆雷特永恒的魅力之所在吧

哈姆雷特经典作品读书感想

【实用读后感】 《解密》读后感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实用读后感】 《解密》读后感”,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解密》是一部充满了灵异和智性的小说,是一部为天才写就的传记,是一部关于秘密战线的间谍小说或者说是特情小说,像这种题材比较少见,可能作者是另辟蹊径。在作者笔下,诡异的小说情节,切合了公众的窃密心理。小说在创作手法上也是别具一格,书中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把一个具有神秘身份的神秘人物的神秘一生呈现了出来,文字很平实,几乎没有很煽情的地方,文章从始至终给人一种孤独感,或许作者认为天才或者是才气横溢的人必定是孤独的。但这种不动声色的描写,又把这个差点被遗弃、有着自闭症的数学天才刻画得异常鲜活,也把破译密码这个本来很枯燥的故事讲得格外有趣。

这部小说最大的魅力在于故事中主人公所从事的破译工作带给读者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并且也对人生的一些重大命题的关注:偶然与必然、天才与疯子、成功与失败、爱情与亲情、国家和家庭等等。

小说的最后,作者是以采访者的口吻来叙述的,且还有一个外一篇叫容金珍笔记本,通篇是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凌乱又奇特。这种写法更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看后我以为确有此人、确有此事。其实主人公和故事都是纯属虚构的,并非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只能说明作者以假乱真的功夫以达到某种出神入画的境界,但我仍然相信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有这样的人,只是无缘亲眼见到。

作者有很强的推理能力,也特别会打比方,思辩性的语言在文中随处可见。小说中不仅涉及了数学、逻辑学、心理学,好包括一些社会学、博弈学的内容,值得一看。

[读后感必备] 《生吞》读后感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读后感必备] 《生吞》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直击灵魂的作品,一连看了几个小时,结束后头都晕了。本来以为是纯粹的悬疑作品,但两条时间线汇合之后,比剧情更加吸引人的故事内核也出来了,天才少年秦理和美丽少女黄姝,同样生在支离破碎的家庭,有着相似的命运,因为智力超群或者过分美丽而常遭排挤,他们有着太多共性,所以最适合相依为命。他们见识过人性最黑暗的一面,也拥有过普通人的友谊,可最终将二人推向命运的深渊的,也包括了曾经最好的三个朋友。罪犯有法律制裁,可道德无法审判。三个好友也背负着一身的债,无法偿还。作者最终将故事落点在防空洞,曾经三个好友到了洞口就返回了,只有秦理和黄姝在洞里见过属于他们自己的星光,可能是因为见过更加黑暗的东西,所以对仅有的一丝光亮也格外珍惜,三个留在外面的好友没法体会他们的感觉,多年后三人在这里送别二人,大约也是想为自己找寻救赎,但离开的人已经回不来了,造成的伤害也永远无法弥补。所以故事结束在这里,显得有些飘了,因为他们背负的东西,不是这么轻易就能卸下的。再有就是,秦理蛰伏十年为黄姝报仇这里,写的有些飘,虽然逻辑上找不出什么毛病,但的确让厚重的故事翘起了一角。

最新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最新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阅读。

三、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观每个人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承认现实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陷的态度。

最新读后感: 红与黑读后感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阅读作品后,我被作者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吐血整理的“最新读后感: 红与黑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概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买过那种适合初高中生的中英双译版本的《红与黑》,不过那时候草草一翻。我是在看了P大的《默读》后,被里面引用《红与黑》于连的一句话吸引:如果我蔑视我自己,我还剩下什么呢?于是便将《红与黑》列在了我的书单里面。

断断续续地看完《红与黑》,看完结局后,内心受到的震撼非常大,这本书余味良久。如果说哪些书我会倒回去反复重读,《红与黑》绝对是一本。司汤达的功力不容小觑,无怪乎《红与黑》被认为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司汤达本人对笔下人物的心理描写可谓到达入木三分的程度。

于连是我目前看过的小说中,性格最为复杂矛盾的一个角色。他以现实主义为壳,但其内心还是理想主义的。

他少时崇拜拿破仑,他内心是向往那个流血的年代的,通过战争与军功,要不跻身上流社会,要不战死沙场,无论如何都是英雄。但是他一展宏图的年代却是拿破仑败退滑铁卢,旧王朝复辟的时代,通过革命流血改变阶级的通道被截断,于连只能通过另一条道——教士晋升主教的道路打破阶层。然而这两条路其实是两条对立的路,一个想要开辟一个新时代,而一个是为了维护旧时的秩序。他的心其实追随这热烈的摧枯拉朽的新势力,但现实中他想突破阶层只能靠旧时秩序。这是他痛苦的根源之一。

除了拿破仑的《圣埃伦岛回忆录》,被他当做圣-经的另一本书是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书控诉了当时统治阶级对人民的迫害,并强调每个人都有作为人的尊严。但是作为底层阶级的他在上流社会如同蝼蚁牲畜般毫无尊严,作为底层阶级的异类他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天天沉思,在底层社会也毫无尊严。他有拿破仑的雄雄野心,又有极高的自尊心,所以他不择手段想向上爬,获得尊严。在上流社会,他一方面因为自己的身世以及眼界而感到自卑,但一方面看到上流社会统治阶层的平庸,又因为自己的才华以及野心而自负。

于连的性格充满了极端,他永远掌握不了中庸之道,他的灵魂充满激情与野心,他的内心世界敏感又多情,司汤达在书中对他的评价很好: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心灵是做不了一个好的政治家的,也许于连更适合做一个艺术家。

再说到于连的爱情,于连的生命中有两个女人。

一个是温柔平和的瑞那夫人,一个是骄傲极端的玛蒂尔特。

按出场顺序,先说瑞那夫人。瑞那夫人是很典型的贵族女子,携带娘家的嫁妆嫁给瑞那市长,并育有三个孩子。生活平凡且平淡,按部就班,没有激情,但也算平和无忧。于连引诱瑞那夫人,一方面是源于情-欲使然,一方面是对于上层阶级的报复心理。但是瑞那夫人是真的爱上了于连,爱上了他的清俊、他的才华、他的敏感甚至她的脆弱,作为一个信教徒,她一方面担心她对于连背德的爱会使得她最爱的孩子遭到天谴,一方面却无可自拔地爱上了于连。夫人对于连的爱一直是平和的,有一种母爱的感觉,爱于连的一切,即使后来于连愤怒之下对她开枪,她想着也是如果就这样死了,她的道德和她的爱情都能得到释放。

而玛蒂尔特其实和于连的性格中有相似的地方,都有对现世叛逆的一面。她厌倦了与她门当户对但是却平庸无奇的青年,她的浪漫主义色彩,使得她想要与众不同,想要一场轰动眼球的恋爱。我觉得玛蒂尔特是很明显的表演型人格,与其说她爱于连,不如说她爱的是她给这段爱情赋予的想象。她爱于连的疏离,但于连一旦显示出爱她,她又觉得索然无味,于连与玛蒂尔特的交往说是爱情,其实我觉得更像是博弈。其实我对玛蒂尔特的对于爱情的想法不太理解,当他不那么爱她的时候,她反而爱他更为痴狂。

再说回于连的宿命,死亡是于连最好的宿命,死亡给他带来荣光。

如果没有瑞那夫人的举报信,于连会用一个编造的身份,跟玛蒂尔特结婚,成功地上位,跻身上流社会。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于连身份上的成功,也意味着于连失去了自己,最后也会被同化成那帮庸碌无为的统治阶级,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如果于连申请特赦,那就意味着他要彻底匍匐在他一点都瞧不上的这些人的脚前,卑微地乞求一线生机,这是于连的自尊心绝对不允许他做的事情。

在监狱中,在死神面前,他才明白了他想要的是什么,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也就是司汤达笔下那一小部分幸运的人。

他想要的自尊不来自他人的施舍,也不会在他攀爬到上流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时候来到,他想要的自尊来自于最后审判上对整个上流社会的质询,来自他内心对这个社会的叛逆与对革命的向往,他的荣光来自自己,而非社会上的任何阶级、任何人。

有些人把于连当成不择手段为图上位的小人,但我认为他只是在自己的尊严面前迷失了自己,一个信仰拿破仑和卢梭的人,一个信仰革命和尊严的人,在上流社会谄媚、攀爬,一边蔑视着这一阶层一边又要想尽办法融入这个阶层,其内心的痛苦程度可想而知。

所幸的是,生命的最后,他找回了自己,获得了少数人的幸福与平和,回归了自己的宿命。

猜你喜欢

  • [推荐读后感] 茶馆读后感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 茶馆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 [优质读后感] 《劝学》读后感:读后感一篇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在阅读这程中,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帮大家整理了 《劝学》读后感:读后感一篇”,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以往写读后...
  • 最新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最新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
  • [读后感必备] 《生吞》读后感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
  • 【实用读后感】 《解密》读后感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 《解密》读后感”,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解密》是一部充满了灵异和...
  • [读后感分享] 哈姆雷特读后感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 哈姆雷特读后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