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大全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心得体会大全 > 观后感 > 导航

中国感动人物观后感莫振高(篇一)

发表时间:2023-02-01

读书使我们快乐,观影也有类似的效果,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写写观后感,可以更好地训练我们的写作思维。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的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中国感动人物观后感莫振高(篇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与会人员一起观看了广西都安中学校长莫振高的两个中央电视台专访视频后,学习了光明日报《好校长莫振高》、广西新闻网《校长爸爸,一路走好》等关于校长莫振高的通讯报道,马校长对其中的几个题目"坚持教育的灵魂""坚持优秀的习惯""坚持卓越的追求"等进行了解读。要求全校广大教育干部要迅速掀起一个学习莫振高、做人民满意好校长好老师的活动高潮。

一是学习莫振高献身教育,充满激情的人生追求。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努力在实现自我价值中升华人生境界,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是学习莫振高恪尽职守,勤勉敬业的实干作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勤勉敬业、苦干实干的工作态度,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

三是学习莫振高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崇高师德。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增强群众意识,时刻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尽心尽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是学习莫振高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善于用创新的理念谋划全局,用创新的思路推进工作,用创新的办法--难题,使各项事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

五是学习莫振高凝聚人心,谋求发展的团队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的都安精神学校要求要把他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躬行实践、接力传承,让精神激励更多的党员、更多的教师、更多的教育人,把自己的真爱、平凡、坚守和执着,奉献给孩子、奉献给教育、奉献给社会!

莫振高生前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他连续30多年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3月9日,莫振高因病逝世,多所国内著名高校以及海内外校友发来唁电。他去世当晚,全校4600名学生自动集体熄灯,为他们心中的好校长默哀。他的学生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吊唁、守灵、送别。2015年3月15日上午,广西都安,千余人送别都安高级中学病逝的校长莫振高,队伍绵延数百米。

扩展阅读

热门观后感: 感动人物杜富国观后心得.wps


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在生活已是再稀松平常的事情了,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观后感。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怎么才能防止将观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热门观后感: 感动人物杜富国观后心得.wps”,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我国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战士杜富国,在执行边境扫雷任务过程中,舍生忘死、身负重伤,失去了双眼双手。他的英勇事迹在网上传开后,广大网民既对年仅27岁的杜富国落下终身残疾感到痛心,更对他以身报国的壮举表达崇高敬意。媒体称,杜富国及战友们“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遗书放好,再去执行扫雷任务。每天晚上回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复修改遗书”。这些年轻战士在地势险峻的雷场内人工排雷,待任务完成后,手拉着手徒步走过雷场的每一处角落,证明脚下这片土地已绝对安全。他们在携手行进中的歌声响彻边陲。

杜富国和他的战友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如果不是媒体宣传报道,恐怕我们很难想象,在和平年代里,像杜富国这样的年轻人每天还要面临生死考验。而他们正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献血,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杜富国是那样的临危不惧,他在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便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浮土时,猛烈的爆炸随即发生。他被炸成了血人,永远地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在命悬一线的关键时,杜富国用奉献担当的精神诠释了谁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有的干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愿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能说对党忠诚吗?有的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打埋伏、八小时之外找不到人,能说对党忠诚吗?这样的干部,真到了关键时刻能靠得住吗?”

塑造年轻干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需要杜富国式的奉献担当精神。年轻干部虽不要在雷场扫雷,但时时事事要在人生路上“扫雷”:当工作中遇到“烫手山芋”时,敢不敢接手、能不能办好?当组织安排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时,是不是真心愿意去?当遇到挫折打击时,有没有打“退堂鼓”?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如何权衡把握?……如果年轻干部不能义无反顾地扫掉急功近利、拈轻怕重、眼高手低、贪图享受、作风漂浮的“雷”,而是精于自我设计、自我包装、拜高踩低、贪名图利,那就难以堪当大任,走不好成长成才之路,迟早要栽大跟头。现实中很多典型案例告诉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身陷囹圄,遭到党和人民的唾弃,都是从看似小枝小节的地方出问题开始的,本质上是背弃了信仰、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最后误入歧途、追悔不已。

----指出,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宣传弘扬榜样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让干部“墩墩苗”,这些都能有效地教育感召锻炼年轻干部,使他们对党忠诚老实。对于年轻干部自身而言,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提出的“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谆谆教诲。何为大事?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小而言之,就是要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发展进步,提升职工群众、当地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就像知青习近平那样,带领梁家河乡亲创造美好生活;就像战士杜富国那样,为边境人民留下可以放心行走的土地。唯有这样,才能不辜负青春岁月、人民期望、党的托付。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900字精选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好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不断地触动内心,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900字精选,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1】

在来凤县,一个破旧的楼房里,住着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这就是张富清老人。如果他不说没有人知道他为祖国做了多大的贡献,如果他不说他只能把自己的功绩带入黄土。张富清在解放战争期间荣利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多次充当突击队员在战斗中冲锋陷阵。这位为祖国做出突出贡献的战斗英雄,甚至一直没有向亲人夸耀。他的儿子只是知道他的父亲是战斗英雄,直到去年来凤县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才发现这位战斗英雄。

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这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付出血的代价换来的。可是多少退役军人他们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张富清老人对记者说,自己多少的战友已经牺牲了,可是自己还活着,就应该知足。他不愿荣华富贵,只求无愧于心。他思念当时战友的同时也在感恩,感恩现在生活的幸福,感恩自己简单却幸福的活着。当问他战斗中的经历时,他说一次战斗中感觉自己的脑袋被人重重的踩了一下,当缓过神来时继续战斗,可是发现自己的脑袋出了很多血,脑袋一块皮被截掉,原来是一颗子弹擦着头皮经过。张富清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没有畏惧,他说在战斗中只是想着怎么消灭敌人,决定胜败的是信念和意志。

就是因为他的信念和意志,就是因为对战友的深情,张富清一生坚强,仁爱,豁达,清廉。当老人88岁高龄时,因为疾病,整个左腿被截肢,本想可能老人以后就要在轮椅中度过,可是他却凭借老战士的精神,自己用一只腿学会了走路。试想已经88岁高龄,可是没有放弃自己,他一次次跌到,也磕过,他磕破的血把自己家的墙都染上鲜红的血迹,即使那样他还是努力学会了走路。一步步,这为老人没有抱怨,没有灰心,也没有泪水。这就是战争年代的勇士给我们留下的榜样。张富清老人对记者讲述这些事迹时,他都是笑呵呵的说,看到他笑的只剩下一颗牙露在外面,他的牙要没了,他的皱纹也深了,可是他还是微笑的面对生活,微笑的看待过去的那些峥嵘岁月。

战争的那些岁月离我们很遥远,可是多少人在战斗中牺牲,活下来的是有着坚毅毅力和英勇无畏的人。我们无法回报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士,那些无名的英雄。可是更应该敬重像张富清这样为祖国作出贡献的人。人的精神能够决定自己的一生,生活的成败也需要我们用积极的精神去对待。这位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用这样刚毅的精神,使自己的人生活的坚韧。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在今天这样幸福时代中感谢他们。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2】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我觉得它是净化心灵的仪器,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中国》,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

《感动中国》有几十位让人们感动到流泪的人,可以说最耀眼的不是明星,而是这几十人纯洁、善良的心。

这几十人中我每个都觉得让人感动,刘盛兰每天省吃俭用,捐钱给孩子们。他那时月薪才300元,可他却一下子捐了50元,他那时已经73岁了,后来又一场大火烧了他的房子,回到农村生活更辛苦。可他仍在捐钱,10元、20元、30元、40元这位老人吃东西都是吃垃圾里拾来的,还会拿人家扔掉不要的菜叶,而且17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真善心!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正直、善良、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还有一个叫段爱平的。她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可她为村里的牺牲非常大。我们应该想成为百万富翁吧。这个段爱平就是个百万富翁,可是她却把自己的钱全都捐了出去,而且她有食道癌,最后穷得都没钱看病,而且她还会下雨天帮村民一起修房屋漏洞。我们要学习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崇高精神;学习她真心实意地帮民致富、解民困难、化民恩怨、心系百姓、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她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心中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在荣誉面前不忘本的淳朴本色。

看完《感动中国》之后,我励志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向《感动中国》里面的人物学习,帮助、救助需要帮助的人。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3】

有人说平凡衬托伟大,但不如说是平凡孕育了伟大。不平凡的20_,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让我们由心的感动。20_年感动中国中每一个人物都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内心,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万佐成夫妇。

谁能想到在一家肿瘤医院的旁边,只一墙之隔竟会有一家抗癌厨房,在厨房里做饭的又不是什么大厨,而是病人家属。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很早以前在医院旁摆摊卖油条,每当他们收摊回家时总有病人家属请求用他们的余火做些饭菜给病人吃,夫妇俩从未拒绝。甚至,在收到越来越多的求助后他们买了十几套厨具专门放在小巷里开了一家抗癌厨房。而更令人感动的是夫妇俩从未想过从中盈利,他们定了一块钱的价才勉强收支平衡。

夫妇两人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就让病人吃的好点,让家属少些遗憾。

他们似乎完全为了初心忘了自己。为了病人他们不去旅游不去休假甚至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连年也过不了。但他们的内心仍然是快乐的,他们开导过的教导过的人都感谢他们,墙上有一排排的电话号码,他们都想邀请老人去家里做客,小小的巷子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温暖,令无数人为之感动。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这两位六旬老人无私的爱与善。

夫妇两人,如此平凡又如此伟大,他们的善他们的爱足已感动中国感动人心。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4】

近日黄文秀的名字和事迹从广西传遍了全国,她是广西省百色市乐业县百坭的村第一书记,一个永远阳光朝气、笑容灿烂的姑娘,从贫苦大山走出,学业有成后毅然放弃大城市的优厚条件回到家乡,不顾条件艰苦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最终因遭遇山洪不幸遇难殉职。这个30岁的女孩,不施粉黛,不穿裙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不忘初心”四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

不忘来处,铭记初心。黄文秀同志在北师大硕士毕业后,她没有忘记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乡亲父老,没有忘记自己苦心求学走出大山的初衷,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到家乡奉献自我。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守初心、怀真情的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摒弃小我意识和享乐主义思想,同人民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做广大群众的的贴心人。

勇于担当,有勇有谋。百坭村是深度贫困村,初来乍到的黄文秀经常会“碰钉子”、吃“闭门羹”,面对乡亲们的质疑,她很快转变工作思路,从帮助村民干农活到下地种油茶,从闲话唠家常到帮助村民申领扶贫贷款,这个女娃娃用真心一点一点取得了贫困户的信任和尊敬。党员干部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敢担当、用真心的精神,多弯下身子倾听,多深入基层体察,把为民谋福祉、解难题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只有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用自己的智慧与行动解决困扰群众的一切难题,才能获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百坭村全村472户中有195户贫困户,得知要到这样一个深度贫困的村子赴任,黄文秀没有丝毫犹豫和畏惧,收起裙子、挽起裤腿,满怀热情和信心奔赴脱贫攻坚的一线战场。党员干部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肯吃苦、甘奉献的精神,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坚持以民为本、吃苦在前,作风过硬、工作务实,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诠释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作为。

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通过学习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传承她常怀感恩之心、不忘初心使命的为民情怀,汲取她知重负重、直面挑战、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学习她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责任担当。只有俯下身去,沉下心来,为基层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才是对黄文秀同志的纪念。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5】

辗转5个乡镇,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历程600余公里,成功转移和救出被困群众2665人。一个个数字如陈陆迎战洪水时激起的朵朵浪花,折射出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形象风采。

面对浊浪滚滚的洪水,是进是退;本已疲惫不堪的身躯,是战是休;回望群众的殷殷期盼,是留是走……陈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陈陆快速反应,连续作战,36岁的年轻生命被永远定格在抗洪抢险途中。

陈陆短暂而闪耀的人生,为我们标定了前行的坐标,点亮了奋进的灯塔,树起了光辉的榜样。向英雄学习、向先进看齐,就是学习陈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竭诚为民的崇高品质、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斗志,投入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崇高事业中。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党中央对防汛救灾各项工作高度关注,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庐江防汛救灾中,陈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哪怕已经连续奋战了96小时,哪怕被洪水浸泡得全身浮肿,他依然初心如磐,自觉扛起如山重任,向着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逆水而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履行使命、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将火红的党旗和鲜艳的队旗牢牢插在抗洪阵地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赴汤蹈火、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陈陆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500余次,曾奋战两昼夜抗击特大冰冻雨雪灾害,也曾千里驰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在此次防汛救灾中,他多次请缨打头阵、当先锋,执行生前最后一次任务中,主动要求上首艇,为后面的救援队伍开路。作为教导员,他有着清晰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有他参与的任务都是急难险重,但他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他的感染下,指战员个个勇敢、人人争先,始终冲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在他牺牲后,他那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广大消防指战员在防汛一线再立新功。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真挚情怀。面对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陈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不顾个人安危和身体疲劳,义无反顾带领指战员营救转移灾区群众。作为基层大队主官,他带领大队不断提高消防执法水平,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坚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筹建乡镇消防救援站,为沿街商业门面、弱势群体居住场所等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千方百计为贫困户拓展销路……他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时时刻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合肥支队纪保科工作仅一年,陈陆便主动提出到基层去,并服从组织安排,到了防火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庐江县。到任之后,陈陆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基层指战员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以自身的过硬作风感染带动部属,带出了过硬的班子和队伍。改制后,陈陆本可转业,但他说自己喜欢基层,热爱消防事业,而且群众家门口的消防站还未建设完成,便毅然选择留下,继续在火热的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在防汛救灾的关键时刻,陈陆坚守岗位,寸步不离。自己的手术一推再推,家人的团聚一盼再盼,陈陆却一直坚守在抗洪一线,与基层指战员肩并肩、同作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陈陆的一生已在人民心中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激励我们扎扎实实干事业、兢兢业业作奉献,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每一次救援、每一次值守中体现责任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应急人”的奉献之歌,将个体生命融入应急管理改革发展大局,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6】

在前不久结束的雅加达亚运会,中国队可以说是战果累累,我们记得每一个运动员取得胜利的时候的样子,我想大家对于苏炳添应该不陌生吧!这个成为了许多次的亚洲第一人,一次比一次优秀,一次又一次让人对他刮目相看!每一次枪声响起,每一次的起跑,每一次咬着牙在跑道上不断加速,每一次冲破终点从嘴里长吐一口气,见证着他每一次的成长,谁都不是一出生就懂事,谁都不是一出生就带着某种天赋,上天给予我们的不足,是告诉我们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那样才会成就更加强大的自己。苏炳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逆袭的人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苏炳添是一个80后,看似成熟稳重的他,其实在初中的特别调皮,他不喜欢上课,更不喜欢做作业,就因为此事,还受了老师的惩罚,为了逃过惩罚,他报了学校的田径队,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逃避,让他在跑步方面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成为国人所称赞的年轻人。

经常好动的他在一次比赛中,跑出了11.72的好成绩,这对于一个小孩子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正因为这一跑,他被中山市体校的老师发现了,从此他进入了一个正规的训练课程。进入正规训练的苏炳添成绩不断的提高,跑进了10秒之内,成为亚洲第一个人,黄种人在体质上与黑种人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我们大家心里,黑种人的耐力强体质好,田径赛场上黑种人的天下,但是29岁的苏炳添告诉我们,田径成绩的好坏与体质无关,但是与努力成正比,事实上正是他说的,努力是克服所有困难和障碍的最好方法。

本次亚运会的第一名,正好填补了他在各项大赛中的空白,为他的事业又添上了重要的一笔,更增强了国人对田径这个项目上的信心,也是为许多后辈做了榜样。母校暨南大学与苏炳添达成协议,让他回到学校做副教授,我们想想,从一个爱逃课,不写作业,各种调皮的事都做,到如今的副教授,说实话,不羡慕是假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努力才会成就自己,越努力越幸运,所谓幸运都是通过自己换取而来的,从未有天上掉馅饼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是空虚有的,人的一生要有许多目标,我们通过实现目标的过程来提升自己,发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夏天我们要感谢这个大男孩,因为他让我们这个夏天格外清凉,因为他的努力让我们震惊,他的逆袭让全世界人肃然起敬,希望他在以后的路途上继续强大!继续勇往直前,续写传奇人生!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7】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砥砺奋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中华文明新辉煌。

以初心使命谱写时代之歌,前提是要坚持党性的锤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党的事业的“根”和“魂”,“根”深才能枝繁叶茂,“魂”固才能基业长青。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立足岗位练兵,增强勇立排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担当善作为,既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又要重实干、重担当、重实绩,撸起袖子加油干,凝聚形成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以初心和使命谱写时代之歌。

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初心和使命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的情感之根,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归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把誓言刻在心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信仰的力量在于笃行,对每个党员来说,入党誓词是一面镜子,只有经常加以对照,以此修身正己、锤炼党性,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心中的信仰,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到底,才是坚定不移、终身不渝。对全党来说,就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8】

当《感动中国》这个震惊人心灵的节目播放时,不知是带给我心灵的洗礼,还只是那单纯的《感动中国》。

它是老师推荐给我们看的,讲述了那一年里令人为之感动的人和事。就在我们默默观看的时候,我听到了老师轻轻的抽泣声。我不知道是否令人感动,只是觉得它所讲述人物的伟大。那些感动之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他们用汗水、青春、乃至生命,不断坚持所创造的伟大壮举。我感谢这个节目!因为它没有让那些英雄人物和事迹因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而是让他们走上自己的舞台,亮出自己的壮举,它让他们成为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人。

感动是什么?我并不太明确。可我知道对那个所谓的感动中国而言,包含的是那些人让我们这些人为之流泪的一切。他们的伟大,是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信念付出了一切。上个世纪,为了制造核潜艇,黄旭华爷爷付出了他的青春和家庭。令人震惊的是,当他的父亲离他而去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干什么的。但这一切,换来的却是新中国科技向前进的一大步。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反思吗?一个名叫刘盛兰的老人,用自己一生的力量去帮助那些上不了学的穷孩子。尽管自己无儿无女,连用的,吃的都是随便捡来的。但他要是没钱寄给孩子们了,就从自己的嘴巴里抠出来。令人没想到的是,他本该自己的所用所花大部分都用在了资助上,甚至连自己帮助过的学生都不知道他是谁,他是否荣华富贵,还是家境贫寒。而当那些被帮助的孩子知道老人的一切后,他们无法想象他是如何坚强地度过这漫长的几十年的。一个为修路而牺牲的战友守墓的老军人,一对为培育优良油菜的父子,一个处处为村民着想的疾病村支书……无数个英雄人物所打造的一切,成为人们美谈的感动中国人。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9】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

高原反应有多可怕?我没经历过,也不知道。但当我知晓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钟扬教授如此频繁地前往青藏高原的原野,去采集了四万多棵种子,为我国的植物基因库添上了辉煌的一笔时,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这幅图画:钟扬教授不断用一张信用卡,买中国基因库扩展包”、中国分子进化扩展包”与中国植物学博士”这些商品。那张信用卡上没有卡号,只有身体健康系数与精神强度系数”这些字。

钟扬教授说: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死神好像对他不断用生命贷款不耐烦了似的,开玩笑一般用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生命,让他的年龄永远定格在了53岁。我想,这对他自己来说,虽有遗憾与伤感,但他高尚的学者的灵魂,一定还在纯洁神圣的青藏高原的某处,继续研究。或许在寻找新种子,或许在祈祷腾格里(长生天)再诞下更多学子。

看了钟扬教授的事迹后,我想到了自己。若我只有一个月的生命时间,前一周我定要马不停蹄地去看我想看的世界奇观;后三周我定要发愤学习化学我最钟爱的学科与我的人生方向。若有可能,我也想为祖国献一份绵薄之力。不为什么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只为证明我真实地、火一般地存在过。然后倒数第二天,我须和亲友们好好团聚;最后一天,我只求在宁静的湖畔度过,无人打扰,最好还能钓钓鱼,然后面带微笑地平静地睡去。

现在我想我对泰戈尔说的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有一个一知半解了。这正是我从钟扬教授身上得到的最大启发。

然后,我还意识到时间是有多么珍贵,因而我决定要成为一个懂得自主学习的人,从被学习牵着鼻子走,变成我甩着鞭子喝骂着骑着学习走错,是跑!

我很清楚,钟扬教授并没有逝去,他只是化作了一颗种子一颗热爱科研与渴望孕育出无数学子的种子,在祖国的蓝天上久久地飘荡。我也懂得了他的精神,我也要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悟


能够在短时间内保证一篇好文档的产出,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们经常要借鉴参考不同的范文模板,参考范文的成文逻辑,提炼出写作技巧,那些优秀的范文是怎么样写的呢?我们花时间专门编辑了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悟 篇1

1983年高中时,赶上空军招飞行员。聂海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没想到各项考核和体检全都过关,被长春空军飞行学院录取。后来,聂海胜回忆说,自己是幸运的,高中毕业时遇上了招飞。当飞行员是聂海胜的梦想,小时候在山坡上放牛躺着睡着的时候,从没见过飞机的他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长出一双大大的翅膀飞上蓝天。

被选上飞行员,对于聂海胜来说除了高兴,也许还有另一层含义,到部队后生活费全部由国家负担,这样一来就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在办妥一切手续后,聂海胜离开故乡。临走时,聂海胜像往常上学一样,只背了一个书包,没有更多行李。他死活不让母亲出门送自己,怕母亲难过。此后,迎接他的是漫长的军旅生涯和无比光荣的航天员经历。1989年6月12日,聂海胜开始改装后第一次驾驶某型歼击机单飞。第二天,他就遇上了事故。那天,正当他准备飞向4000多米的高空时,只听座舱外砰”的一声爆响,发动机停车了。瞬间,飞机转速、高度下降,舱内温度急剧升高。他一边镇定地向地面报告,一边试图排除故障。

所有的办法都尝试过了,飞机还在下坠。这时,地面指挥同意他跳伞。但聂海胜还想做一做努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把飞机开回来!他试着让飞机滑行,但因距离太远没有成功。

此时,飞机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百米,急速下降的飞机带来巨大的超重过载,动一下都很困难。最后,他不得不按下了弹射开关,此时他已出现了瞬间黑视,什么也不知道。等他睁开眼,自己已落在稻田里,飞机摔在了离自己一百多米远的山沟里,扎进土里十几米深,着火爆炸了……

聂海胜只休息调整了一两个星期就重新上天了。后来经查明,事故原因是由于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鉴于聂海胜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处置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的勇敢精神,部队党委为他记了三等功。“所以我说,拼搏的人生最壮美!“聂海胜后来回忆说。聂海胜飞过歼五、歼六、歼七等机型,安全飞行1480小时,是空军特级飞行员。1996年,我国开始在全军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聂海胜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层层选拔,聂海胜成为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34岁的他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悟 篇2

6月16日上午,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公布,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

六月的湘潭县云湖桥镇飞栏村,屋舍俨然,山色青翠,一眼望不到头的农田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就是汤洪波的家乡。

今年46岁的汤洪波,是一位航天员“新人”。出生在湘潭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汤洪波,曾励志走出农村,奔赴广阔天地,实现人生理想。通过成功招飞,从航校顺利毕业,汤洪波来到新疆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在xx年5月经过层层选拔,成为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在xx年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从飞行员到航天员,汤洪波克服转型的艰难,用十一年的努力与坚守,等来了“飞天梦”的圆梦时刻。

汤洪波成功入选这次飞行任务的消息传来时,他的父亲和弟弟正顶着烈日在田里忙活。汤洪波的父母已年过七旬,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全家人以务农为生。老两口有两个儿子,哥哥汤洪波是能“上天揽月”的航天员,弟弟是与父母一起“下地”的农民。目前,全家一起流转了一百多亩土地种植水稻,还承包了20多亩鱼塘。

勤劳质朴的一家人,谈及汤洪波,眼里满是自豪感。“他每天放学回来,还会帮我们分担家务。”在母亲伍兰清的眼里,汤洪波是一个文静、诚恳、踏实、孝顺的孩子。上世纪80年代,以务农为生的汤洪波家并不富裕,父母白天忙种水稻,晚上还要守夜烧砖。十多岁的汤洪波便利用空闲时间,帮父母分担农活,到田里除草、施肥。在飞栏村,全村的人都知道汤海秋家里的洪波伢子能吃苦。母亲伍兰清说,儿子进入部队后,虽然回家的机会不多,但是只要一回家,就会帮着父母干农活。

但是孝顺懂事的汤洪波,偶尔也有自己的“小叛逆”。“他小时候喜欢看小说,经常在外面看到很晚才回来,但又怕被我们骂。”汤洪波的父亲汤海秋笑着说。

父母勤劳、质朴的品质,深深影响着汤洪波。航空与航天,只是一字之差,但完成这个转变是一个艰苦而又难忘的经历。坐转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时狭小环境剥夺睡眠训练……无论汤洪波遇到什么样的挑战,都努力咬牙坚持了过来。

“他能为祖国完成航天任务,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感到很高兴!希望他能够不负重托,顺利完成任务归来!”对于即将出征,征战太空的汤洪波,全家人充满信心与期待。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悟 篇3

一个老为别人着想,又十分细心仔细、批阅文档时一直一丝不苟,他对科学的喜爱,他便是----朱光亚。他二零一一年去世。他对之前填满缺憾,对将来填满憧憬。我们看了朱光亚的场景后,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样继续流着。

一个胆肝医师,不惧手术的风险性,坚持的来方案策划手术方案。当一个女孩情况危急时,许多医生都不敢给她治疗,但他还是不得不试一试。手术9小时后,女孩已经康复。他还经常为别人着想,为病人放鞋子,以防病人晚上起床时找不到鞋子。他就是吴,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他规定的手术费很划算。

刘伟对将来的憧憬,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击败了他眼前所存有的艰难。他这类憧憬使他拥有自身的天上。最终用脚来弹出来了一首首幽美迷人的钢琴曲子。

这三个角色帮我的印像十分刻骨铭心,她们就是我最景仰、最钦佩的感动人物。无论是伤残人還是四肢完好无损的人,她们都是有一个归属于自身的天上。为他人所着想、为别人造就美好的未来:它是吴孟超和朱光亚。而刘伟是以便自身的信心、自身的锲而不舍创出了一个只归属于自身的理想。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悟 篇4

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就是对灵魂之美的悸动,就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希冀。无法预定,无法奢求,但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然而,在多日的匆匆中,心灵因为生活磨砺而变得坚硬,不再如过往一样细腻,而渐渐冷漠,习惯了这样高速运转的世界,不愿停下脚步去倾听心灵的声音,更不愿意去回味感动带给心灵的慰藉。以往,我似乎也忘记了感动的滋味。

今日我蓦然回首,翻阅着自我的繁杂心灵……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xx颁奖典礼》最终在xx年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我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一样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可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我、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我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当好好想一想今后怎样活着。

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此刻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梦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必须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悟 篇5

今日午时的第二节课,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栏目。

在这些感动人物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朱敏才和他的妻子孙丽娜。朱敏才以前是赫赫有名、大名鼎鼎的外交官,退休后,人们认为他们夫妇俩会回北京安享度日,可是他们没这么做,他们去了贵州山区去教那里的小朋友。朱敏才和孙丽娜在那里教书十年,山里很贫穷。孙丽娜睡觉的小屋连着学校的厕所,一开后窗户,臭味就从后窗户里飘出来,臭的晚上孙丽娜带两个口罩还睡不着。

他们最欢乐的时光是和山区小朋友在一齐的时光,可是这十年里他们却没有和自我的亲生女儿吃过一顿团圆饭。虽然山里什么都没有,可是朱敏才和孙丽娜还是去那里教书。他们没有到北京去安安心心的养老,而是跑到贵州山区里去教书。

读了朱敏才和孙丽娜的故事,我很感动。比起我自我,我差的很远:我不愿意到山区那里,因为那里很穷,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玩具、没有卫生所……那里有可能吃不上蔬菜、那里的孩子脏……

可是朱敏才爷爷和孙丽娜奶奶却跑到那里主动教书,不畏条件恶劣,因为山里没有蔬菜,所以孙丽娜奶奶患上了眼疾,朱敏才爷爷因为不适气候患了很严重的病。朱敏才爷爷说过,即使退休了,也要对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这使我很佩服,我要像朱敏才爷爷和孙丽娜奶奶一样,不嫌弃山区的小朋友,还要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不管是老人还是青年。

我要像他们一样,对社会作出贡献。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悟 篇6

“卅六年热血人生,英魂不泯丹心映山河;十九载水火青春,为民赴难忠胆耀江淮”。这是一位战友为陈陆撰写的挽联,浓缩了他短暂而热血的一生。

消防救援队伍是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得最紧密,同时也是和平时代最危险的工作之一。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在血与火中经受考验,在人民危难时挺身而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他们!

英雄已去,他用生命守护的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将永远把这份敬意留存在心底,并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永远传递下去。“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的安宁是英雄们精魂所凝、血魄所融;未来的安宁还要依靠英雄们守护和保障。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礼赞英雄,让英雄永不独行。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悟 篇7

2020年5月17日晚8点,《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四川木里火灾中牺牲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当地扑火人员、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顾方舟、浙江省嘉兴市盲人中医师朱丽华、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等人获得“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荣誉。

感动一座城,感动一个国家,也感动了14亿中国人,他们获得“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荣誉,实至名归。大半生献给莫高窟的樊锦诗,“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功业凝成糖丸一粒”的顾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劫难,何其伟哉!“逾古稀而不辞,虽千万人而往”的伍淑清,一颗心爱国爱港,是美心,更是良心;从不放弃,永不言败,女排姑娘身上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

《感动中国》节目被誉为“年度精神史诗”,就在于获奖者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无论爱国还是敬业,无论诚信还是友善,无论积极进取还是崇德向善……他们身上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标识。

看到那一幕幕细节,我们无法不感动。比如,1949年10月1日,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澳门回归祖国当天,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放下拐杖亲自升起国旗,把对国家的爱传递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孩子们。再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的黄文秀,主动选择当驻村第一书记,从帮村里引进砂糖橘种植技术,到教村民做电商,带领贫困户脱贫,可惜壮志未酬——因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每位获奖者都是可敬的,他们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动了我们,还温暖、鼓舞和启迪了我们。

我们有理由向他们衷心感谢。“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每位获奖者都在所处的领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有温度,让我们更有动力前行。比如朱丽华,她因伤失明,遭遇不幸,但不被命运摆布,而是自学成为当地盲人中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开创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非常了不起。更可贵的是,朱丽华坚持做慈善,截至目前已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达373万元。

恰巧,17日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朱丽华本身是残疾人,靠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为残疾人提供了巨大帮助,不仅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发展,也让这个社会更美好,可敬可赞。

我们有责任用感奋回馈他们。每位获奖者身上都蕴藏着“精神富矿”,他们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坚守,诠释和定义了平凡中的不平凡,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特别在当下,更有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这场大战和大考,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举世瞩目。比如,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同样的逻辑是,从获奖者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我们就更有勇气走过苦难,走向胜利。

我们也有必要感悟人生。获奖者中,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共同点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有些人的高度,我们永远无法企及,比如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富清,再比如拿了十个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但是,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他们的责任感,他们的拼搏精神,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换言之,我们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可以像他们一样顽强奋斗,可以像他们一样把个体命运与国家需求结合一起。

获奖者中有一名美国人,名叫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后来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潘维廉令人感佩之处在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他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他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在哪里,能够做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国际合作的事,就是有价值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无尽的。”如果说主流媒体发力道德模范宣传报道,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体现了媒体责任,那么从中不断获取精神的力量,把这种力量融进工作岗位中,则是我辈责任。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悟 篇8

20_年2月18日,大家心心念念的《感动中国》如期而至,又会有哪些能担当、有作为的人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呢?

伴随着阵阵掌声、滴滴热泪,这十位20_年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逐步揭晓:绽放在高山砾石的藏波罗花钟扬、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的杜富国、赤手空拳勇斗歹徒,身中五刀不退缩的退伍老兵吕保民、军中的“居里夫人”马旭、完成“史诗级”备降的英雄机长、云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守岛32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只要能摘帽,失明也心甘的张渠伟、守望乡村教育,一干十七年的张玉滚、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程开甲。

在这十位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了。

每天国旗同太阳一起在开山岛上升起后,王继才夫妻俩便会开始一天里的第一次巡岛,他们来到哨所观察室内,用望远镜扫视海面,看有无过往船只,看岛上的自动风力测风仪、测量仪是否正常。

“岛东边是砚台石,西边有大狮、小狮二礁和船山。这上面的4个灯塔也是老王当初建议设立的。老王说,有了灯塔就可以保障过往渔船的行驶安全。”妻子王仕花指着海面上的4座灯塔说,有了这几处灯塔,路过的渔民心里就踏实。

登上灯塔,四处远望,怪石嶙峋,才感受到小岛的陡峭。“这段路很陡,离海又近,千万注意脚下。”走在后山的台阶上,瘦弱的王仕花攥着记者的手,怕记者摔倒。

不知有多少个雨大风急的日子,在这段狭窄陡峭的山道上,王继才也是这样牵着王仕花的手一路巡逻;不知有多少个寒冬的冷夜,一根背包带系着一前一后两个人在倔强地前行。

同样的巡岛场景晚上7点再次出现,不同的是,夫妻俩的手里多了一个手电筒。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夫妻俩就要记录当天的守岛日志。一摞摞的巡查日志被王仕花装在大麻袋里,拿出来,带着一股动人的厚重铺满了整个桌子。

日志上一笔笔字迹,正是王继才生命中的一个个刻度,写尽了忠诚、责任和坚守。沿着一级级石阶巡逻、瞭望,顺着王继才留下的印记一路走下来。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一年四季,日复一日,一日两次,没人要求,没人监督,他们从风华正茂走到了鬓发花白……

如何铭记一份32年的坚守?不论是家国大爱还是至亲相处,我想黄海边防的哨所会记得,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会记得,王继才用脚步坚守过的每一寸土地会记得……

因为,祖国不会忘记每一个平凡坚守背后的边防人!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


网络发展背景下,通常会关注到文档的编写,写好文档的密码就是找到好的范文,依照范文的模板可以轻松写范文。值得我们认识范文的框架有哪些?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篇1】

在部队的这几年里,聂海胜见证了空军的发展,并且还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直到1998年,中国首批航天员的名单里公布了。聂海胜依旧在明目张胆里却让他非常开心了。毕竟对于航空来说,航天又意味着一种更高的转变。之后,他们踏上了追求航天梦想的旅程。在这期间,聂海胜的军衔晋升到了少将,这对于一名军人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但这些都没有让聂海胜迷失自我,反而在更高的荣耀面前拿出了加倍的努力,这才有如今54岁还能够登上太空的神话。但其实聂海胜不是最老的宇航员。其实按照普通的年龄来说,45岁就已经达到退役的标准。但是美国有一位宇航员,到了77岁还没有退休,所以聂海生也在采访时说过,他为努力保持较高的身体素质,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有着这样的精神,难怪聂海胜能够三次登上太空。

但其实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说,聂海胜虽然是中国首批航天员,但在这次之前,他只执行过两次飞行任务。自从xx年入选备份航天员开始,聂海胜就与航天员的身份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xx年,聂海胜就已经开始执行飞行任务了。那是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与念爱生一起登上太空的是航天员费俊龙第二次飞行任务是xx年的神舟十号,与他一起执行飞行任务的。除了航天员张晓光之外,还有目前我国唯一一个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这是两次正式执行飞行任务。算上神舟12号才成功完成第三次。但是如今聂海生与另外两位飞行员才完成了第一次出舱任务,还不算真正的完成了飞行任务。据媒体报道,这次航天员们总共要执行两次出舱任务,已经完成的第一次出单时间有将近两个小时,打破了历史的记录。

可想而知,第二次出舱时间应该也不会短,出仓时间越长,对设备和宇航员的要求就越高。当然,也越能证明我国的强大,也越能证明聂海胜的强大。在今年年初,聂海胜还成功拿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身穿航天员制服的他是毕业典礼上最特殊的人,也是最让人尊敬的人。五十多岁,有着少将和博士的成就,却还依然奋斗在航天事业的路上。聂海胜的身上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东西,希望在太空上的他能够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并且顺利安全的返回地球。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篇2】

有一位老师,名叫陈斌强,他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妈妈,他每天用布条把自己和妈妈绑在一起,骑着摩托车,行驶3公里,到县城里的学校,还要给妈妈喂、洗脸、漱口、洗脚......五年来,风雨无阻。

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叫何玥,她心地善良,不过她得了重病,肿瘤扩散到脑部了。她在生命还剩下3个月时,提出捐献器官的要求,父亲不能理解,骂了她一顿,何玥哭了,说:“要尽自己的能力,去给别人希望。”她是多么善良多么勇敢啊!

她就是张丽莉,她是一个善良的老师。张丽莉正在疏导放学的同学,一辆大客车失灵了,把前面的客车推动力,撞向同学,危机时刻,反应快的张丽莉老师用双手一推,就推开了同学,同学们得救了,可是张丽莉老师的双腿被压在了车下。清醒过来的张丽莉的第一句话,“那几个同学没事吧?”啊!她真是一位最美的女教师!

观看过程中,许多孩子都哭了,我的眼角也红了。这些人物的事迹,点点滴滴感动着我们,有些甚至牺牲了生命,在天堂的道路上,我祝他们幸福、快乐。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篇3】

陈陆是江苏江都人,父亲是军人,外公是--的老兵。穿上军装,一直是陈陆的愿望。2001年12月,他如愿参加消防工作,在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为大队级正职、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2008年汶川大地震,陈陆是安徽省第一批去增援的消防队伍中的一员。在震后的汶川救援中,陈陆拖着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的伤腿,背着30多公斤重的破拆器材,连续10天在震区搜寻生命。那年,他被评为“合肥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16年6月,庐江县遭受洪灾。陈陆连续奋战35个小时,带队营救和疏散2430人。群众无一伤亡,陈陆自己却当场累到晕倒,经历2个小时的抢救之后才转危为安。那年,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被安徽省公安厅记集体三等功。

陈陆履职的19年里,获得很多荣誉。“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然而这一次,他的荣誉却让所有人泪目。

7月26日,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追授陈陆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7月27日,应急管理部批准陈陆同志为烈士;7月28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追授陈陆同志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

在战友们眼中,陈陆爱笑,“没架子”,热爱工作。

然而,在家人眼中,陈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结婚后,他几乎每两个星期才回一次家陪陪妻子和孩子。在陈陆的办公桌上,一个崭新的消防车模型还静静地立在那里。那是陈陆给4岁的儿子特意准备的礼物,是一个消防员父亲一个多月没能回家,想给儿子的道歉和补偿。

“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恪尽职守、苦练本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

2018年消防部队改制,陈陆选择继续从事消防救援工作。这是他选择留在“火焰蓝”那天的誓词,也是他曾很多次带着新消防员,一遍遍宣读的誓词。战友们说,他用生命践行了这样的誓言,用生命为“人民至上”做出了最赤诚的诠释。

据了解,入汛以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参加各类抗洪抢险救援超过1万起,营救遇险被困群众近4万人,疏散转移被困群众近11万人。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防汛抗洪一线,依然挺立着众多如陈陆一样的“火焰蓝”身影。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篇4】

1983年高中时,赶上空军招飞行员。聂海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没想到各项考核和体检全都过关,被长春空军飞行学院录取。后来,聂海胜回忆说,自己是幸运的,高中毕业时遇上了招飞。当飞行员是聂海胜的梦想,小时候在山坡上放牛躺着睡着的时候,从没见过飞机的他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长出一双大大的翅膀飞上蓝天。

被选上飞行员,对于聂海胜来说除了高兴,也许还有另一层含义,到部队后生活费全部由国家负担,这样一来就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在办妥一切手续后,聂海胜离开故乡。临走时,聂海胜像往常上学一样,只背了一个书包,没有更多行李。他死活不让母亲出门送自己,怕母亲难过。此后,迎接他的是漫长的军旅生涯和无比光荣的航天员经历。1989年6月12日,聂海胜开始改装后第一次驾驶某型歼击机单飞。第二天,他就遇上了事故。那天,正当他准备飞向4000多米的高空时,只听座舱外砰”的一声爆响,发动机停车了。瞬间,飞机转速、高度下降,舱内温度急剧升高。他一边镇定地向地面报告,一边试图排除故障。

所有的办法都尝试过了,飞机还在下坠。这时,地面指挥同意他跳伞。但聂海胜还想做一做努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把飞机开回来!他试着让飞机滑行,但因距离太远没有成功。

此时,飞机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百米,急速下降的飞机带来巨大的超重过载,动一下都很困难。最后,他不得不按下了弹射开关,此时他已出现了瞬间黑视,什么也不知道。等他睁开眼,自己已落在稻田里,飞机摔在了离自己一百多米远的山沟里,扎进土里十几米深,着火爆炸了……

聂海胜只休息调整了一两个星期就重新上天了。后来经查明,事故原因是由于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鉴于聂海胜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处置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的勇敢精神,部队党委为他记了三等功。“所以我说,拼搏的人生最壮美!“聂海胜后来回忆说。聂海胜飞过歼五、歼六、歼七等机型,安全飞行1480小时,是空军特级飞行员。1996年,我国开始在全军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聂海胜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层层选拔,聂海胜成为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34岁的他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篇5】

有这样一位老人,为国建功,舍一己之名;有这样一位老人,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舍一己之利,这位老人就是我们的老英雄张富清,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和平时期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让我们后世子孙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张富清从未因追逐名利而工作,从不求被他人铭记,但求奉献自己无愧的人生。这位95岁的战斗英雄,从未将自己的荣誉向他人提及,一直过着低调而简朴的生活,退役后,他选择到偏远山区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他是我们美好生活背后的奋斗者,他是淡泊名利、奉献自己的时代英雄。

学习他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精神。祖国的繁荣富强,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一代代为之奋斗不息的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训诫言犹在耳,正是这样的一种担当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不畏艰难、奋勇向前。张富清在民族危亡,国家危难之时,他作为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在战场上奋勇作战、九死一生、保卫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他没有沉浸在过去的赫赫战功之中,在和平年代、服从大局,到偏远山区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不忘初心,坚持向前,甘于奉献,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树立了榜样。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传承他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无名精神。弘无名之精神,扬社会之正气,促国家之发展。在面临个人利益荣辱与集体国家利益荣辱之间的考验时,我们要毅然决然地选择后者。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篇6】

20_年2月18日,大家心心念念的《感动中国》如期而至,又会有哪些能担当、有作为的人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呢?

伴随着阵阵掌声、滴滴热泪,这十位20_年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逐步揭晓:绽放在高山砾石的藏波罗花钟扬、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的杜富国、赤手空拳勇斗歹徒,身中五刀不退缩的退伍老兵吕保民、军中的“居里夫人”马旭、完成“史诗级”备降的英雄机长、云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守岛32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只要能摘帽,失明也心甘的张渠伟、守望乡村教育,一干十七年的张玉滚、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程开甲。

在这十位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了。

每天国旗同太阳一起在开山岛上升起后,王继才夫妻俩便会开始一天里的第一次巡岛,他们来到哨所观察室内,用望远镜扫视海面,看有无过往船只,看岛上的自动风力测风仪、测量仪是否正常。

“岛东边是砚台石,西边有大狮、小狮二礁和船山。这上面的4个灯塔也是老王当初建议设立的。老王说,有了灯塔就可以保障过往渔船的行驶安全。”妻子王仕花指着海面上的4座灯塔说,有了这几处灯塔,路过的渔民心里就踏实。

登上灯塔,四处远望,怪石嶙峋,才感受到小岛的陡峭。“这段路很陡,离海又近,千万注意脚下。”走在后山的台阶上,瘦弱的王仕花攥着记者的手,怕记者摔倒。

不知有多少个雨大风急的日子,在这段狭窄陡峭的山道上,王继才也是这样牵着王仕花的手一路巡逻;不知有多少个寒冬的冷夜,一根背包带系着一前一后两个人在倔强地前行。

同样的巡岛场景晚上7点再次出现,不同的是,夫妻俩的手里多了一个手电筒。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夫妻俩就要记录当天的守岛日志。一摞摞的巡查日志被王仕花装在大麻袋里,拿出来,带着一股动人的厚重铺满了整个桌子。

日志上一笔笔字迹,正是王继才生命中的一个个刻度,写尽了忠诚、责任和坚守。沿着一级级石阶巡逻、瞭望,顺着王继才留下的印记一路走下来。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一年四季,日复一日,一日两次,没人要求,没人监督,他们从风华正茂走到了鬓发花白……

如何铭记一份32年的坚守?不论是家国大爱还是至亲相处,我想黄海边防的哨所会记得,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会记得,王继才用脚步坚守过的每一寸土地会记得……

因为,祖国不会忘记每一个平凡坚守背后的边防人!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篇7】

“卅六年热血人生,英魂不泯丹心映山河;十九载水火青春,为民赴难忠胆耀江淮”。这是一位战友为陈陆撰写的挽联,浓缩了他短暂而热血的一生。

消防救援队伍是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得最紧密,同时也是和平时代最危险的工作之一。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在血与火中经受考验,在人民危难时挺身而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他们!

英雄已去,他用生命守护的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将永远把这份敬意留存在心底,并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永远传递下去。“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的安宁是英雄们精魂所凝、血魄所融;未来的安宁还要依靠英雄们守护和保障。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礼赞英雄,让英雄永不独行。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篇8】

《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太好了,真是让人感动。一个个真实的人和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相信这个世上光明还在,崇高还有。

___是一名退伍军人,虽然已经退伍,可是他依然热情的帮助着身边的人。有一天,他去菜市场卖鸡蛋,偶然发现有两个人在争吵,他原以为是普通的吵架,于是走上前去劝解,一劝才知道,是歹徒抢了曹爱芳女士的背包,她的儿子正在与歹徒搏斗。___见状,二话不说跑过去帮他们拦住歹徒,被歹徒刺伤后,吕保民仍然奋不顾身地穷追不舍。最后,在警方的帮助下,终于将歹徒捉拿归案。

___热情助人、见义勇为的事迹深深的震撼了我,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事情。搬到新家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小区,我对一切事物又是好奇又是害怕。有天晚上,妈妈让我去楼下取快递,我到了一楼,刚好遇到一个小弟弟在找妈妈,他说妈妈在地下车库放东西,我想带他过去,可是一看车库楼梯口黑咕隆咚,立刻吓得毛骨悚然,赶紧退了回来,还好一会他妈妈就回来了。现在想想,我真是感到羞愧难当,因为吕保民叔叔帮助别人的时候,看到危险可不是后退,而是勇往直前!

在平常的生活里,我们虽然不需要像吕保民叔叔那样做有生命危险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可以学习他那种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尽力帮助他们,给别人雪中送炭。在受到别人的帮助后,我们要学会感恩,要知恩图报,让世界到处充满人间真情!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篇9】

2020年5月17日晚8点,《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四川木里火灾中牺牲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当地扑火人员、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顾方舟、浙江省嘉兴市盲人中医师朱丽华、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等人获得“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荣誉。

感动一座城,感动一个国家,也感动了14亿中国人,他们获得“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荣誉,实至名归。大半生献给莫高窟的樊锦诗,“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功业凝成糖丸一粒”的顾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劫难,何其伟哉!“逾古稀而不辞,虽千万人而往”的伍淑清,一颗心爱国爱港,是美心,更是良心;从不放弃,永不言败,女排姑娘身上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

《感动中国》节目被誉为“年度精神史诗”,就在于获奖者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无论爱国还是敬业,无论诚信还是友善,无论积极进取还是崇德向善……他们身上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标识。

看到那一幕幕细节,我们无法不感动。比如,1949年10月1日,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澳门回归祖国当天,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放下拐杖亲自升起国旗,把对国家的爱传递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孩子们。再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的黄文秀,主动选择当驻村第一书记,从帮村里引进砂糖橘种植技术,到教村民做电商,带领贫困户脱贫,可惜壮志未酬——因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每位获奖者都是可敬的,他们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动了我们,还温暖、鼓舞和启迪了我们。

我们有理由向他们衷心感谢。“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每位获奖者都在所处的领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有温度,让我们更有动力前行。比如朱丽华,她因伤失明,遭遇不幸,但不被命运摆布,而是自学成为当地盲人中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开创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非常了不起。更可贵的是,朱丽华坚持做慈善,截至目前已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达373万元。

恰巧,17日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朱丽华本身是残疾人,靠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为残疾人提供了巨大帮助,不仅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发展,也让这个社会更美好,可敬可赞。

我们有责任用感奋回馈他们。每位获奖者身上都蕴藏着“精神富矿”,他们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坚守,诠释和定义了平凡中的不平凡,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特别在当下,更有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这场大战和大考,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举世瞩目。比如,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同样的逻辑是,从获奖者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我们就更有勇气走过苦难,走向胜利。

我们也有必要感悟人生。获奖者中,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共同点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有些人的高度,我们永远无法企及,比如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富清,再比如拿了十个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但是,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他们的责任感,他们的拼搏精神,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换言之,我们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可以像他们一样顽强奋斗,可以像他们一样把个体命运与国家需求结合一起。

获奖者中有一名美国人,名叫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后来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潘维廉令人感佩之处在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他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他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在哪里,能够做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国际合作的事,就是有价值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无尽的。”如果说主流媒体发力道德模范宣传报道,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体现了媒体责任,那么从中不断获取精神的力量,把这种力量融进工作岗位中,则是我辈责任。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篇10】

6月16日上午,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公布,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

六月的湘潭县云湖桥镇飞栏村,屋舍俨然,山色青翠,一眼望不到头的农田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就是汤洪波的家乡。

今年46岁的汤洪波,是一位航天员“新人”。出生在湘潭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汤洪波,曾励志走出农村,奔赴广阔天地,实现人生理想。通过成功招飞,从航校顺利毕业,汤洪波来到新疆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在xx年5月经过层层选拔,成为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在xx年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从飞行员到航天员,汤洪波克服转型的艰难,用十一年的努力与坚守,等来了“飞天梦”的圆梦时刻。

汤洪波成功入选这次飞行任务的消息传来时,他的父亲和弟弟正顶着烈日在田里忙活。汤洪波的父母已年过七旬,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全家人以务农为生。老两口有两个儿子,哥哥汤洪波是能“上天揽月”的航天员,弟弟是与父母一起“下地”的农民。目前,全家一起流转了一百多亩土地种植水稻,还承包了20多亩鱼塘。

勤劳质朴的一家人,谈及汤洪波,眼里满是自豪感。“他每天放学回来,还会帮我们分担家务。”在母亲伍兰清的眼里,汤洪波是一个文静、诚恳、踏实、孝顺的孩子。上世纪80年代,以务农为生的汤洪波家并不富裕,父母白天忙种水稻,晚上还要守夜烧砖。十多岁的汤洪波便利用空闲时间,帮父母分担农活,到田里除草、施肥。在飞栏村,全村的人都知道汤海秋家里的洪波伢子能吃苦。母亲伍兰清说,儿子进入部队后,虽然回家的机会不多,但是只要一回家,就会帮着父母干农活。

但是孝顺懂事的汤洪波,偶尔也有自己的“小叛逆”。“他小时候喜欢看小说,经常在外面看到很晚才回来,但又怕被我们骂。”汤洪波的父亲汤海秋笑着说。

父母勤劳、质朴的品质,深深影响着汤洪波。航空与航天,只是一字之差,但完成这个转变是一个艰苦而又难忘的经历。坐转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时狭小环境剥夺睡眠训练……无论汤洪波遇到什么样的挑战,都努力咬牙坚持了过来。

“他能为祖国完成航天任务,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感到很高兴!希望他能够不负重托,顺利完成任务归来!”对于即将出征,征战太空的汤洪波,全家人充满信心与期待。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不仅读书可以丰富人的阅历,看电影也同样可以。好的电影能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观后感是我们看完一些影视作品后内心油然升起的感悟写下来的东西,写观后感可以从原作整体出发发表感想。一篇优秀的作品观后感该怎么写?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篇1)

今日午时,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新闻人物电视片,感动了你我,感动了大家!

能感动全中国的12名新闻人物有:魏青刚、丛飞、李春燕、洪战辉、邰丽华等。

那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丛飞!在未成为歌手的丛飞就极其喜欢山区里的那些贫困孩子,他成为歌手后又把他所赚的钱都捐给了山区里的贫困孤儿,让他们从此以后便能上学了。就是孩子让他心动,所以让他行动!“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话是鲁迅先生说的,而这句话也正说明了丛飞。

而就在这时丛飞被诊出胃癌晚期,而他的妻子邢安刚怀孕4个月!在这时丛飞想的并不是自我的病情而是山区里的178个孩子的未来!在这紧急时刻,一所医院愿意免费为丛飞治疗。丛飞的女儿叫邢小丛飞,意思是他的女儿要比他做得更好!丛飞翁显出金钱、失业、健康,给予那些怀疑、嫉妒的人肯定回答!他是无私者、忘我者,他把爱都传递给了别人。他把所有的时间无私的给了山区的孩子们!

爱,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多一份爱心就少一份自私;多一份爱心就少一份苦恼;多一份爱心就少一份斗争;多一份爱心就多一份奉献!你的爱能换来更多的爱,这个团队就无限完美,人生就充满了乐趣,充满了幸福,充满了一种期望!

让我们一齐显出一份爱心,那这个世界将会多么完美!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篇2)

女高校长张桂梅:大山女孩的明灯

许多年前,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让张桂梅至今无法忘怀。

一个女孩坐在山坡上,忧愁地望着远方,身旁放着箩筐和镰刀。她上前询问得知,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为了3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

张桂梅暗自发愿:要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让她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2008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2年来,已有1800多名大山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

她像一盏明灯,燃烧自己,照亮大山女孩的梦。

低进高出,1800多名女孩命运改写

今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得比往年稍晚一些。8月底,学生们报喜的短信把张桂梅的手机震得嗡嗡作响,但她却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这一届,华坪女高159名学生参加高考,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为94.3%,其中一本上线人数70余人。“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姑娘们能考得更好。”张桂梅心有不甘。其实,这个成绩真的很不错了。

因为,华坪女高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不少学生基础差,甚至中考分数远低于当地高中的最低录取线。低分进、高分出,高考成绩常年位居丽江市前茅,华坪女高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12年来,1800多名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轨迹。

27岁的陈法羽是其中之一。2009年,家境贫寒的陈法羽中考分数没过线,自费读高中一年要好几千元。“当时我妹妹也在上学,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陈法羽说,实在没办法,她只能放弃读书,回家种地。

后来听说华坪有一所女子高中,专门招收家庭贫困的女孩,不收任何费用,陈法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赶快跑来报名。在女高学习三年之后,陈法羽顺利考入云南警官学院,如今已成为丽江市的一名警察。

回忆高中三年,陈法羽难忘校长的严厉与坚守。不管刮风下雨,张桂梅每天清晨都会陪着学生晨练;白天,几乎每节课她都会亲自查课;晚上,她和学生一起住在宿舍,直到夜里12点后查完宿舍才入睡。

“没有张老师的呕心沥血,就没有我们的命运转变。”陈法羽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篇3)

国家,“国“和“家”是不可分割的,有国才有家。

每个人眼中的爱国情怀都不同,而我认为,爱国,就是对祖国的一种永恒的思念。而不管你走得多远,祖国永远等着你,她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也永远是你的家。你也永远都会思念她。

我有很多亲戚都已经移居海外许多年了,他们都过着优越的生活,却依然思念自己的亲人、家乡、祖国。像我得大伯,每一次回北京的时候都会去回忆那些“老北京味儿”的东西,回忆那些童年的快乐时光。因为即使走得再远,离开得再久,祖国也是你认识世界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你小时候的“世界”。即使改了国籍,内心的一部分也永远属于祖国,也会为她的发展感到快乐。

“只有尝过想家的滋味”你才算真正拥有了一个家。

我也去过国外,我也想过家。但现在想想,我想的真的是“家”吗?我想念的是那一声声亲切的中国话,满街的中国字,是每晚的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和北京双色的出租车。

我想念的,不仅仅是“家”,是“国”,是“国家”。

因为许多东西,很多从你一出生就存在于你身边的东西,是挥之不去的。那就是属于祖国独特的“印子”。

我永远忘不了在异国他乡看春晚,吃中餐,甚至是听到一句中国话时所感到的亲切和喜悦。

我也相信,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也走出了国门,我也会因为分离而更加爱国,因为只有走得越远,对“家”的思念才越深。

而每次当我旅行回来,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时,我感觉一切都在对我说:“欢迎回家”。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篇4)

今天,学校组织统一观看《感动中国》,十数年以来,一直陪伴着我们,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汇集在一起,就成了《感动中国》这一节目。

十几年,我们为它洒下无数泪水,这些事迹无时无刻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这些人物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与我同岁的壮族小女孩——何玥。她从小就是一个热爱帮助他人的可爱的小姑娘。无论她生活的多么困难,她也总是选择去帮助他人。可为什么?这么一个可爱善良的小姑娘会得了脑瘤?我为她那短暂但又绚丽的生命感到惋惜。

在她最危难的时刻,老师捐给她的两千多元钱她再次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捐出去!她是一个伟大的姑娘!在危难的时候还不忘记帮助别人。在她得知她的病情之后,她很坦然的对她的父母说:我要捐献器官。一句很普通的话语,但其中包含了多大的意义!这完全不像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说的话。正如她姑姑所说,那时的他,脑袋里应该长满了让她痛苦不堪的肿瘤,但谁又想得到,她会做出这样一个惊人的决定。

这世上每天都有数万人或者更多的人死去,但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出与何玥同样的决定呢?与她同龄的恐怕就更没有了吧!我不懂,何玥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她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是否是在想那些的得到救助的人的高兴而又愉悦的表情?这世上有多少人拥有着这样的想法:既然是完整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定要完整的离去。但在何玥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女看来,只要能够帮助他人,做一切都是值得的,哪怕是在死后捐献出自己的器官也在所不惜。

何玥就如一株顽强的蒲公英,飞到哪里,都会留下属于她的痕迹。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留下的那些器官在其他人的身体里继续存活。没错,何玥她永远都会活在这个世上,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存活,更是属于精神上的存活!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篇5)

伴随着阵阵掌声、滴滴热泪,这十位2021年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逐步揭晓,其中张桂梅最令我印象深刻。

择一城,务一事,终一生。40余年,11万公里,1804名学生,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大山深处女孩儿们前行的路。张桂梅的名字,以一种惊艳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视线。12月11日,中宣部决定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这份荣誉,她当之无愧!荣誉背后的信仰,让每一位共产党员倍感动容,深受鼓舞。

信仰萌芽:从美满生活到沉重一击

张桂梅17岁到云南支边,后来和丈夫一起在大理喜洲教书。从前的她,也是一个爱漂亮、穿着时髦的女孩子,和丈夫恩爱有加,日子过得美满幸福。这一切的圆满被丈夫的胃癌晚期离世打破了。她万念俱灰,与死神擦肩而过。直到有一天,她所在班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们再也看不到张老师美丽的笑容了,她每天都是哭兮兮的样子,我们看了都喘不过气。她毅然辞去了喜洲一中的教师职务,来到了华坪县,开启了一个人的苦旅。人生的路上,有风和日丽,也有惊涛骇浪。信仰在苦难的冻土中悄悄萌芽。

信仰生长:从万念俱灰到向死而生

到了华坪县的张桂梅,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勤勤恳恳,起早贪黑,一家一家走访贫困生,把自己的工资、衣物都留给了他们。她近乎疯狂地投入工作却换来了一年多后的一纸诊断书——严重的子宫肌瘤。命运跟她开了这样一个玩笑,这次,她并没有沉沦。为了孩子们的中考,她说:“我必须活着。”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离开物质力量我们会失之贫弱,离开精神力量我们则会意志萎靡,物质力量也无从发挥。

信仰坚定:从星星之火到曙光可见

大山深处的贫困以及由贫困造成的悲剧赤裸裸呈现在她的眼前。她一个个家访,苦口婆心劝说女孩儿们的父母,可最终收效甚微。后来,她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把大山里女孩儿们的贫困和愚昧从她这里阻断。整整五年,她从一筹莫展到东奔西走,从处处受挫到重燃希望,从备受打击到终于实现。当我看到张桂梅心中的党旗跃然纸上的那一瞬间,我意识到信仰的力量可以如此强大。华坪女高的毕业生中,有的当了老师,有的成为警察,有的主动选择到偏远艰苦地区工作。她们正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做着贡献。张老师的身影有无形的力量,在大山深处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信仰在每个孩子们心中牢牢扎根。

我们记住了你的名字,记住了你种在大山深处的爱与坚守,华坪女中的孩子们会将你的信仰传承下去,不只是孩子们,还有大山外的我们。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篇6)

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就是对灵魂之美的悸动,就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希冀。无法预定,无法奢求,但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然而,在多日的匆匆中,心灵因为生活磨砺而变得坚硬,不再如过往一样细腻,而渐渐冷漠,习惯了这样高速运转的世界,不愿停下脚步去倾听心灵的声音,更不愿意去回味感动带给心灵的慰藉。曾经,我似乎也忘记了感动的滋味。

今天我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繁杂心灵……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_颁奖典礼》终于在20_年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为了娱乐而观看的同时也会受益匪浅,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对作品进行一个总结。观后感重点描写“观”的内容很容易头重脚轻。学会以下几点,就再也不用为写观后感发愁了!为此,栏目小编特意呈上“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篇1】

在梦南的成长过程中,对她帮助最大的首先是她的父母。女儿失聪,父母无疑是最难过的。但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他们没有让梦南进入特殊学校学习手语,而是亲自带着孩子学习唇语。在无数次的重复训练中,他们付出了多少,我们是无法想象的。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梦南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读书、考大学。

吉林大学教授杨晓虹是梦南的一位贵人,她不仅帮助梦南选择合适的专业,还专门把涉及专业术语的知识点写下来给梦南看,这个繁琐的工作她一做就是三年。在杨教授的帮助下,梦南在学习方面少了很多辛苦。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个人没有缺陷呢?关键是,在缺陷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有的人可能伤心郁闷,有的人可能怨天尤人,有的人可能选择逃避,有的人可能自欺欺人。但是,这么做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也许,江梦南用她的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一课:面对缺陷,要学会接受现实、乐观面对、努力克服、扬长避短。

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的缺陷不仅不会给我们减分,或许还能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篇2】

为应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号召,机关五支部积极将把爱国奋斗精神学习教育纳入党支部日常学习中,2月底,支部组织号召党员同志观看学习了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作为十个故事的主人公,他们都是及其平凡的普通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却都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令人感佩。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

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援藏xx,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后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

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王继才、王仕花,守卫孤岛整整32个年头,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邪恶势力面前更表现出了一位守岛卫士的凛然正气。后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分毫积攒、千万捐赠的老人马旭,退休后向家乡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简朴。

伤情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在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其勇不在于强悍,而在于无所畏惧。

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生死关头,他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

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在高危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

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

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做起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给我们以榜样,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经过一点一滴,也能变得很伟大,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应该做出对社会有用的事,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篇3】

不免觉得自己活得太自我。是的没错来到这个世上要为自己而活。但是责任使命这些词汇难道真的不应该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烙印吗?

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也没有生活在穷乡僻壤等待我们去解放的贫困山区。生活在太平盛世衣食无忧的社会中难道我们不应该去思考我们应该实现怎样的价值吗?

即使心之所向不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也不是教书育人的园丁,不是驻守边疆的战士亦不是解放劳苦大众的英雄,但是我们也要记住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去奉献的一份力量。

有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引水的黄大发,36年只为当初的誓言。想到古时候的君王坐拥天下又如何,想到现如今的富豪身家万亿又如何?却不及老人实现誓言时,站在亲手开凿的水渠上,那双噙着泪的双眼,告诉我什么是平凡可贵。

告别康桥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黄大年,透支着自己的生命,用七年的时光奋斗在祖国科研事业的前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依然为科技强国的梦想在奋力拼搏。

卓嘎和央宗的巡边守边,32年风雪中对家园对国土的坚守,“家是玉麦,国是中国”,那一面面飘在风中的旗帜,是那位老父亲心中对祖国的深沉的爱意,一代代的继续和传承

善意匿名捐款十四年的兰小草,直到走后才被人知晓。人们总说好人会受到上天的眷顾但一个个走后被人悼念的灵魂,却看不到好人一生平安这句话朴实的道理。不过这也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只会为这满满的善良和伟大的爱动容。

为他人奉献是大爱值得敬重,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庭中,对妻子的不离不弃一辈子的守候也同样让人敬重。她是他心目中的女英雄,她那满是伤疤的身体却换回他的一见钟情,这难道不是对颜值主义的一种讽刺。有些爱情在剥去华丽外表下只剩毫无真情的浅薄。

有的人在死后,被人悼念被铸以丰碑纪念。有的人在暮年垂死之时,获得他人最崇高的敬意。我相信奖励荣誉对于他们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可贵的是真诚是善良是毫无保留勇敢付出的真心,而不是为了一个什么目的虚伪做作的表演。

我无法穷尽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和内心满满的感动。但是我想记住这种复杂的感情,并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去。用平凡用坚持用爱,去书写“伟大”哪怕是穷其一生的平凡人的伟大。

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篇4】

今天,我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感动中国》,面对一次次的感动,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在这些感人事迹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人间处处充满大爱,我们面对无私奉献的人们,应该学会尊重!

猜你喜欢

  • 热门观后感: 感动人物杜富国观后心得.wps 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在生活已是再稀松平常的事情了,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观后感。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怎么才能防止将观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热门观后感: 感动人物杜富国观后心得.wps”,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900字精选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好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不断地触动内心,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900字精选,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
  •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悟 能够在短时间内保证一篇好文档的产出,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们经常要借鉴参考不同的范文模板,参考范文的成文逻辑,提炼出写作技巧,那些优秀的范文是怎么样写的呢?我们花时间专门编辑了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 网络发展背景下,通常会关注到文档的编写,写好文档的密码就是找到好的范文,依照范文的模板可以轻松写范文。值得我们认识范文的框架有哪些?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受,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 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为了娱乐而观看的同时也会受益匪浅,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对作品进行一个总结。观后感重点描写“观”的内容很容易头重脚轻。学会以下几点,就再也不用为写观后感发愁了!为此,栏目小编特意呈上“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不仅读书可以丰富人的阅历,看电影也同样可以。好的电影能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观后感是我们看完一些影视作品后内心油然升起的感悟写下来的东西,写观后感可以从原作整体出发发表感想。一篇优秀的作品观后感该怎么写?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