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大全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心得体会大全 > 观后感 > 导航

《功勋》于敏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9-06

《功勋》于敏观后感精选(4篇)。

来看看心得体会大全的编辑准备的这篇关于“《功勋》于敏观后感”的内容。我们观看电影时会领悟许多,感悟许多,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观后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深刻而具体的作品评价方法和标准,有条理的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锻炼思维能力。怎样为自己喜爱的作品名写一份观后感呢?这些建议是为了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供您参考!

《功勋》于敏观后感 篇1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需要学习老一辈在行业领域内躬身入局的精神。八位主人公,在组织,在团队需要的时候,舍小家成大家的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在组织需要的时候,能够舍弃安逸的环境,积极投身到条件艰苦的生产一线,在一线默默无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榜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观看《功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当公司组织需要我的时间,我希望能够像前辈们一样挺身而出,当需要舍弃目前的生活的时间,我需要能够做出决断。

剧中于敏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我要学习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抓稳打往前走。在企业内,我们需要这种默默无闻献身事业的榜样。在接到组织的任务后,能够主动献身于一线事业,能够敢于抛弃安逸的生活条件,远赴一线。

面对美军的优良装备,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就是我们的团队精神。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们看到了战斗英雄李延年通过对逃兵小安东的处理部分将战士们的爱国情怀,将战士们的血腥激发了起来。在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团队管理,团队激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激情,影响员工的向心力。通过学习剧中李延年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教会我们,如何管理,如何带领团队取得胜利。

对于我们行业而言,行业起伏波动大,我们不能够被行业的波动所影响,从而滋生出浮躁的工作氛围。我们需要学习前辈们,对于事业的热爱,对于工作的专注,无论行业如何起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养好猪。我们只有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无论是基地内防非,配种,采样,检测等,还是职能中的后勤保障工作,那我们终将取得好的成绩。当我们沉下心来,躬身入局,慢慢的,我们就是行业内的先锋、是行业内的榜样。

《功勋》于敏观后感 篇2

电视剧《功勋》是一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功勋故事的电视剧,由陈宝国、于敏、李雪健等人主演。该剧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不怕牺牲的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辉煌历程和英雄形象。

观后感:

这部电视剧非常有意义,通过讲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功勋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和坚强。

该剧还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辉煌历程和英雄形象,让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此外,该剧还采用了一些现代化的表现手法,比如运用特效等,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逼真,剧情更加生动。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部电视剧非常值得一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和坚强,也激发了我对历史和学习的热情。

《功勋》于敏观后感 篇3

观看《功勋》后感

《功勋》是一部由中国导演于敏执导的电影,该片于20XX年上映。该片以五十年代朝鲜战争背景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中国士兵为保卫和平、捍卫国家尊严的故事。观看了《功勋》后,我深受触动,通过这篇文章,我想详细、具体且生动地分享我的观后感。

首先,我要说片中的导演于敏精心呈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氛围。电影开头,通过真实的战争纪实画面,将观众深入带入到当时的朝鲜战场。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泥泞的战壕和动荡不安的伙食部等环境。这些细节使我恍若亲临战场,感受到了那段历史所带来的残酷与艰辛。

影片中的角色刻画也非常出色。其中,主人公杨树林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作为一个普通士兵,没有丰厚的家底、高大的身躯或者过人的才能,但他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在面对战争的考验时,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解放军,并且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坚韧。杨树林的形象让我对正能量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心生敬佩之情。

电影中的情感描写也非常到位。片中展现了战争中士兵们之间的互助和友情。他们相互搀扶、鼓舞,在危难关头相互保护。特别令人难忘的是,在片中,士兵们组织了多次铁血的冲锋,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保卫祖国的和平而奋战。这些场景让人动容,为这些普通士兵的英雄事迹所感动。我被这种战友情深深地触动了,让我再次意识到了团队的力量和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无比宝贵的。

此外,在电影中,导演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还传递了深刻的反战思考。战争使人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论是身心上的折磨,还是家庭的破碎。电影以一个个个体的命运走向,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惨后果。这让我深刻思考起了战争的恶果,战争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只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伤痛和创伤。

总的来说,《功勋》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导演于敏通过真实而动人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那段艰苦的历史时期,展示了中国士兵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不仅能够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同时也能感受到当时士兵们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观看《功勋》后,我内心深处对那段历史和这些无名英雄充满了敬意,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这部电影的观看,让我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成就伟大事业,只需要坚持正义和勇往直前的信念。

《功勋》于敏观后感 篇4

该剧通过“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叙述方式,将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生华彩篇章串联起来,共同表达对“忠诚、执着、朴实”的崇高精神品格的礼赞。全剧分为《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8个单元。

李延年:讲述其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故事。

于敏:讲述了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核物理学家于敏毅然服从国家需要,一张书桌,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隐姓埋名28载,从零开始探索氢弹理论研究,与时间赛跑,守护国防安全的故事。

张富清:描绘其作为战斗英雄转业后扎根基层的故事。

黄旭华:《黄旭华的深潜》单元讲述了“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从1958年初开始核潜艇研发到1988年深潜试验成功这30年间的故事,展现了我国从零开始、自主研发核潜艇的艰难历程。

申纪兰:《申纪兰的提案》截取了申纪兰从1947年出嫁到1954年当选第一届人大代表期间的人生岁月,还原了她带领西沟村妇女开展劳动竞赛,争取权益,如何从一名普通妇女逐渐成长为一方带头人的故事。她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为争取男女平等做出巨大贡献。

孙家栋的天路:《孙家栋的天路》单元单元,以无数次的卫星试验失败为切入点,聚焦“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讲述了以其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工作者从一张白纸做起,孜孜以求、步履不停地开拓中国航天事业、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的故事。

袁隆平:该单元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征途上,像追逐太阳的候鸟,满心赤诚,决不退缩的事迹。

屠呦呦:《屠呦呦的礼物》主要讲述了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研发抗疟新药青蒿素的故事。屠呦呦一生低调执着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她和团队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让青蒿素成为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个礼物。

扩展阅读

功勋观后感700字


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在观看的同时总会因一些优秀作品产生一些想法。 我们可以利用这次观看的机会,写一篇观后感来总结新的收获,一篇优秀的观后感,离不开内容简介、发表评论、抒写感受这几步,我们经过耐心地挑选给大家整理出了一篇最新的“功勋观后感”,欢迎大家参阅本文!

功勋观后感 篇1

近期观看了《无声的功勋》纪录片,我被这些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深深打动,这些英雄始终坚守理想和信念,带着胜利的希望穿越重重险境,献身于党的革命事业之中。我自己看过不少谍战片,但传奇并不简单,真实的谍战远比想象更加惊险。

在纪录片中,我对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沈安娜印象深刻。1938年至1949年,在周恩来的指派下,沈安娜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作书记员,以国民党特别党员身份作掩护,在国民党历届中央全体会议、中央常务委员会、国防最高委员会及军政会议上都负责速记工作,从未暴露。其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共产党输送大量情报,为当时环境恶劣的共产党提供先机,获得敌人作战计划。1949年4月,国民党政府开始南撤,在我党领导的安排之下,沈安娜从国民党内部脱身,秘密转移上海。自此,在国民党权力核心潜伏14年的她,功成身退,再次回到光明之中。

除了沈安娜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女性地下工作者,她们巾帼不让须眉,舍小我,隐藏在黑暗之中,游走在刀尖和悬崖之上,只为拯救国家和民族于危难之中,只为人民争取光明的未来。今日的民族团结、国家安定来之不易,是像她们一样的无数革命志士用生命挽救了国家和民族于危难之中,用生命换来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发展。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些英雄,传承勇于自我牺牲、敢于担当的精神,承担起国家强大、民族团结、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上面这些就是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无声的功勋观后感2022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功勋观后感 篇2

在观看《功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不仅有这些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而且其背后的女性形象,也是令人感到啧啧称奇。比如说小安东遇到的二妞,于敏的妻子孙玉芹,再有便是张富清的妻子孙玉兰等,这些女性人物,心地善良,勤俭持家,坚贞不屈,支持丈夫的事业,都是堪称中国女性的优秀代表。但是,在今天的社会为何很难看到了?难道真的是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具体情况,且看下文细细道来。

首先,社会的进步发展,男女平等,女性越来越自主,独立意识很强。尽管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很多女性,或者妻子的形象,那么的温柔善良,默默支持丈夫的事业,觉得很是难能可贵。如二妞将小安东养大,而孙玉芹在丈夫常年搞科研的过程中,安心照顾家庭,抚养孩子,独自承担主要的家庭责任。同时,张富清的妻子,秉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理,一辈子追随他东奔西走,吃了很多苦,好在家庭没有破碎。但是,电视剧终究不是现实的人生,自然会采用很多艺术的手段加工和美化。另外,这些女性都是从旧社会、旧道德中刚走出来,受到传统的思想影响很大,依然在家庭中将丈夫的地位和事业摆在很高的位置,故而各自分工明确。不像今天,男女都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女性的社会压力更大,人们的家庭观念也在淡化,不婚不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今昔对比,差距太大。

其次,社会女权主义的兴起,也会使得一部分女性迷失自我。在今天社会,女性接受的教育越来越高,自主意识变得很强,再加上受到女权主义的影响,不愿意受到传统家庭观念和旧道德的束缚。同时,工作和事业上的压力,也使得很多女性不能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当然,也有一部分女性,长期沉浸在痴心妄想之中,希望嫁给富二代,或者一夜致富走上令人羡慕的高大上生活,对于普通的家庭生活也就不那么上心了,更谈不上责任和付出。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既要看到积极进步的一面,也需要立足于现实,过上脚踏实地的生活,摒弃幻想,开启幸福的人生道路。

功勋观后感 篇3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我们沐浴新时代的朝霞,享受新时代的幸福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曾经奋不顾身、呕心沥血的先辈们,他们才是人民的功勋。

电视剧《功勋》讲述了8位为了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人民楷模,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李延年、研究氢弹的于敏、劳动楷模申纪兰、致力卫星的孙家栋、脱贫致富的张富清、潜心抗疟的屠呦呦、水稻之父袁隆平及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他们是新中国真正的英雄。

在电视中,我仿佛回到了战火硝烟的抗美援朝战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壮烈,李延年、张富清是战场上的'幸存者,而那些将生命留在朝鲜土地上的志愿军战士是多么伟大!他们是那么年轻、那么勇敢,为了国家繁荣富强,宁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都是该永远铭记的人民功勋!记得有个战士说过:“我们把这些仗都打完了,我们的下一代才不用再打仗了。”多么简朴的话语,却蕴含着他们殷殷期望。虽然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我们将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努力建设我们伟大、富强的祖国。

在这8位功勋之中,有几位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悲痛、我们追思。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离开我们的时候,无数老百姓痛心疾首,自发涌上街道,送这位“当代神农“最后一程。“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在人间播完种子,燃烧尽了所有的力量,现在他要去天上洒甘霖。

明知这世界没有谁能永远活着,听闻消息,我还是忍不住悲痛和难过。就像从未谋过面的亲人离去,就像一直陪着我们的爷爷突然走了。

一辈子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他把这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山河呜咽,大地悲恸,这个解决了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吃饭问题的老人离开了他一生钟爱的土地,离开了他孜孜不倦研究的稻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悼念袁隆平爷爷,我们爱惜粮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袁隆平爷爷。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人民的功勋何止千万,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地点,他们都在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我们为人民的功勋喝彩,他们的事迹必将永远载入中国发展的史册。

功勋观后感 篇4

《功勋》之《屠呦呦的礼物》篇章,屠呦呦有两个女儿,小军一生下来,因为工作原因就跟着外婆一起生活,小敏虽然跟在父母身边,也一直是她的丈夫李廷钊在照顾。

《功勋》一共有8个单元,包括《能文能武李延年》《无名英雄于敏》《默默无闻张富清》《黄旭华的深潜》《申纪兰的提案》《孙家栋的天路》《屠呦呦的礼物》《袁隆平的梦》。其中有大国重器的研制专家、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改革前沿的先锋、为人类战胜饥饿和疾病而不舍昼夜的科学家……翻开任何一位功勋人物的人生履历,都如同踏入宽广的河流。8位功勋人物事迹丰厚,观众耳熟能详,如何通过人物、情节、画面表现出来,怎样把握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如何让年轻观众喜爱?在创作之初,《功勋》总导演郑晓龙带着其他7位导演日夜论证,最终统一出了一条标准——现实主义创作、细节真实、生活逻辑合理,用电影化的镜头语言重点呈现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郑晓龙说:“我们截取他们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做到主题突出、结构精致、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紧凑,既追求分组故事风格各异,又要实现整体的统一融合,让观众看得懂、看得进、喜欢看。”

功勋观后感屠呦呦900字(精选6篇)


看电影或者看视频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思维与故事情节不断地“互动”,产生很多的感触,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的,观看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功勋观后感屠呦呦900字(精选6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功勋观后感屠呦呦 篇1

电视剧《功勋》用不同的叙事风格讲述了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生中最精彩的故事,诠释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党员干部要从中汲取榜样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为实现伟大梦想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牢记“无非一念救苍生”的情怀,一生一世“守初心”。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实现“禾下乘凉梦”。屠呦呦团队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成功发现了“青蒿方”,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百年来,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不懈奋斗、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力量。“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永远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拥护者。

秉承“埋骨何须桑梓地”的勇气,尽职尽责“担使命”。孙家栋等中国航天人从一张白纸做起,孜孜以求、步履不停地开拓中国航天事业、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黄旭华等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几十年,初心不改克服万难,最终成就了我国核潜艇事业从无到有的跨越。“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作为年轻干部就要多经历一些险峻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磨出真功夫、练出大心脏。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无畏精神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敢啃硬骨头,敢挑硬担子,敢攻硬任务,碰到疑难复杂的问题,更要以钉钉子精神,搞明白问题症结,破解难点和堵点,把工作任务一步步推进,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追求“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境界,对标对表“找差距”。于敏隐姓埋名30载的坚持与奋斗。“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世界;一个名字,隐形近30载。申纪兰的女性进步思想,并推动了“男女同工同酬”先锋事迹。党员干部要艰苦奋斗,坚守工作岗位,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更要学习榜样的力量,从榜样中汲取前行力量,把为人民谋幸福始终攥在手里,做在行动里。

发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善作善成“抓落实”。17岁的李延年面对饱受过贫穷和战乱之苦的家乡人民,毅然加入了革命队伍,他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比参军更为荣耀,始终觉得:“打仗不能怕死。”24岁的张富清面临“是带着解放军发的路费回家过日子,还是跟着共产党去奋斗”的人生抉择时,果断选择后者:“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他们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苦干实干、不屈不挠,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新时代新征程上,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党员干部要有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上交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功勋观后感屠呦呦 篇2

《功勋》从前两集来看,这个故事剧情非常紧凑,通过战士小安东临阵脱逃,深度刻画了李延年这个人物在战士心目中的形象。此外,这部剧的服化道处理得非常好,看起来年代感十足。而且,演员的整体造型和台词也非常考究,各种方言乱入非常真实。战争戏场面看起来也非常宏大,各种爆炸镜头极具画面感,可见导演的用心。

再说一下演员的演技吧,这个单元中,演员们表现得都非常出色。尤其是王雷,他饰演的李延年让人眼前一亮。剧中的王雷操着一口方言,当真是演活了一个经常作战的军人。

王雷饰演的李延年能文能武,当战士小安东犯错时,他能语重心长的安慰。当大家害怕将要来临的战斗时,他三两句话又能带动士气。当战斗开打时,他又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冲锋,王雷把一个军人刻画的入木三分。

真是令人感慨万分!

功勋观后感屠呦呦 篇3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这是电视剧《功勋》引人深思的片头。我们不禁要问:英雄从何而来?先锋从何而来?看完电视剧《功勋》,相信每个人心中自有答案。

李延年,能文能武,这不是他成为英雄的先决条件,让他坚定不移为国家为民族而战的忠诚,才是他排除万难,以牺牲一切的决心和信念战胜敌人的决定性条件。

朝鲜战场上,面对敌人攻心战术,面对战士思想的波动,李延年没有采取高压政策,而是与战士们推心置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个人利益出发,引导战士站在家国大局的高度理解战争的意义,成功扭转思想极端的战士的认知,为他们重塑理想信念,为队伍凝聚起了巨大力量。李延年坚持“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的先进思想,教育挽救小战士。当小安东舍生忘死冲锋的时候,他心中想的不再是小我,而是李延年教他的懂得的“国家主权和人民的安危”。

战争年代,英雄辈出,在今天我们看来,所有为国家民族而战的前辈都是英雄,李延年就是这些英雄中的先锋。战场上,他几次独自整编被敌人打散的队伍,以少胜多,力克顽敌,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前辈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每一次创新发展都需要有先锋的引领。

谁是先锋?先锋出自何处?

没有哪一所学校专门培养先锋,更没有哪一个公司、工厂专门生产先锋。先锋来自于平凡,来自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着无畏无惧的奉献精神。在新时代国家建设大军中,在各条战线上不乏。他们脚踏实地,不断探索,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经过岁月的磨砺,有一天,他们会突然呈现出惊艳的成绩。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成为先锋的条件,最终,谁能成为真正的先锋,取决于自我约束力,取决于奉献精神的多寡,取决于信念是否坚定,更取决于对事业、对公司的忠诚度。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并身体力行去实践,在自己的岗位上去拼搏,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探索,才有可能像李延年和袁隆平等国士一样,成为人人敬仰的先锋。

作为一名望美员工,尽管我们很平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精进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始终如一的忠诚,忠诚于团队,忠诚于信念,我们的未来一样不平凡。

功勋观后感屠呦呦 篇4

电视剧《功勋》看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整天,脑海里都浮现剧中人一个个牺牲时的场景。最震撼我心灵的,不是金天一、春兰、乔老板、项政委、梅津和卓越的牺牲,而是剧中年仅七岁的巧丫的牺牲。

剧中巧丫戏份并不多,是廖飞和卓越先后租住的康西公馆的老板娘的女儿,聪明可爱,廖飞和卓越都先后教过她学写字,她对廖、卓二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卓越准备离开新京去东林镇潜伏,外出办事出门前答应巧丫给她买糖人回来。巧丫开心地等着姐姐回来,等来的却是带兵去康西公馆抓卓越的黑木茨。年幼的巧丫由高兴变得恐惧,然而当黑木茨把大院里的人都赶去屋子里监视时,巧丫选择了院子一个角落躲藏起来。卓越满怀喜悦拿着买好的糖人回来,走到大门口时,巧丫从角落冲出来提醒卓越不要进大院,黑木茨残忍地枪杀了巧丫。

那句“姐姐,姐姐你别过来,有日本人,他们要抓你!”以及中枪后喊出的一声“姐。”,让卓越难以接受活泼可爱的巧丫瞬间死在她面前,顿时泪流满面,买的糖人也掉落在地上。若不是巧丫的妈妈还有叔叔冲出来和日本鬼子拼命,全部被枪杀,巧丫妈妈临死前提醒卓越快逃,恐怕她还难以回过神来。

直至廖飞协助卓越脱险,帮她更换成日本医生的身份,在火车站送别后,卓越离去时泪流满面,仍难从悲痛中释怀,镜头回放巧丫死前的那两句话。巧丫的死让卓越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残忍,也激发了她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决心要出色完成谍报任务。

第十九集开头这火车站离别的一幕,让我也不禁热泪长流。说不清楚为什么,心里堵得慌。是剧情太伤感,还是我太难过。

再次听柳云龙唱的《功勋》,在那深沉、激昂的片尾歌声中缓缓站起身来。

《功勋》的确在剧情方面有不少的漏洞和缺憾,即便如此,这部电视作品依然是成功的,特别是演员精彩出色的演绎,使该剧从人性化的角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的鲜活的人物,不论好坏形象都很真实。通过他们各自的命运告诉我们,是罪恶的战争把人类本是美好的感情变成仇恨和伤痛;把智慧和才华变成杀戳的帮凶。它告诉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多么的珍贵,而我们只有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奋斗,让她强大、繁荣,永远不受侵略。

功勋观后感屠呦呦 篇5

近日,电视剧《功勋》在黄金档热播,将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生华彩篇章与新中国奋斗史联系起来,诠释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境界。广大年轻干部要从中汲取榜样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坚守“无非一念救苍生”的情怀,一生一世“守初心”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实现“禾下乘凉梦”。屠呦呦团队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成功发现了“青蒿方”,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百年来,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不懈奋斗、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力量。“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年轻干部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坚定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政治立场贯彻到工作生活方方面面,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永远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坚定“埋骨何须桑梓地”的勇气,尽职尽责“担使命”

孙家栋等中国航天人从一张白纸做起,孜孜以求、步履不停地开拓中国航天事业、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黄旭华等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几十年,初心不改克服万难,最终成就了我国核潜艇事业从无到有的跨越。“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作为年轻干部就要多经历一些险峻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磨出真功夫、练出大心脏。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无畏精神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敢啃硬骨头,敢挑硬担子,敢攻硬任务,碰到疑难复杂的问题,更要以钉钉子精神,搞明白症结,破解难点堵点,把工作任务一步步推进,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坚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善作善成“抓落实”

17岁的李延年面对饱受过贫穷和战乱之苦的家乡人民,毅然加入了革命队伍,他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比参军更为荣耀,始终觉得:“打仗不能怕死。”24岁的张富清面临“是带着解放军发的路费回家过日子,还是跟着共产党去奋斗”的人生抉择时,果断选择后者:“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他们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苦干实干、不屈不挠,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新时代新征程上,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年轻干部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不断书写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功勋观后感屠呦呦 篇6

郑晓龙团队全景式还原抗疟之路

在研究过程中,屠呦呦和课题组的同事曾多次就青蒿素的提取方法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但屠呦呦直言:“科学研究不应该有禁区,不管是从中药店买的药材,还是野地里长的植物,不管是水煎还是绞汁,只要研制出新的抗疟新药能救人命,就应该大胆地尝试。”在编剧王小平看来,屠呦呦是个非常直爽的人,她极其专注于她的研究,所以不那么在意人情世故,“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人,这种透明充满了朴素的可爱”。

在很多观众眼中,郑晓龙与王小平出品必属精品,《甄嬛传》《芈月传》等热门佳作都由夫妻俩联袂打造。而这次拍摄《屠呦呦的礼物》,郑晓龙团队更是匠心雕琢,力求品质。他坦言:“越是对细节的专业,越能让观众感受到情节的真实。”为了追求这份真实,郑晓龙团队查阅数以千计的中医古籍和原始中药记载资料,跨越上千公里,辗转北京、海南省陵水县、浙江省宁波市等地,一遍遍地重新搭建场景,改造危楼,力图以1:1的比例,全景式复原屠呦呦当年的工作场景。

修复改造的过程极其琐碎复杂,难度最大的当属该剧的核心场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因为它属于危楼,我们要从结构上真实地还原,工程量极大。”制片人敦淇说道。为此,剧组在密云老厂房的基础上耗费50天时间完成了中药研究所的改造工作。为了找到屠呦呦团队萃取青蒿素需用的7个大缸,道具组几乎跑遍了中国各省市的大小市场,终于在宁波市象山县找到了当地人腌制白菜的7个大缸。而在拍摄地海南,剧组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由于山路崎岖,汽车无法到达取景地,在交通受阻、人力有限的艰苦条件下,剧组依靠人工搬运,将所有的设备器材扛到取景地,重新搭建越南军队野战医院和试药基地。

功勋观后感其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观看完的以后,心中感触颇多,明白了很多道理,很多人都是在写观后感的过程获得成长。怎么才能避免将观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功勋观后感其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本片力图展示的内容:

《功勋》分为八个单元《李延年》《于敏》《申纪兰》《孙家栋》《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讲述8位功勋人物故事。阐述八位功勋人物取得成就的高光时刻,八位主人公来自于不同的行业领域,性格也不尽相同,通过多个方面,表现出八位主人公的默默无闻,对祖国的无私奉献,激励当代年轻人,去学习,进步。让我们看到了李延年在战斗中的英勇身姿,前仆后继的精神。看到了于敏、屠呦呦、袁隆平、孙家栋,献身于事业,为祖国默默无闻奋斗的精神。

二、对本片的感悟: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需要学习老一辈在行业领域内躬身入局的精神。八位主人公,在组织,在团队需要的时候,舍小家成大家的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在组织需要的时候,能够舍弃安逸的环境,积极投身到条件艰苦的生产一线,在一线默默无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榜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观看《功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当公司组织需要我的时间,我希望能够像前辈们一样挺身而出,当需要舍弃目前的生活的时间,我需要能够做出决断。

三、 精神做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剧中于敏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我要学习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抓稳打往前走。在企业内,我们需要这种默默无闻献身事业的榜样。在接到组织的任务后,能够主动献身于一线事业,能够敢于抛弃安逸的生活条件,远赴一线。

面对美军的优良装备,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就是我们的团队精神。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们看到了战斗英雄李延年通过对逃兵小安东的处理部分将战士们的爱国情怀,将战士们的血腥激发了起来。在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团队管理,团队激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激情,影响员工的向心力。通过学习剧中李延年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教会我们,如何管理,如何带领团队取得胜利。

四、后续工作中的启发及改进措施:

对于我们行业而言,行业起伏波动大,我们不能够被行业的波动所影响,从而滋生出浮躁的工作氛围。我们需要学习前辈们,对于事业的热爱,对于工作的专注,无论行业如何起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养好猪。我们只有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无论是基地内防非,配种,采样,检测等,还是职能中的后勤保障工作,那我们终将取得好的成绩。当我们沉下心来,躬身入局,慢慢的,我们就是行业内的先锋、是行业内的榜样。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范文精选


我们经常会观看一些视频或者电影,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观看完的以后,你会被作品描绘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写观后感是一种提升我们作文能力的捷径。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观后感记录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视剧《功勋》观后感范文精选”,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范文 篇1

李延年、于敏、黄旭华、张富清、申纪兰、孙家栋、屠呦呦、袁隆平,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生故事将登上荧屏――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创作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9月26日开播,再现功勋人物将个人梦想融于国家发展的奋斗历程。

《功勋》是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想照耀中国展播剧目。该剧取材于首批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形式,串联起他们的人生华彩篇章,礼赞英雄、致敬楷模。

其中,《于敏》讲述他投身国防安全事业的故事;《申纪兰》着重展现她倡导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并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经历;《孙家栋》以无数次试验为切入点,展现他所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永不言弃的精神;《李延年》聚焦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张富清》讲述他扎根基层,深藏功名默默奉献的故事;《袁隆平》讲述他为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而不懈奋斗的历程;《黄旭华》再现我国自主研发核潜艇的艰辛之路;《屠呦呦》展示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过程。

该剧总导演郑晓龙表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尊崇英雄模范的时代风尚,以赤诚的创作,讲好功勋人物的故事。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希望以功勋人物的崇高品格引领观众,激荡起和平年代的英雄情怀。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范文 篇2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1

1949年10月1日~2021年10月1日,祖国母亲迎来了它第72个生日。经过72年的风风雨雨,励精图治。我们的祖国母亲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还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太平盛世,但这样的生活是怎么来的呢?

国庆期间,我就观看了这样一部电视剧——《功勋》。剧情主要讲述了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每集的电视剧开头都有这么一句话:“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就是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先锋们,无所畏惧,英勇杀敌的战斗英雄们等等中国人团结一致,目标一致,才会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电视剧的1~6集讲的是“能文能武的李延年”:一位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的故事。李延年是七连的指导员,他不仅聪明还很勇敢。七连之所以能经常打胜仗,基本上全是指导员李延年指挥的!有这么一场战斗,七连包括李延年自己只剩了十一个人。他们弹尽粮绝,每个人都给自己留下了最后一枚手榴弹,在准备进行最后的战斗时援军来了,最终把敌人打了个屁滚尿流。

看完这部剧让我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也让我更加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这些先辈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梁启超先生的话: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之后我要好好学习,努力长大后为国家做贡献!!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2

《功勋》展现的是功勋人物真实的人生经历,也让观众看到了这些英雄、模范最生活化、最接地气的一面。李延年在烽火连天的前线能和战士打成一片,于敏会在家里和妻子畅想如何品尝北京烤鸭来解馋。原来,不平凡的英雄也很“平凡”;原来,他们离观众并不远。

不过,在最危险的地方,李延年从未退缩;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于敏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哪里有需要,张富清就去哪里,不管条件有多艰苦。“平凡”的英雄在关键时刻,又是不平凡的。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里。

祖国的强大,让他们不会再身处战火纷飞的环境里,感受战争的恐惧和残酷;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也不会让他们再体会到粮食短缺的艰难,永远不用像于敏一样,去“偷”自家的鸡蛋给同事果腹。

看一看前辈们是怎样让自己的青春无悔,看一看当年的'同龄人是怎样度过充实的一生,看一看他们在遇到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又是如何应对和克服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不会再有迷茫和彷徨,内心就会充满奋进的力量。新时代的“功勋”,正召唤着我们勇立潮头、奋楫争先、拼搏进取。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3

从《暗算》开始喜欢上了钱之江,也喜欢上了柳云龙。《功勋》刚一“亮剑”就开始“追砍”了,可惜有多少期待就看到了多少失望。老实说,军事和情报什么的,我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是“发烧友”,所以技术细节上的漏洞我也就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但是稍微用逻辑的思考就能发现太多的漏洞,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过《功勋》一片也不是完全没有亮点,其中鬼子配角的设计和最后的结局还是让人品出了些味道。《功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非典型性”鬼子和“非典型性”鬼子军队。《功勋》里的鬼子不再是老电影里那种满脸横肉,满嘴“死拉死拉的”的“典型性”的符号化的鬼子形象。而变成了“每天都想着赶紧结束战争,随时打算回家,夹在各方势力之间左右为难,靠着鸦片烟麻醉自己”的迟田少佐;“除了想着为天皇玉碎,还惦记着惠子小姐,极度冷酷,又有些柔情”的黑木少佐;就连东林炮台的小鬼子也不是那种坏的没点“人气”的样子,居然也具有了一些“知恩图报,懂得感激”的“优点”。这些复杂的带着“人味儿”的鬼子形象为《功勋》增色了不少。而“除了惦记着敌人,也惦记着自己人,老想着背后给别的部门下刀子”的“官僚化”的关东军司令部,也让人看出了一些别样的风味。

当然,最让人受用的还是结局的设计,看似有些“荒诞”,因为英雄既没有抱得美人归,也没有批红花骑大马,在人民的欢呼中与政委热烈拥抱。而是在老百姓的痛骂中跟着“敌人回国了”,提着脑袋打鬼子,到了到了却成为鬼子的一员,跳进黄河也洗不成“中国人”了。这种有些悲凉的结局在最后给了人久久不能散去的回味,就像是扎在心里的一根刺儿,说起来不疼,但是却总也忘不掉。

令人回味的配角、漏洞的剧情、意味深长的结局。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4

在刚刚曝光的定档预告片中,伴随着张富清(郭涛饰)“那些年,我就是跟着那些党员,我看着他们,我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沧桑有力的画外音,八位主演饰演的功勋人物依次现身,他们是在不同行业领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画面在稻田、山间、医院、战场、实验室等不同场景切换,一段段往昔的峥嵘岁月就是对功勋人物“忠诚、执着、朴实”品格的生动记录和诠释。

“点了头,那就得一辈子默默无闻,放弃以前那所有所有的荣誉。”在奋斗的路上,他们或许放弃了荣誉、战功、甚至身份,但他们从未放弃信念,他们用一颗颗执着的心,无悔着自己的忠诚。一心扎根田野的袁隆平(黄志忠饰)发出“我还是会选择把秧苗插到田里去,不管明天迎接我的是什么命运”的。“不修好这条路啊,我是不会走的。”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富清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贫困地区工作,奉献一生,深藏功与名。“就是一心想让姐妹们挺起腰杆,活出个人样来。”率先举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的申纪兰(蒋欣饰)用她朴素的愿望铸成了中国妇女解放的里程碑。“这么大的事,需要好几年的试验时间,几个亿的代价,如果错了呢?”孙家栋(佟大为饰)、黄旭华(黄晓明饰)、于敏(雷佳音饰)等科研工作者用严谨和执着推动祖国的科技水平迈上新台阶。执着于抗疟研究的屠呦呦(周迅饰)从来没有被挫折打垮过,多年来在医学领域深耕不辍。李延年(王雷饰)“们”用他们在战场上的流血和牺牲换取了如今的安定和岁月静好。

预告片结尾,李延年发出的呐喊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祖国会记得我们,亲人会感激我们,是我们让他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是我们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国家,无比强大,不容欺辱!”因为他们,中国人不再饿肚子;因为他们,中国人有了上天下海的能力;因为他们,中国人过上了和平幸福健康的生活。是他们的永不言弃才换来这无数个感动瞬间,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的伟大功绩!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范文 篇3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1

“妈妈,那个萦绕我一生的梦出现了。”9月23日,电视剧《功勋》发布终极预告片,该预告片由袁隆平(黄志忠饰)的独白开启。为了“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毕生躬身于稻田的科学家这样袒露内心:“我感觉到一种使命,如孤筏重洋,像电光石火。”有孩子问,梦能变成真的吗?他答:“能,只要你想。为了它,我用尽一生的勇气和力气追寻。”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剧目,电视剧《功勋》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于敏、黄旭华、张富清、申纪兰、孙家栋、屠呦呦、袁隆平的真实故事,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形式,串联起他们的人生华彩篇章,礼赞功勋人物“忠诚、执着、朴实”的崇高品格,致敬时代楷模。

该剧由郑晓龙任总导演,李小明任总编辑,曹平、敦勇任总制片人。其中,《李延年》单元由毛卫宁执导、刘戈建、李修文编剧、王雷主演;《于敏》单元由沈严执导、王小枪编剧、雷佳音主演;《黄旭华》单元由杨阳执导、申捷编剧、黄晓明主演;《张富清》单元由康洪雷执导、陈枰编剧、郭涛主演;《申纪兰》单元由林楠执导、巩向东编剧、蒋欣主演;《孙家栋》单元由杨文军执导、徐速编剧、佟大为主演;《屠呦呦》单元由郑晓龙执导、王小平编剧、周迅主演;《袁隆平》单元由阎建钢执导、宋方金编剧、黄志忠主演。

以梦想为索引,终极预告片揭开《功勋》里一条贯穿八个单元的线索:为国家建立功勋的人物,他们是如何将个人梦想融于国家发展,在平凡中造就了伟大。孙家栋(佟大为饰)说:“飞向太空,是人类几千年的梦想和理想,苏联人和美国人能做到的事情,咱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得到!”黄旭华(黄晓明饰)说:“核潜艇是国之重器。没有核潜艇,被核攻击,就无法进行二次反击。”于敏(雷佳音饰)说:“氢弹就是底气,国家存亡的事,必须干!”李延年(王雷饰)说:“当英雄,可不是那么浪漫的,是要流血牺牲的!”

在投身国防安全事业的科学家心里、在以身许国的战斗英雄心里,个人的梦想始终与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相通。他们的梦想不只是实现个人价值,而是肩负着国之重任,承载着全民族的梦想。为了国家的强盛,为了民族的复兴,他们无悔燃烧一生。

屠呦呦(周迅饰)说得毫不犹疑:“只要研制出新的抗疟新药能救人命,就应该大胆地尝试啊!”袁隆平(黄志忠饰)咬定目标:“我现在就是想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张富清(郭涛饰)愿望朴实:“我驻村的首要任务,就是让社员们的饭碗里能装满实实成成的干饭。”申纪兰(蒋欣饰)放声号召:“咱妇女就应该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心系祖国、造福人民,是这些功勋人物的共同初心。

预告中还出现了由孙俪、倪妮、张颂文、董洁、李光洁、陈好、孙茜等实力派演员饰演的功勋人物家属。他们的丈夫、妻子一生致力于祖国建设,隐姓埋名,常常无暇顾及家庭。而作为卓越功勋背后的坚强后盾,他们给予了奋战在前方的爱人、亲人们最坚实的支持与鼓励,以及无限的理解与包容。本剧也将摆脱传统主旋律题材的刻板印象,更多关注到功勋人物背后的人,真实而立体地呈现伟大中的平凡,展示拼搏奋斗中的家庭温暖。通过“小家”和“大家”的无法兼顾歌颂了功勋人物及其家人的牺牲和奉献。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2

在刚刚曝光的定档预告片中,伴随着张富清(郭涛饰)“那些年,我就是跟着那些党员,我看着他们,我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沧桑有力的画外音,八位主演饰演的功勋人物依次现身,他们是在不同行业领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画面在稻田、山间、医院、战场、实验室等不同场景切换,一段段往昔的峥嵘岁月就是对功勋人物“忠诚、执着、朴实”品格的生动记录和诠释。

“点了头,那就得一辈子默默无闻,放弃以前那所有所有的荣誉。”在奋斗的路上,他们或许放弃了荣誉、战功、甚至身份,但他们从未放弃信念,他们用一颗颗执着的心,无悔着自己的忠诚。一心扎根田野的袁隆平(黄志忠饰)发出“我还是会选择把秧苗插到田里去,不管明天迎接我的是什么命运”的。“不修好这条路啊,我是不会走的。”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富清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贫困地区工作,奉献一生,深藏功与名。“就是一心想让姐妹们挺起腰杆,活出个人样来。”率先举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的申纪兰(蒋欣饰)用她朴素的愿望铸成了中国妇女解放的里程碑。“这么大的事,需要好几年的试验时间,几个亿的代价,如果错了呢?”孙家栋(佟大为饰)、黄旭华(黄晓明饰)、于敏(雷佳音饰)等科研工作者用严谨和执着推动祖国的科技水平迈上新台阶。执着于抗疟研究的屠呦呦(周迅饰)从来没有被挫折打垮过,多年来在医学领域深耕不辍。李延年(王雷饰)“们”用他们在战场上的流血和牺牲换取了如今的安定和岁月静好。

预告片结尾,李延年发出的呐喊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祖国会记得我们,亲人会感激我们,是我们让他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是我们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国家,无比强大,不容欺辱!”因为他们,中国人不再饿肚子;因为他们,中国人有了上天下海的能力;因为他们,中国人过上了和平幸福健康的生活。是他们的永不言弃才换来这无数个感动瞬间,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的伟大功绩!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3

《功勋》展现的是功勋人物真实的人生经历,也让观众看到了这些英雄、模范最生活化、最接地气的一面。李延年在烽火连天的前线能和战士打成一片,于敏会在家里和妻子畅想如何品尝北京烤鸭来解馋。原来,不平凡的英雄也很“平凡”;原来,他们离观众并不远。

不过,在最危险的地方,李延年从未退缩;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于敏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哪里有需要,张富清就去哪里,不管条件有多艰苦。“平凡”的英雄在关键时刻,又是不平凡的。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里。

祖国的强大,让他们不会再身处战火纷飞的环境里,感受战争的恐惧和残酷;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也不会让他们再体会到粮食短缺的艰难,永远不用像于敏一样,去“偷”自家的鸡蛋给同事果腹。

看一看前辈们是怎样让自己的青春无悔,看一看当年的同龄人是怎样度过充实的一生,看一看他们在遇到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又是如何应对和克服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不会再有迷茫和彷徨,内心就会充满奋进的力量。新时代的“功勋”,正召唤着我们勇立潮头、奋楫争先、拼搏进取。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范文 篇4

《功勋》观后感1

最近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展播的电视剧《功勋》,八个人物的真实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

李延年的事迹让我懂得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那些战斗英雄们在那么艰苦的岁月中,为了保卫国家不让亲人们受到侵犯,即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每次冲锋号的响起都让我热泪盈眶,细细想来,何其有幸,生在华夏。

于敏的事迹让我知道了是科研工作者他们的默默无闻地奉献,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什么叫执着。

申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了《宪法》,让中国妇女不再受到歧视。

张富清的默默无闻,让我看到了一个淡泊名利,扎根基层的好干部。

孙家栋的天路,让我们在太空中有了一双“眼睛”,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呕心沥血,奋斗不息。

黄旭华即使受到了委屈和不理解,为了国家,隐姓埋名保守秘密30年。

袁隆平为了我们能吃上饱饭,潜心研究杂交水稻,这不仅仅是让我们中国人不再忍饥挨饿,乃至全世界都受益。

屠呦呦的青蒿素让我们不再遭受疟疾的折磨,尽管研制过程不易,可她依旧没有被打垮,没有退缩。

这些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给了我很多的启迪,正如片头所写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他们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我一生的榜样!

《功勋》观后感2

《功勋》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发掘人物的“高光时刻”。可以说,每一位在时代中出场的功勋人物,都肩负着一段“小人物”的大故事。再现功勋人物,则是用一段段小故事来讲述“大人物”。于是,我们在《功勋》中看到,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有黎民苍生的生计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呕心沥血的钻研;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这样的故事,是千万个同路人的缩影。正如每个单元片尾的字幕致敬:“献给为……作出贡献的……”。声誉卓著的“功勋”,出自每一位平凡的个人;而无数个平凡人,打造着奋斗的“高光”,成就着时代的“不凡”。

《功勋》的每个单元片尾,画面自过去穿越时空,视角由往事观照现实,郑重作出回答:为什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为什么“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其实,先辈的功勋早已密不可分地融进了祖国的山河、融进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愁与哀皆忘,追一个信仰”。今天,连续剧《功勋》迎来收官,结束追剧的你我,不妨对标先辈们执着追求的“希望与前途”,在民族与国家的星空里,成就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高光时刻”

《功勋》观后感3

电视剧《功勋》看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整天,脑海里都浮现剧中人一个个牺牲时的场景。最震撼我心灵的,不是金天一、春兰、乔老板、项政委、梅津和卓越的牺牲,而是剧中年仅七岁的巧丫的牺牲。

剧中巧丫戏份并不多,是廖飞和卓越先后租住的康西公馆的老板娘的女儿,聪明可爱,廖飞和卓越都先后教过她学写字,她对廖、卓二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卓越准备离开新京去东林镇潜伏,外出办事出门前答应巧丫给她买糖人回来。巧丫开心地等着姐姐回来,等来的却是带兵去康西公馆抓卓越的黑木茨。年幼的巧丫由高兴变得恐惧,然而当黑木茨把大院里的人都赶去屋子里监视时,巧丫选择了院子一个角落躲藏起来。卓越满怀喜悦拿着买好的糖人回来,走到大门口时,巧丫从角落冲出来提醒卓越不要进大院,黑木茨残忍地枪杀了巧丫。

那句“姐姐,姐姐你别过来,有日本人,他们要抓你!”以及中枪后喊出的一声“姐。”,让卓越难以接受活泼可爱的巧丫瞬间死在她面前,顿时泪流满面,买的糖人也掉落在地上。若不是巧丫的妈妈还有叔叔冲出来和日本鬼子拼命,全部被枪杀,巧丫妈妈临死前提醒卓越快逃,恐怕她还难以回过神来。

直至廖飞协助卓越脱险,帮她更换成日本医生的身份,在火车站送别后,卓越离去时泪流满面,仍难从悲痛中释怀,镜头回放巧丫死前的那两句话。巧丫的死让卓越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残忍,也激发了她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决心要出色完成谍报任务。

第十九集开头这火车站离别的一幕,让我也不禁热泪长流。说不清楚为什么,心里堵得慌。是剧情太伤感,还是我太难过。

再次听柳云龙唱的《功勋》,在那深沉、激昂的片尾歌声中缓缓站起身来。

《功勋》的确在剧情方面有不少的漏洞和缺憾,即便如此,这部电视作品依然是成功的,特别是演员精彩出色的演绎,使该剧从人性化的角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的鲜活的人物,不论好坏形象都很真实。通过他们各自的命运告诉我们,是罪恶的战争把人类本是美好的感情变成仇恨和伤痛;把智慧和才华变成杀戳的帮凶。它告诉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多么的珍贵,而我们只有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奋斗,让她强大、繁荣,永远不受侵略。

《功勋》观后感4

从《暗算》开始喜欢上了钱之江,也喜欢上了柳云龙。《功勋》刚一“亮剑”就开始“追砍”了,可惜有多少期待就看到了多少失望。老实说,军事和情报什么的,我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是“发烧友”,所以技术细节上的漏洞我也就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但是稍微用逻辑的思考就能发现太多的漏洞,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过《功勋》一片也不是完全没有亮点,其中鬼子配角的设计和最后的结局还是让人品出了些味道。《功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非典型性”鬼子和“非典型性”鬼子军队。《功勋》里的鬼子不再是老电影里那种满脸横肉,满嘴“死拉死拉的”的“典型性”的符号化的鬼子形象。而变成了“每天都想着赶紧结束战争,随时打算回家,夹在各方势力之间左右为难,靠着鸦片烟麻醉自己”的迟田少佐;“除了想着为天皇玉碎,还惦记着惠子小姐,极度冷酷,又有些柔情”的黑木少佐;就连东林炮台的小鬼子也不是那种坏的没点“人气”的样子,居然也具有了一些“知恩图报,懂得感激”的“优点”。这些复杂的带着“人味儿”的鬼子形象为《功勋》增色了不少。而“除了惦记着敌人,也惦记着自己人,老想着背后给别的部门下刀子”的“官僚化”的关东军司令部,也让人看出了一些别样的风味。

当然,最让人受用的还是结局的设计,看似有些“荒诞”,因为英雄既没有抱得美人归,也没有批红花骑大马,在人民的欢呼中与政委热烈拥抱。而是在老百姓的痛骂中跟着“敌人回国了”,提着脑袋打鬼子,到了到了却成为鬼子的一员,跳进黄河也洗不成“中国人”了。这种有些悲凉的结局在最后给了人久久不能散去的回味,就像是扎在心里的一根刺儿,说起来不疼,但是却总也忘不掉。

令人回味的配角、漏洞的剧情、意味深长的结局。

《功勋》观后感5

“妈妈,那个萦绕我一生的梦出现了。”9月23日,电视剧《功勋》发布终极预告片,该预告片由袁隆平(黄志忠饰)的独白开启。为了“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毕生躬身于稻田的科学家这样袒露内心:“我感觉到一种使命,如孤筏重洋,像电光石火。”有孩子问,梦能变成真的吗?他答:“能,只要你想。为了它,我用尽一生的勇气和力气追寻。”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剧目,电视剧《功勋》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于敏、黄旭华、张富清、申纪兰、孙家栋、屠呦呦、袁隆平的真实故事,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形式,串联起他们的人生华彩篇章,礼赞功勋人物“忠诚、执着、朴实”的崇高品格,致敬时代楷模。

该剧由郑晓龙任总导演,李小明任总编辑,曹平、敦勇任总制片人。其中,《李延年》单元由毛卫宁执导、刘戈建、李修文编剧、王雷主演;《于敏》单元由沈严执导、王小枪编剧、雷佳音主演;《黄旭华》单元由杨阳执导、申捷编剧、黄晓明主演;《张富清》单元由康洪雷执导、陈枰编剧、郭涛主演;《申纪兰》单元由林楠执导、巩向东编剧、蒋欣主演;《孙家栋》单元由杨文军执导、徐速编剧、佟大为主演;《屠呦呦》单元由郑晓龙执导、王小平编剧、周迅主演;《袁隆平》单元由阎建钢执导、宋方金编剧、黄志忠主演。

以梦想为索引,终极预告片揭开《功勋》里一条贯穿八个单元的线索:为国家建立功勋的人物,他们是如何将个人梦想融于国家发展,在平凡中造就了伟大。孙家栋(佟大为饰)说:“飞向太空,是人类几千年的梦想和理想,苏联人和美国人能做到的事情,咱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得到!”黄旭华(黄晓明饰)说:“核潜艇是国之重器。没有核潜艇,被核攻击,就无法进行二次反击。”于敏(雷佳音饰)说:“氢弹就是底气,国家存亡的事,必须干!”李延年(王雷饰)说:“当英雄,可不是那么浪漫的,是要流血牺牲的!”

在投身国防安全事业的科学家心里、在以身许国的战斗英雄心里,个人的梦想始终与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相通。他们的梦想不只是实现个人价值,而是肩负着国之重任,承载着全民族的梦想。为了国家的强盛,为了民族的复兴,他们无悔燃烧一生。

屠呦呦(周迅饰)说得毫不犹疑:“只要研制出新的抗疟新药能救人命,就应该大胆地尝试啊!”袁隆平(黄志忠饰)咬定目标:“我现在就是想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张富清(郭涛饰)愿望朴实:“我驻村的首要任务,就是让社员们的饭碗里能装满实实成成的干饭。”申纪兰(蒋欣饰)放声号召:“咱妇女就应该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心系祖国、造福人民,是这些功勋人物的共同初心。

预告中还出现了由孙俪、倪妮、张颂文、董洁、李光洁、陈好、孙茜等实力派演员饰演的功勋人物家属。他们的丈夫、妻子一生致力于祖国建设,隐姓埋名,常常无暇顾及家庭。而作为卓越功勋背后的坚强后盾,他们给予了奋战在前方的爱人、亲人们最坚实的支持与鼓励,以及无限的理解与包容。本剧也将摆脱传统主旋律题材的刻板印象,更多关注到功勋人物背后的人,真实而立体地呈现伟大中的平凡,展示拼搏奋斗中的家庭温暖。通过“小家”和“大家”的无法兼顾歌颂了功勋人物及其家人的牺牲和奉献。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范文 篇5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1

电视剧《功勋》看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整天,脑海里都浮现剧中人一个个牺牲时的场景。最震撼我心灵的,不是金天一、春兰、乔老板、项政委、梅津和卓越的牺牲,而是剧中年仅七岁的巧丫的牺牲。

剧中巧丫戏份并不多,是廖飞和卓越先后租住的康西公馆的老板娘的女儿,聪明可爱,廖飞和卓越都先后教过她学写字,她对廖、卓二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卓越准备离开新京去东林镇潜伏,外出办事出门前答应巧丫给她买糖人回来。巧丫开心地等着姐姐回来,等来的却是带兵去康西公馆抓卓越的黑木茨。年幼的巧丫由高兴变得恐惧,然而当黑木茨把大院里的人都赶去屋子里监视时,巧丫选择了院子一个角落躲藏起来。卓越满怀喜悦拿着买好的糖人回来,走到大门口时,巧丫从角落冲出来提醒卓越不要进大院,黑木茨残忍地枪杀了巧丫。

那句“姐姐,姐姐你别过来,有日本人,他们要抓你!”以及中枪后喊出的一声“姐。”,让卓越难以接受活泼可爱的巧丫瞬间死在她面前,顿时泪流满面,买的糖人也掉落在地上。若不是巧丫的妈妈还有叔叔冲出来和日本鬼子拼命,全部被枪杀,巧丫妈妈临死前提醒卓越快逃,恐怕她还难以回过神来。

直至廖飞协助卓越脱险,帮她更换成日本医生的身份,在火车站送别后,卓越离去时泪流满面,仍难从悲痛中释怀,镜头回放巧丫死前的那两句话。巧丫的死让卓越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残忍,也激发了她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决心要出色完成谍报任务。

第十九集开头这火车站离别的一幕,让我也不禁热泪长流。说不清楚为什么,心里堵得慌。是剧情太伤感,还是我太难过。

再次听柳云龙唱的《功勋》,在那深沉、激昂的片尾歌声中缓缓站起身来。

《功勋》的确在剧情方面有不少的漏洞和缺憾,即便如此,这部电视作品依然是成功的,特别是演员精彩出色的演绎,使该剧从人性化的角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的鲜活的人物,不论好坏形象都很真实。通过他们各自的命运告诉我们,是罪恶的战争把人类本是美好的感情变成仇恨和伤痛;把智慧和才华变成杀戳的帮凶。它告诉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多么的珍贵,而我们只有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奋斗,让她强大、繁荣,永远不受侵略。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2

《功勋》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发掘人物的“高光时刻”。可以说,每一位在时代中出场的功勋人物,都肩负着一段“小人物”的大故事。再现功勋人物,则是用一段段小故事来讲述“大人物”。于是,我们在《功勋》中看到,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有黎民苍生的生计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呕心沥血的钻研;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这样的故事,是千万个同路人的缩影。正如每个单元片尾的字幕致敬:“献给为……作出贡献的……”。声誉卓著的“功勋”,出自每一位平凡的个人;而无数个平凡人,打造着奋斗的“高光”,成就着时代的“不凡”。

《功勋》的每个单元片尾,画面自过去穿越时空,视角由往事观照现实,郑重作出回答:为什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为什么“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其实,先辈的功勋早已密不可分地融进了祖国的山河、融进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愁与哀皆忘,追一个信仰”。今天,连续剧《功勋》迎来收官,结束追剧的你我,不妨对标先辈们执着追求的“希望与前途”,在民族与国家的星空里,成就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高光时刻”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3

近日,电视剧《功勋》在黄金档热播,将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生华彩篇章与新中国奋斗史联系起来,诠释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境界。广大年轻干部要从中汲取榜样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坚守“无非一念救苍生”的情怀,一生一世“守初心”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实现“禾下乘凉梦”。屠呦呦团队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成功发现了“青蒿方”,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百年来,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不懈奋斗、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力量。“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年轻干部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坚定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政治立场贯彻到工作生活方方面面,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永远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坚定“埋骨何须桑梓地”的勇气,尽职尽责“担使命”

孙家栋等中国航天人从一张白纸做起,孜孜以求、步履不停地开拓中国航天事业、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黄旭华等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几十年,初心不改克服万难,最终成就了我国核潜艇事业从无到有的跨越。“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作为年轻干部就要多经历一些险峻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磨出真功夫、练出大心脏。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无畏精神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敢啃硬骨头,敢挑硬担子,敢攻硬任务,碰到疑难复杂的问题,更要以钉钉子精神,搞明白症结,破解难点堵点,把工作任务一步步推进,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坚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善作善成“抓落实”

17岁的李延年面对饱受过贫穷和战乱之苦的家乡人民,毅然加入了革命队伍,他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比参军更为荣耀,始终觉得:“打仗不能怕死。”24岁的张富清面临“是带着解放军发的路费回家过日子,还是跟着共产党去奋斗”的人生抉择时,果断选择后者:“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他们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苦干实干、不屈不挠,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新时代新征程上,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年轻干部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不断书写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范文 篇6

《功勋》观后感1

他执着追求,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卓越贡献。他就是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电影《袁隆平》通过再现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集中表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胸怀祖国、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袁隆平,为了实现绿色的梦,为了科学上的突破,为了解决饥荒的恐惧。他埋头苦干,不畏艰辛。他坚定、执着、饱含着激情,他立志要让载着生命根源的种子,长出累累的稻穗,养活一双双饥饿的眼眸。天道酬勤,穿越过50多年风雨的艰辛,杂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为的恶意破坏,让精心培养的秧苗毁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灾所难,让科研进程举步维艰。但是50多年的艰难险阻最终都在梦想的力量下低了头,都在与梦想的较量中败下了阵来。他对科学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是无论在什么时代背景,什么外界威胁下都不会变质的,因为他的一生在为科学研究而歌,为他的事业而唱。

袁隆平够执着,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他最后获得成功。他的执着体现在以苦为乐,逆境中也常开玩笑;他的执着体现在痴心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只想着杂交水稻;他的执着体现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没有国家和别人的支持,他也要将杂交进行到底。他的成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用电脑算出来的,而是长年累月蹲在田间地头一点一滴摸索总结出来的。他顶着烈日酷暑,不分黑白昼夜,从一般杂交稻研究到超级杂交稻研究,一步一步向科学高峰攀登,为的是产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粮食,最终取得了成功,创造了震惊中外的当代神话。有多少人能像袁隆平那样能甘于寂寞、吃苦耐劳、不怕失败、不屈不挠呢?虽历经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袁隆平最后获得成功。支持他如此执着的是其心中牢牢坚持的“为民谋食,使人类不再忍受饥饿煎熬”的精神。

现今,他已成为国人敬仰、举世瞩目的伟大科学家,各种荣誉数不胜数,可谓功成名就。但他并没有就此功成身退、颐养天年,他仍然是一身布衣、一顶草帽、一双高高挽起的裤腿、一副黝黑且布满皱纹的脸庞,穿梭于乡村原野,守候在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奋斗终身”的诺言。这就是袁隆平,执着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淡泊名利的袁隆平。我们观看这部影片,就是要以袁隆平的行为为楷模,以他的精神为榜样,向他学习,学习他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奋斗一生。

《功勋》观后感2

9月26日晚,电视剧《功勋》正式在北京、东方、浙江、江苏四大卫视黄金档同步开播,可以说是吸引了很多观众的注意。该剧也是继《觉醒年代》《大决战》等口碑剧之后,又一部备受观众关注的献礼剧。

和其他献礼剧有所不同的是,《功勋》这部剧不再着眼于革命年代的伟人事迹,而是讲述了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该剧以单元剧的形式,将八位功勋人物的人生华彩篇章与共和国命运串联起来,诠释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

从《功勋》的故事题材以及四台联播的情况不难看出,这部剧来头不小。据悉,该剧是由广电总局钦点、北京电视台联合上海电视台等众多主流媒体平台出品的一部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而且,这部剧的主创班底和演员阵容,都是业内一线。

《功勋》的总导演是业内大佬郑晓龙,他执导过多部爆款剧,实力如何就不需要多赘述了。此外,毛卫宁、沈严、康洪雷等人则是担任分单元的导演,再加上请来了申捷、陈枰、王小枪等知名编剧,这意味着该剧的质量稳了。

献礼剧的演员阵容一直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这部《功勋》也不例外。除了王雷、蒋欣、佟大为、雷佳音、郭涛、黄志忠、黄晓明、周迅八大主演外,该剧还汇聚了包括倪妮、马思纯、陈好、孙俪、董洁等实力派。此外,该剧还有陈宝国、奚美娟、靳东、宋佳伦、张颂文、王洛勇等老戏骨参演。就冲这个演员阵容和故事题材,这部剧值得大家一看。

《功勋》首播,该剧播出的首个单元是讲述李延年的,这个单元是由毛卫宁执导、王雷主演。该故事以朝鲜战争为背景,以开城谈判失败为切入点,具体讲述了李延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事迹。

从前两集来看,这个故事剧情非常紧凑,通过战士小安东临阵脱逃,深度刻画了李延年这个人物在战士心目中的形象。此外,这部剧的服化道处理得非常好,看起来年代感十足。而且,演员的整体造型和台词也非常考究,各种方言乱入非常真实。战争戏场面看起来也非常宏大,各种爆炸镜头极具画面感,可见导演的用心。

再说一下演员的演技吧,这个单元中,演员们表现得都非常出色。尤其是王雷,他饰演的李延年让人眼前一亮。剧中的王雷操着一口方言,当真是演活了一个经常作战的军人。

王雷饰演的李延年能文能武,当战士小安东犯错时,他能语重心长的安慰。当大家害怕将要来临的战斗时,他三两句话又能带动士气。当战斗开打时,他又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冲锋,王雷把一个军人刻画的入木三分。

《功勋》的首个单元故事还是蛮有看点的,这不该剧开播首日,四大卫视收视率加起来刚好破了1。虽说每个卫视的收视率看起来都不高,但考虑到当下市场并没有太值得期待的电视剧,这个收视成绩还是说得过去的。

《功勋》不仅收视喜人,口碑也非常不错,豆瓣上好评如潮。照这个形势下去,《功勋》接下来的收视或许会有涨幅。毕竟再过几天又是国庆节,此类题材的影视剧会有优势。综合收视率和口碑来看,这次四大卫视又拿到了一部“王炸”。

《功勋》观后感3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备受期待的电视剧《功勋》终于播出了。因为该剧集结了国内一线的创作团队和制作班底,所以在播出前就已经有了很高的关注度。

从数据上看,这部正剧仅仅播出了2集,就冲到了飙升榜第一的位置,虽然有演员阵容的优势,但是主要还是这部剧的质量确实好。

据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推进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是由郑晓龙担任总导演,毛卫宁、林楠、杨文军、沈严、康洪雷、阎建钢、杨阳担任单元导演,共同执导,王雷、雷佳音、蒋欣、佟大为、郭涛、黄志忠、黄晓明、周迅、张颂文、陈好主演的年代传记剧。

《功勋》分为《李延年》《于敏》《申纪兰》《孙家栋》《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八个单元。于2021年9月26日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首播,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播出。

该片以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为原型进行改编,用生动的表演、感人的细节歌颂功勋模范人物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范文 篇7

《功勋》展现的是功勋人物真实的人生经历,也让观众看到了这些英雄、模范最生活化、最接地气的一面。李延年在烽火连天的前线能和战士打成一片,于敏会在家里和妻子畅想如何品尝北京烤鸭来解馋。原来,不平凡的英雄也很“平凡”;原来,他们离观众并不远。

不过,在最危险的地方,李延年从未退缩;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于敏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哪里有需要,张富清就去哪里,不管条件有多艰苦。“平凡”的英雄在关键时刻,又是不平凡的。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里。

祖国的强大,让他们不会再身处战火纷飞的环境里,感受战争的恐惧和残酷;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也不会让他们再体会到粮食短缺的艰难,永远不用像于敏一样,去“偷”自家的鸡蛋给同事果腹。

看一看前辈们是怎样让自己的青春无悔,看一看当年的同龄人是怎样度过充实的一生,看一看他们在遇到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又是如何应对和克服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不会再有迷茫和彷徨,内心就会充满奋进的力量。新时代的“功勋”,正召唤着我们勇立潮头、奋楫争先、拼搏进取。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范文 篇8

他执着追求,50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卓越贡献。他就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电影《袁隆平》通过再现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集中表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胸怀祖国、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袁隆平,为了实现绿色的梦,为了科学上的突破,为了解决饥荒的恐惧。他埋头苦干,不畏艰辛。他坚定、执着、饱含着激情,他立志要让载着生命根源的种子,长出累累的稻穗,养活一双双饥饿的眼眸。天道酬勤,穿越过50多年风雨的艰辛,杂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为的恶意破坏,让精心培养的秧苗毁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灾所难,让科研进程举步维艰。但是50多年的艰难险阻最终都在梦想的力量下低了头,都在与梦想的较量中败下了阵来。他对科学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是无论在什么时代背景,什么外界威胁下都不会变质的,因为他的一生在为科学研究而歌,为他的事业而唱。

袁隆平够执着,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他最后获得成功。他的执着体现在以苦为乐,逆境中也常开玩笑;他的执着体现在痴心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只想着杂交水稻;他的执着体现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没有国家和别人的支持,他也要将杂交进行到底。他的成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用电脑算出来的,而是长年累月蹲在田间地头一点一滴摸索总结出来的。他顶着烈日酷暑,不分黑白昼夜,从一般杂交稻研究到超级杂交稻研究,一步一步向科学高峰攀登,为的是产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粮食,最终取得了成功,创造了震惊中外的当代神话。

纪录片无声功勋个人观后感精选


怎样为自己喜爱的作品名写一份观后感呢?观后感要求以真实的观影体验为基础反映出真实的评价,因为观后感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总结和思考影片的内容和主题,编辑为您深入剖析了“纪录片无声功勋个人观后感”的相关内容,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纪录片无声功勋个人观后感 篇1

看罢《无声的功勋》,内心波澜迟迟未消。英雄们的事迹感天动地,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钱壮飞、沈安娜夫妇等先烈们就是国家隐秘战线的先锋,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纪录片中沈安娜同志放弃成为明星的个人梦想,为了党的事业,毅然决然打入敌人内部,成为了党和人民的隐形守护者。收集到了至关重要的情报,中央党部根据沈安娜提供的情报,印发了《摩擦从何而来》的小册子,瓦解了蒋介石的阴谋。沈安娜对党和人民的信仰,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在造箱事业中,我们也有无数无声的守护者。他们深耕一线,为制造出最美集装箱兢兢业业。正是有了这些”满腔热忱”的造箱英雄,才有了公司现在佳绩频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也要迎难而上,突破重围,把心中的拳拳信仰化为脚下的强劲力量,勇立时代潮头,在实际工作中追赶新时代”功勋”的步伐!

纪录片无声功勋个人观后感 篇2

1926年,有这样一位才貌俱佳的青年曾出现在电影《燕山侠隐》中,但又很快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几年后,从“钱西溪”到“钱北秋”,随之一并悄然到来的,是他不为人知的壮志凌云。

钱北秋同志的故事,被岁月打磨了百年。他和“龙潭三杰”,在当今已为人传颂,而正是这份迟来的家喻户晓,在当时挽救了众多中国共产党员的宝贵生命,乃至如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胜利的重要基础。身为中共隐蔽战线的成员,他每天要做的,就是“不为人知”。是的,他做到了。凭借着自己突出的能力,他一步一步靠近敌军内部,最终顺利进入国民党情报机关,为我党套取许多重要信息。而面对叛变的敌人,他也能临危不惧,时刻将党和人民置于生命之上,第一时间保全了党组织的安全,让组织全身而退。而这位英雄,却在长征途中,消失在了茫茫乌江之中。

“坚定纯洁、让党放心、甘于奉献、能拼善赢”的崇高品格,在钱北秋同志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永远不会缺少这样的勇士,如百年前奋战于敌群之中的他们,亦如当下逆流而上的抗疫英雄,又如若干年后自告奋勇的我们。历史的记忆,因种种原因,可能无法在当时向世界宣告他们的伟大,但是总有一天,他们无私的奉献,都会为后人所学习、效仿。

除了在《无声的功勋》中出现的这些英雄,还有许许多多像钱北秋一样的革命伟人,他们虽没有穿梭在战火之中,但是他们却在隐秘的角落里,在最危险但也是最靠近敌人“心脏”的地方,悄悄刺击着敌人。远不同于“扬名立万”,在他们的生命里,“隐姓埋名”才是他们最大的成功。在革命的斗争中,他们就是那一抹淡淡的,甚至常人无法探寻的———隐秘的红色。

纪录片无声功勋个人观后感 篇3

《无声的功勋》中“龙潭三杰”之一的壮飞同志,临危受命、重建南京党组织的陈修良、潜伏在胡宗南身边并成功获取国民党“闪击延安”情报的陈忠经、打造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的李强、潜伏在蒋介石身边14年,“按住蒋介石脉搏”的沈安娜、在贾汪一线组织23000多人战场起义,为淮海战役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张克侠、从统计数字看战局变化,得出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已经破产的匡亚明等,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次次隐蔽战线云谲波诡的斗争,诠释着那些惊心动魄的潜伏往事。

从昔日一个个英雄的故事里,我发现是信仰在支持他们不断前进。信仰让他们甘愿隐姓埋名,顽强的和敌人作斗争。看一看前辈们无悔的青春,看一看当年的同龄人充实的一生,看一看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如何应对和克服的,想想我们的今天,我觉得只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只有坚定的信仰,我们才不会迷茫和彷徨,内心才会充满奋进的力量。新时代的功勋,正召唤着我们勇立潮头、奋勇争先、拼搏进取,争做中国的脊梁、民族的先锋、时代的英雄。

[报告]于丹《感恩教育》观后感


观影是一种全方面的感官影响,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每个人对于,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一篇优秀观后感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报告]于丹《感恩教育》观后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本周,陪儿子一块观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讲座,收看期间心中也是一片感慨,即而发生共鸣,回头看看儿子,他也是满眼的湿润,一脸的真诚感动。

看着已经高出自己许多的孩子,不仅想起了自己当年的身影,许多年以前,作为父母的儿子,我不也是曾经时刻紧跟在父母身边,尽情的享受着父母之爱。在人的一生中,父母之爱是最简单的爱,是一种人性化的爱,但又是最深、最伟大的爱。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一直到你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但这还不算完,时常要看到自己孩子的模样、听到孩子的声音,那种舔犊之情不禁让人泪眼婆娑。

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自己家的成份被划成了富农,作为富农家庭的成员是要享受与别人不一样的“待遇”的。爷爷、奶奶及父亲经常要挨批斗,干最苦最累的活。父亲上学期间成绩很好,却不让考好的学校,只好上了一所中专学校,但在上了一年后学校就因为学生要上山下乡而解散了。但父亲的性格是坚韧的,没有学上就回家种地,即而生下我们兄妹四人,作为富农家的孩子,在别人眼里总是没出息的主,人们总在背后指指点点:这一辈的人又完了。可父亲却总是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不会比别人差的。

别人家的孩子早早的辍学务农,我们家里的人口多,但我们兄妹都在上学,这让父母承受了太多苦痛与劳累,但他们从不报怨,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承担了一切劳作,为的是我们以后能有出息。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完成自己功课。

那种艰辛岁月的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得了的,但我们的成长过程却是令人骄傲的,没有打骂,没有欺骗,也没有斥责。有的只是父母无私的关爱。

现在我们都长大了,有了家室,各有自己的事业,在老家农村的父母自然也是每天都把我们挂在嘴上,他们是幸福的,因为在村里只有他们的子女在城里上班,是有“出息”的人,认为自己的苦没有白吃,自己的累没有白受,孩子的成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当然他们的愿望还不仅仅是这些,当他们的孙儿出生后,他们又把关爱延伸到了孙儿辈的人,像关心我们一样成天在电话那边“唠叨”。

我时时被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爱所感动,这种感动是发自内心的,是终身难忘的。

对于自己的孩子,我希望他的成长过程是快乐的,也希望他经过磨练而长大成人,所谓成人就是成为人真正的人。希望你怀有一颗仁爱之心,能够融于社会,爱护国家、关心他人,为社会能够做出贡献而又受人尊敬的普通人,这就需要你首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你需要感谢父母,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抚育你成长;还要感谢另外一群人――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你要感谢你的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竞争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你要感谢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你要感谢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你要感谢江河,它让你拥有生命的源泉。

学会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艺术。感恩是乐观的。

教育一个孩子感恩应该从孝道开始,一个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有能力爱周围的人,才会真正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胸藏天下。一个连自已父母都不懂得感恩的人又怎么能去爱天下苍生呢?每个人的生命,因为有爱的包围,才会有希望,因为有爱的萦绕,才有了温暖,因为有爱的牵绊,才有活着的动力。作为家长,我会将人间的至诚之爱给予孩子,希望他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去感悟生命真正的意义、明白人生的方向......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模板7篇)


为了满足精神需求,我们经常会看一些电影或者电视剧,写一篇观后感最能体现当下的心情。我们在观赏时,需要仔细地领会,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观后感的写作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你正准备写一篇作品名观后感吗?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我们整理的“电视剧《功勋》观后感”,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篇1】

电视剧《功勋》看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整天,脑海里都浮现剧中人一个个牺牲时的场景。最震撼我心灵的,不是金天一、春兰、乔老板、项政委、梅津和卓越的牺牲,而是剧中年仅七岁的巧丫的牺牲。

剧中巧丫戏份并不多,是廖飞和卓越先后租住的康西公馆的老板娘的女儿,聪明可爱,廖飞和卓越都先后教过她学写字,她对廖、卓二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卓越准备离开新京去东林镇潜伏,外出办事出门前答应巧丫给她买糖人回来。巧丫开心地等着姐姐回来,等来的却是带兵去康西公馆抓卓越的黑木茨。年幼的巧丫由高兴变得恐惧,然而当黑木茨把大院里的人都赶去屋子里监视时,巧丫选择了院子一个角落躲藏起来。卓越满怀喜悦拿着买好的糖人回来,走到大门口时,巧丫从角落冲出来提醒卓越不要进大院,黑木茨残忍地枪杀了巧丫。

那句“姐姐,姐姐你别过来,有日本人,他们要抓你!”以及中枪后喊出的一声“姐。”,让卓越难以接受活泼可爱的巧丫瞬间死在她面前,顿时泪流满面,买的糖人也掉落在地上。若不是巧丫的妈妈还有叔叔冲出来和日本鬼子拼命,全部被枪杀,巧丫妈妈临死前提醒卓越快逃,恐怕她还难以回过神来。

直至廖飞协助卓越脱险,帮她更换成日本医生的身份,在火车站送别后,卓越离去时泪流满面,仍难从悲痛中释怀,镜头回放巧丫死前的那两句话。巧丫的死让卓越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残忍,也激发了她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决心要出色完成谍报任务。

第十九集开头这火车站离别的一幕,让我也不禁热泪长流。说不清楚为什么,心里堵得慌。是剧情太伤感,还是我太难过。

再次听柳云龙唱的《功勋》,在那深沉、激昂的片尾歌声中缓缓站起身来。

《功勋》的确在剧情方面有不少的漏洞和缺憾,即便如此,这部电视作品依然是成功的,特别是演员精彩出色的演绎,使该剧从人性化的角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的鲜活的人物,不论好坏形象都很真实。通过他们各自的命运告诉我们,是罪恶的战争把人类本是美好的感情变成仇恨和伤痛;把智慧和才华变成杀戳的帮凶。它告诉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多么的珍贵,而我们只有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奋斗,让她强大、繁荣,永远不受侵略。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篇2】

《功勋》展现的是功勋人物真实的人生经历,也让观众看到了这些英雄、模范最生活化、最接地气的一面。李延年在烽火连天的前线能和战士打成一片,于敏会在家里和妻子畅想如何品尝北京烤鸭来解馋。原来,不平凡的英雄也很“平凡”;原来,他们离观众并不远。

不过,在最危险的地方,李延年从未退缩;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于敏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哪里有需要,张富清就去哪里,不管条件有多艰苦。“平凡”的英雄在关键时刻,又是不平凡的。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里。

祖国的强大,让他们不会再身处战火纷飞的环境里,感受战争的恐惧和残酷;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也不会让他们再体会到粮食短缺的艰难,永远不用像于敏一样,去“偷”自家的鸡蛋给同事果腹。

看一看前辈们是怎样让自己的青春无悔,看一看当年的同龄人是怎样度过充实的一生,看一看他们在遇到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又是如何应对和克服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不会再有迷茫和彷徨,内心就会充满奋进的力量。新时代的“功勋”,正召唤着我们勇立潮头、奋楫争先、拼搏进取。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篇3】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是我刚刚看过的电视连续剧《功勋》第一部的主题曲。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就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纠集了世界上16个国家的侵略者,侵入了朝鲜,并且轰炸了我国的东北,妄图把新中国扼杀于摇篮之中。

《功勋》第一部讲的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延年,是志愿军某部七连的指导员。他能文能武,率领七连战士和美国鬼子展开了殊死的战斗,最后保住了阵地,战胜了敌人。

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它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

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新疆的罗布泊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号称中国的氢弹之父,就是连续剧《功勋》第二部的主人翁--于敏。

于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被的物理学家钱三强调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61年,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探索和研究工作。

当时,对于中国的科学家来说,氢弹还是一张空白,没有资料,没有数据,没有经验,更没有任何国家给我们帮助和指导。为了中国氢弹的早日爆炸成功,于敏和他的同事们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地工作,他们克服了难以数计的困难,最终取得了我国氢弹实验的成功。为我国科学、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力量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014年,于敏荣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功勋》第二部分后,我为我国的科学家们取得的丰硕成果而骄傲,我为他们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而自豪,我也为他们不畏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感动。

我要向英雄学习,我要向我国的科学先辈们学习,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打好基础,学得本领,争取在将来做一个像战斗英雄李延年、科学尖兵于敏那样的,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篇4】

最近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展播的电视剧《功勋》,八个人物的真实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

李延年的事迹让我懂得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那些战斗英雄们在那么艰苦的岁月中,为了保卫国家不让亲人们受到侵犯,即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每次冲锋号的响起都让我热泪盈眶,细细想来,何其有幸,生在华夏。

于敏的事迹让我知道了是科研工作者他们的默默无闻地奉献,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什么叫执着。

申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了《宪法》,让中国妇女不再受到歧视。

张富清的默默无闻,让我看到了一个淡泊名利,扎根基层的好干部。

孙家栋的天路,让我们在太空中有了一双“眼睛”,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呕心沥血,奋斗不息。

黄旭华即使受到了委屈和不理解,为了国家,隐姓埋名保守秘密30年。

袁隆平为了我们能吃上饱饭,潜心研究杂交水稻,这不仅仅是让我们中国人不再忍饥挨饿,乃至全世界都受益。

屠呦呦的青蒿素让我们不再遭受疟疾的折磨,尽管研制过程不易,可她依旧没有被打垮,没有退缩。

这些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给了我很多的启迪,正如片头所写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他们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我一生的榜样!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篇5】

1949年10月1日~2021年10月1日,祖国母亲迎来了它第72个生日。经过72年的风风雨雨,励精图治。我们的祖国母亲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还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太平盛世,但这样的生活是怎么来的呢?

国庆期间,我就观看了这样一部电视剧——《功勋》。剧情主要讲述了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每集的电视剧开头都有这么一句话:“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就是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先锋们,无所畏惧,英勇杀敌的战斗英雄们等等中国人团结一致,目标一致,才会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电视剧的1~6集讲的是“能文能武的李延年”:一位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的故事。李延年是七连的指导员,他不仅聪明还很勇敢。七连之所以能经常打胜仗,基本上全是指导员李延年指挥的!有这么一场战斗,七连包括李延年自己只剩了十一个人。他们弹尽粮绝,每个人都给自己留下了最后一枚手榴弹,在准备进行最后的战斗时援军来了,最终把敌人打了个屁滚尿流。

看完这部剧让我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也让我更加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这些先辈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梁启超先生的话: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之后我要好好学习,努力长大后为国家做贡献!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篇6】

袁隆平超过1000亿元的身价,足以让富豪榜上的大款们黯然失色。虽然这样的比较不那么崇高,但它对当代青年仍有启迪意义。袁隆平的千亿身价并不直接体现在他个人的财富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他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中。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7000万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能掂出其中分量。

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管声誉、贡献还是身价都达到了别人难以望及的高度。而就是在这种纷至沓来的鲜花和掌声、赞叹和仰慕中,袁隆平用他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追求,坚守着自己的本色,不为浮躁所动,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累,完美地解读了自己的人生真谤袁隆平就是袁隆平。

本色农民。审视袁隆平的衣着打扮,可能无人能将那黝黑单瘦但精神矍铄的老人与世界顶级科学家联系起来。但正是这种朴实、憨厚的品性,铸就了袁隆平大功至伟的业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袁隆平是农民的儿子,他的根在农村,他血液里沸腾的是农民的执着、坚韧与忍耐,崇尚的是农民的朴实、朴素与节俭。既使在他成为名人后,依然一副农民模样,一点也不讲究,上商场专挑便宜货买。一次他看到衬衫打折10块钱一件,一口气买了10多件,下田时穿起来方便,典型的中国最著名的农民形象。

本色院士。有人说学者和平民之间,隔着一片苍翠的原野,如果学者穿越这片原野,他就会成为一位圣贤。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圣贤之人,他对名利看得很轻很淡,常说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科学家那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道德情怀和志向操守在此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袁隆平看来,金钱的多少,无非是一个数字,一是不吝啬,二是不奢侈,只要能用就行。因而,他几乎将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及教育和慈善事业。

本色种子。袁隆平对人生的感悟就是人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作为世界农学泰斗,为使人类少一份饥饿、少一份困苦,他就像种子一样处处生根发芽,使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其带给他们的惠泽。从1981年至今,袁隆平先后举办了20多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科技人员,也应邀前往菲律宾、美国等几十个国家无私传授技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丰收的喜悦。

尽管袁隆平已是七十七岁高龄的老人了,但那颗奋进的心,永无休止的拼搏精神却一如既往,这就是本色袁隆平,全世界人民都为之景仰。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篇7】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观看了《功勋》后,我深有体会,受到了很多启发。

李延年带领着战友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为了保卫国家,保卫亲人,一次次在冲锋号响起时拼命向前冲;于敏每天没日没夜地做科研,多次昏倒也还是不放弃,这种执着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张富清扎根基层,总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帮助村民们修建道路;黄旭华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受着委屈和不理解,隐姓埋名30年执行着秘密任务;申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让原本“好汉走到县,好女走到院”的封建思想得到破除,贫穷落后的村民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孙家栋的“天路”,让我们在太空中有了一双“眼睛”,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呕心沥血,刻苦钻研;屠呦呦为人民研发出青蒿素来摆脱疟疾的折磨,尽管研制过程中出现很多意外,依然没有退缩;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为了能让中国人民吃上白米饭,顶住各方压力研究出杂交水稻,不仅让中国人不再忍受饥饿,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跟着受益。

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深深地触动了我,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他们也让我认识到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管前方的路多么坎坷崎岖,要想取得成功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加倍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奋斗一生!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10篇


哪些心得体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注意的呢?生活中我们经常有很多心得,或许我们可以选择写一篇心得体会来说出自己的感想。心得体会是一个人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的融合,在这里编辑提供了一篇涉及“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 篇1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写的《论语》心得,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一看。

《论语》汇集了大部分中华传统美德。讲述了天地人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它要求人们真诚做人,追求完美的个性,但又不苛求人们瑕如白玉。它讲求实际,要人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它不要求人们改变他们的传统信念,而是沿着他们的信念引导人们,将他们提升到最高水平。《论语》的特点写的很平实,在平实中讲述做人的基本道理。想起以前读中学的时候,什么《论语》《庄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奥的东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似乎理解的明了些,其实也是比较肤浅和随意的。平时生活中我不会想起读《论语》,不会想到通过读《论语》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当读了于丹的书后,我知道了过去自认为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让我们现代人受益非浅。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从中悟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生活中得到了不少的启示和帮助。于丹说:论语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寺院里供着一个花岗石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到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的。终于有一天,这些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说,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于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你有什么了不起?那个佛像淡淡地对它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看了这个故事后心理豁然开朗,这样的一个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千锤百炼。通过它我们可以比照自己的心灵是否可以做到从心所欲,淡定从容。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就渺小了工作中同事之间,生活中夫妻之间,朋友之间,总会有一些遗憾事,伤心事,面对这些琐事心态不如放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对自己的缺憾正确对待,让我们的内心平和些,知足常乐。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 篇2

最近一直在读《于丹论语心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其实从小我们就开始学《论语》,虽然在填鸭式的教育中我们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是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甚至于觉得《论语》是很深奥的东西。但是看完于丹的这本《论语》心得,我才理解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于丹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所以,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通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对于丹的《论语》心得,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吧!

书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曾经问老师,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孔子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个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这是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或许很多人会说,这不过是说说,让谁做到这样,谁也不行!也许,这样的境界我们凡夫俗子确实很难做到,然而,这种自然、平和、积极的心态却绝对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纳肯效仿圣人这种心态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超凡脱俗而又可以获得成功的人。我们的思想永远决定着我们的行动,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在社会风气略显浮躁的今天,作为一名年轻人,必须懂得去学习这种平和的心态,以造就一个更为善美更为清亮的明天!

于丹说,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整与他人的关系。好在,有这样一本书,一盏灯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让我在急躁的赶路之时保持着一份清醒,我相信,内心的成长才是人性的成长,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长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卓尔不凡的人。我会用圣人的智慧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会用圣人内心的温暖照亮整个人生!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 篇3

学期初单位要求我们每人要读一本好书并在书上写下读后感。真的是很汗颜,一学期下来真的是一页书都没看过,倒是忙里偷闲的在手机的读书网站里拜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可是因为是网络读书我又何以在书上写下读后感呢?没办法,只有敲击键盘凭记忆而写,我想能够记下的也肯定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培根说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你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莫洛亚说阅读所有的优秀名著就像与过去时代那些最高尚的人物进行交谈,而且是一种经过精心准备的对话。这些伟人在谈话中向我们展示的都是他们思想中的精华。是的,这也许就是我喜读《论语》的原因之一,从它美妙的文字理我读出了对人生深邃的积淀,对人性深刻的挖掘。并能使我在阅读时能够掩卷思考论语所告知我们的那些朴素与温暖,那些永远不会逝去的脚下朴素的起点。   在《论语》里最常见的一个词就是“君子”,“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字的《论语》,“君子”一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那君子是一个怎样的标准呢:按照孔子的言语,界定,描述君子第一要做到是一个善良的人,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的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能够时时的反躬自省,无所愧疚。他还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一个人有了仁义的大胸怀,她的内心无比仁厚才能做到不计较得失 ,才能真正的做到守望内心的宁静与力量,一个内心无比平静的人也是内心无比强大的人,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人才能游刃有余于世事浮沉之中,在人生的俯仰间,安之若素。   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当今的繁荣时代给现代人所带来的迷惑,只有当我们的内心无比平静时,我们才能冷静的思考如何让取舍,得与失是矛盾的统一体, 在于和熊掌不可兼得时,你必须有取有舍,取就必须舍,舍了才能取,正所谓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一个人只有内心宽阔了,你才能够具备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无所畏惧。孔子告诉我们做人的标准不是苛求外在的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经历用来苛责内心。所以只有内心平静了,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少了对外界的抱怨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   幸福不是你拥有了多少,而是你的内心满足了多少。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是君子就会时时感觉到幸福无处不在。让我们做君子吧,让我们都能成为那个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如何?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 篇4

自识字至今,细细想来,读过品过的书不胜枚举,从梦幻瑰丽的《安徒生童话》到鲁迅批判现实、富有回味的《呐喊》;从三毛展示勇敢与浪漫的《撒哈拉的故事》到路遥解说平凡和苦难的《平凡的世界》;从奥斯洛夫斯基的闪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高尔基讲述“社会大学”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我的大学》等等。这些文学经典如春雨般滋润着我的心灵,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也重新得到了塑造。

而在这其中,有一本书对我的影响尤为深远,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我最为彷徨与无助之时,它来到了我的身边。从此,它不遗余力地、细心地指导我,带领我走出了迷茫与困惑。这本书就是于丹的《论语心得》。

与《论语心得》结缘是在那被大家称为“黑色六月”的高考准备时期。那时,努力的看书,努力的备考并没有让我的成绩有所进步,甚至还有退步的趋势。所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繁多的考试曾让我一度陷于崩溃的边缘,我极为害怕即将到来的高考。高考所带来的焦虑与现实里中的种.种不如意就好像是一张巨大无形的.网,困住了我的思想与灵魂。我感到无比的窒息与惶恐。可想而知,之后几次重要的模拟考试我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看着试卷上惨败的成绩,我不知道我的明天在哪里,我曾经有过的梦想也正一步步地离我远去。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 篇5

寒假里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于丹心得》,于丹认为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她说的没错?孔子让我感到温暖,他就像一位有着温暖大手的长者。读着这本书,就像和这位老人并肩走上了一段旅程,他引领我欣赏沿路的风景,朴素平和地述说他的智慧,拨开我的疑惑,给予我前行的力量。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像一杯茗茶,清香、甘醇;也像一块温润的玉,优雅、谦和。他闪着柔和的光芒,照亮我的世界,使我的世界静了下来,慢了下来,沉淀了下来,让我放慢了匆忙急促的脚步,慢慢发现了世界的美丽,呼吸纯净的空气,跳出自己的舞步。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的真好:“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现在的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物诱惑,总是迷失于别人的眼中,别人的世界里。可能因为从小习惯了被拿来和别人比来比去,从学习成绩到穿衣长相,我们在比较中长大,我们习惯了从别人的眼中找自我,找快乐,找成功。所以我们早已忽略了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快乐,我们的感受,以至于忘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前几天奥斯卡颁奖典礼刚刚举行,李安导演再次获得最佳导演奖,我为此欢欣雀跃,不禁回顾他的电影之路。从三次才考上大学到两次获奥斯卡奖,没人知道当年的李安受尽白眼,他曾靠着妻子微薄的收入,在家当起了“家庭主妇”,他一度想要放弃电影委曲求全改学计算机。而李安的妻子察觉到他的消沉;那一夜沉默后,第二天妻子上班前留一句话给李安:“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李安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好妻子了解他,爱护他,帮他守护他的梦想;李安也是智慧的,他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快乐,尊重自己的感受,跟随自己的梦想,虽有波折,但什么也比不上与梦共舞的欢愉。同样和奥斯卡有关,杨澜专访汤姆·克鲁斯,汤姆·克鲁斯说:“我是为了观众拍电影,我是为了娱乐观众来拍电影,而不是要得到什么结果。得(奥斯卡)奖固然很好,但跟我拍电影做演员是两回事。我为别人得奖而高兴。”于丹说:“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当一个人认清了自我,了解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价值,也就可以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用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世界了吧。

上学期期末学校请了金琰老师做家长课程报告,金老师的一段话触动了我的内心。金老师说:“一个班有那么多孩子,为什么只有一个班长?我要是班主任,我们班有多少孩子就有多少班长!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与众不同的优点,我们不能一刀切的去比较,更不能拿孩子的缺点去跟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这样比出来的孩子只会越来越不敢抬头,他不会自信,不会快乐。到时我们班会有,高个子班长,大眼睛班长,亮眼睛班长,尖鼻子班长??”这段话深深的震撼了我,“人人班长”,这是多么特别,多么有力,多么震撼的想法。每个人都是班长,不比较,不看别人,认清自己,自信,快乐的管理自己,学习生活,这该是一件多么快乐幸福的事情。这不就是君子的境界吗?看重自己的内心,完善自己的内心。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不会在别人的夸赞和指责中走失。有句话说:教育就是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那一部分。身为人师,不仅仅要教会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自信,交给他们认识自己、尊重内心、做最好的自己,从而快乐生活的君子之道。我们做教师的意义和价值不就体现在此吗?

于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把人生之道变得简简单单;把我从纷繁嘈杂的世界中领出,让我回过头来,面对自己,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做回自己。淡薄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是我应该具备的生活状态,我将带着这份安静的欢愉,和孩子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共同成长??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 篇6

读这一本书,进一步增加了对《论语》的了解,同时也很好地启发了心灵,帮忙我们冲破世俗的、利益的、外在的束缚,找到人生本该追求的努力方向和人生价值所在,透过心灵的释放,让我们智慧地、快乐地、幸福地生活。下面我就讲两点体会。

一、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书中讲到对子贡问政一段的解读,子贡问政原文是这样的,子贡问孔子一个国家安定平稳需要什么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够的粮食、强大的军队、人民对国家的信仰。子贡又问:必须要从三者中去掉两样呢,孔子的回答是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于丹对此的解读是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自古而今谁不死,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没有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什么是政治政治并不必须让大家都过上一种物质礼貌上的发达生活,他仅仅是一个标志,真正来自于内心的那种安定和对于一种政权的认可,这些都是来源于信仰,信仰的力量足矣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其实,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之无限之大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在中国,以前因为有共产党人信仰,才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在美国,因为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信仰,让我们看到了美国人以其独立、理性成就了世界第一大国;在日本,撇开爱国主义情怀,武士道精神不得不令人佩服。然而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的危机是信仰危机。官员

、政府执法不严、商人金钱至上等等社会风气的背后体现的都是信仰的缺失。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国家想要强大,民众务必有一致的、向上的信仰。正如于丹所说,成功的政治来自民众内心对政权的认可,民众信仰的树立需要政府威信的树立。在我看来,政府威信的树立最核心的是从执政党队伍抓起,也就是我们的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只有这两支队伍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纯洁了,民众才会对党、对政府产生敬畏之心,进而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与政府持续一致格调,构成一股力量,实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乃至整个国力的提升。从小的方面来讲,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这个人要么无所追求,残喘于世,要么无所畏惧,无恶不作。因此,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于己于社会都十分必要。如何做一个有信仰的人我们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往哪里去、我和别人以及这个世界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要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自我与他人之间有一个清晰的界限,要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选取一条贴合自己人生的道路去努力,并且在努力的过程中,相信世界是有规则和逻辑的,能够关心疾苦,谨慎生活,有所敬畏,有所求,有所不求,从而让我们的人性更有深度,让心灵更有高度。

二、做一个独立的人

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中写到这么一段话,是一个英国心理学的一个女博士写的一本书中的一段话:她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的目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分离得越早,你就越成功。于丹对此解读,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论语》里面的仁爱之心也正是教给大家应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有句话说参差百态方为美,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坚持独立观察和发现,社会就会拥有更多健全的人格,社会才更加充满活力。作为一个单位人,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决定,独立工作的潜力。具体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要懂得向内审视。人的眼睛有两种功能。一是无限广阔地向外看,拓宽视野,猎取知识;另一种功能则是无限深刻地向内看,反思自我,整装待发。培养独立思想需要我们用好第二种功能,懂得看清自己,既要找到自我的闪光之处,也要找到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见贤思齐,见庸自省,才能摆正位置,调整心态,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其次要懂得各司其职。孔子说过不在其为,不谋其政,于丹给这句话的注解是你在什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工作中,每个人都就应各司其职,承担职责,不能寄期望于上级领导或同事帮忙,正如马云说的小鬼也要学会当家,职务再小,分工再少,也要做好本职岗位工作,学会独立完成任务,这样不仅仅有助于培养个人工作潜力,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各司其职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两码事,有些工作仍然需要理解、沟通与互助。第三要懂得博采众长。人格独立不代表固步自封,唯我独优,独断专行。我们既要坚持自我的观点,也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做到放眼世界,博采众长,扬长避短,这样更有助于独立精神的提升与完善。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 篇7

曾经粗略地读过《论语》,但总是懵懵懂懂,不胜其意。最近,受单位阅览室之惠,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看了她对《论语》的解读,使我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而且于丹教授那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的讲解风采,诚可谓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思之可以解惑。

读罢此书,掩卷长思,仿佛一位长者坐于眼前,用智者的从容与平和与你谈古论今,它传递着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我觉得受益匪浅,联系现实生活略总结了几点感悟:

悟点一 平和的心态

每个人都想过得幸福快乐,但幸福快乐到底是什么,到底又在哪里呢?我们周围有许多人在别人看来是十分幸福的,但自己内心却时常感到痛苦不堪;同样有不少人在别人看来是艰难困苦的,然而他们自己心中却时常充满快乐。千帆过尽,蓦然回首,“其实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而与内心相连。”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并能够时常用好的心态来对待一切,因为无论人生给予我们什么,决定我们生存状态的永远是心态。我们应该经常扪心自问,到底以什么样的心态度过一生。生活本身并不完美,社会分工千差万别,人的素质、能力和机遇也各不相同,谁都会遇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但不论碰到什么,我们都要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必喜形于色,不必急功近利,更不必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悲观失望。要知道,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不是命运的垂青,而在于他是否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不忘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始终保持不懈的精神追求,始终保持轻松、自在、洒脱的良好心态。

用《菜根谭》里的一句颇有感触的话来说吧,“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有些必须面对,甚至必须处理,当然也必须穿越,事情来了,用心去作,最短时间内做完,事情过去了,心里,还应该是一片海阔天空。

悟点二 宽容的心灵

“仁”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最儒家的、最简单、也是最精华的道理。 “仁者不忧”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想要无忧,那就要学会宽恕他人,要学会去爱别人,这就是“仁”。当然,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抱着宽容的心去做每一件事绝非易事,但最起码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多想想他人,做一个善良的人,便也能内心安静、坦然。中国一直以和谐为美,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就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其实这就是君子之道。

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雨果说过:“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悟点三 提升生命的效率

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吾十有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于丹认为,这种人生的坐标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其实人生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还有社会年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

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无论多么珍惜,多么不舍,或者是在不经意间任时光飞逝,谁都不可能重新来过,最终每个人都要离开这个世界。三十岁的自信坚定和内心的从容不迫,四十岁对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的明了和懂得如何取舍,五十岁时心中拥有不再怨天忧人的内定力,六十岁时有一颗宽广的理解和包容之心,七十岁时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历程。

人生苦短,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生理年龄,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理年龄,在日益成熟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拥有一种年轻的心态。信息时代,只争朝夕,面对各种生存和竞争的压力,我们没有理由不成熟,但这不能影响我们保持永远朝气蓬勃,永远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当我们在现代的规则下,重新领悟圣贤于千古之前以他简约的语言点出的人生大道时,最终希望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能够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渗入灵魂,让我们真正建立起有用的人生,用平和、宽容的心,实现幸福快乐而有效率的生命价值。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 篇8

最近一向在读《于丹论语心得》,这是一本十分好的书。其实从小我们就开始学《论语》,虽然在填鸭式的教育中我们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是对这些话的明白却是肤浅和随意的,甚至于觉得《论语》是很深奥的东西。但是看完于丹的这本《论语》心得,我才明白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这天,仍然能够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于丹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因此,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透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对于丹的《论语》心得,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悟到就能够了,因此,在那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吧!

书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以前问老师,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样样?孔子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个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仅安于贫贱,不仅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正因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这是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持续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或许很多人会说,这但是是说说,让谁做到这样,谁也不行!也许,这样的境界我们凡夫俗子确实很难做到,然而,这种自然、平和、用心的心态却绝对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纳肯效仿圣人这种心态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超凡脱俗而又能够获得成功的人。我们的思想永远决定着我们的行动,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在社会风气略显浮躁的这天,作为一名年轻人,务必懂得去学习这种平和的心态,以造就一个更为善美更为清亮的明天!

于丹说,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发奋发展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整与他人的关联。好在,有这样一本书,一盏灯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让我在急躁的赶路之时持续着一份清醒,我坚信,内心的成长才是人性的成长,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长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卓尔不凡的人。我会用圣人的智慧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会用圣人内心的温暖照亮整个人生!鼓舞士气的话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 篇9

《论语》,是一本由我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起着作的文学巨着。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其对当时的社会和人类以及当今的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文学价值之高,实用性之强,影响之久远,无可比拟。《论语》的原文是古文,本来我们小学生是不容易看懂的,而现在,于丹老师把它用白话文的形式进行了寓意解释,使我们对《论语》里面蕴藏的深奥的哲理有了通俗的理解。于丹老师的《于丹心得》一书,开卷第一页便是一句于丹心语:“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她把“半部《论语》治天下”转意为“半部《论语》修自身”,给我们娓娓讲述了《论语》里面包含的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比如在“天地人之道”中,让我懂得了我们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要尽自己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的道理;在“君子之道”中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的内心如果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职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在“处世之道”中让我懂得了:“言寡尤,行寡悔”这六个字的含义,让我知道了一个人在说话时要少一些指责和抱怨,行为中少一些让自己后悔的经验,那么我们做人做事就离成功不远了。里面于丹老师举例了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犯了错误往篱笆上钉钉子的事例,用不犯错误一天拔掉一个钉子的方法改掉了坏脾气。然而钉子留在上面的洞洞好象我们向亲人、朋友心里打了一个洞一样,不容易消除,她告诉了我们这个六字做人道理:做人做事一定要多想后果;在“交友之道”中,让我懂得了人要谨慎交友。不能交《论语》中的三种损友: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夸夸其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只会让我们迷失,甚至带来惨重的代价;在“人生之道”中,让我懂得了:当所有好的规矩都已经成为你生命里的`习惯时,你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是我们每个人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 篇10

带着恭敬的心情去读这本书,因为是解读《论语》。我的古典文学学得不好,因此总想好好学一学。对儒家从来没有深究过,只是偶尔跟朋友一起谈谈说说,更喜欢道家的超逸飘然。

对百家讲坛曾经一度痴迷,总觉得看此节目的都是文人,也曾追逐着去看,直到易中天被像超女一样炒得火热的时候,我心里的火热倒是一下子凉了,总觉得一下子出名的就像暴富一样缺乏积淀。

《于丹心得》用BT下载在电脑上,常常拿来欣赏品位女性厚实而充满自信的演讲,只有对自己绝对自信的人才有可能如此铿锵有力地讲述国学的经典,也只有勤奋的人才有可能练就如此流畅明晰的口才,只有达到这种社会地位的人才敢如此淡定地跟全国人民谈论关于“淡定”的话题。

同样的一部著作,每个人的个性和经历不同,解读自然也不同,也许,同样是《论语》,愤世嫉俗的人读出了天人合一,急功近利的人读出了从容淡定,甘于平庸的人读出了奋发进取,缺乏谋略的人读出了生活的智慧……

也许是过于自信和自我的表现让我并不欣赏这本书的呈现方式。不多的文字却用了过于稀疏的排版方式;原本并不特别和独到的思想只因为“在圣贤的光芒下”而显得分外华丽,试想,如果将书中所阐释的这些观点和故事联系在《读者》或者某些有关心灵鸡汤的图书,也是完全没有什么不妥的;过于频繁的签名售书也让我感觉到过于急功近利的商业气息。“在圣贤的光芒下”这样的语调让我从灵魂里感到自己的卑贱,用圣贤的思想启迪心灵是有可能的,但只有当自己的心灵能够释放光芒的时候,可能才能快乐,在圣贤的光芒下,便永远无法自己取暖。

喜欢书中引用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一句话: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所以我认为这本书更适合于那些已经绚烂之极的人们。当那些曾经为了

功和利追随不懈,而如今却发现金钱,权力,美女都不能填补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让自己快乐的人,当他们有了房、换了车、有了稳定的家庭又有了可以引发激情的红颜知己的时候,再告诉他们生活不要太多的功名利禄,不要奢求太多,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高的境界。对于挣扎在生命的最现实状态的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没有感受到心灵绚烂之极的巅顶,又怎么能真正的归于平淡呢?

这本书谈的是关于心态的话题,书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是诸如淡定、平静、坦然之类。反复提及的观点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她说我们无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因此只能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但是,外面的世界总是在被人左右的,当一个生活在总被人随意左右的世界里的人,并且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心的时候,这可能会快乐吗?适应和面对社会是必须的,不适应社会的内心必然是不快乐的,但是,苛责内心决不是适应的方式。心理学讲拥有健康和积极的心态,所强调的是我们要能够从各种不同生存状态中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到能够让我有足够的生存勇气和快乐体验的一种积极的人生观。而于丹《论语》心得更明显地阐述恕与忍的调节心理的方式,类似于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漠视生存环境中让自己不快乐的事情,有谁能做到吗?对周遭灰色环境的漠视难道不是一种颓废的表现吗?

换句话说,如果照书中所说的那样,快乐只决定于人对世界的认识态度,是不是过于唯心了呢!“中庸”是解读中国哲学或者说儒家思想的一个关键词,如果我可以解读“中庸”之美,那么应该是一种和谐,一种融合,如果用新名词来解释应该是一种“共赢”,人与社会的共赢,人与自然互惠互利。在这本书中,我却感到作者过分强调了内省,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所呈现出来的做社会中的人与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我的状态是两种我们都需要体验和感悟的。

写到这里,我觉得自己的观点更加清晰了,不喜欢于丹的《论语》心得是因为我更认为这样的解读应该说给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去领悟。而我更需要的是更加充满激情和磨砺,更加精彩和饱满的激励。中庸,是“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而我,没有体验绚烂的心灵又怎能真正归于平淡呢?

猜你喜欢

  • 功勋观后感作文700字精选 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就是写作的成品,也是我们的作品。通过写作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平时学习时多注意对文字的积累可以帮助我们写作文,那么一篇作文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心得体会大全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功勋观后感作文,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 功勋观后感700字 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在观看的同时总会因一些优秀作品产生一些想法。 我们可以利用这次观看的机会,写一篇观后感来总结新的收获,一篇优秀的观后感,离不开内容简介、发表评论、抒写感受这几步,我们经过耐心地挑选给大家整理出了一篇最新的“功勋观后感”,欢迎大家参阅本文!...
  • 功勋观后感屠呦呦900字(精选6篇) 看电影或者看视频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思维与故事情节不断地“互动”,产生很多的感触,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的,观看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功勋观后感屠呦呦900字”,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电视剧《功勋》用不...
  • 功勋观后感其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观看完的以后,心中感触颇多,明白了很多道理,很多人都是在写观后感的过程获得成长。怎么才能避免将观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功勋观后感其一”,仅...
  •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范文精选 我们经常会观看一些视频或者电影,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观看完的以后,你会被作品描绘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写观后感是一种提升我们作文能力的捷径。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观后感记录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视剧《功勋》观后感范文精选”,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李延年、于敏、黄...
  • 纪录片无声功勋个人观后感精选 怎样为自己喜爱的作品名写一份观后感呢?观后感要求以真实的观影体验为基础反映出真实的评价,因为观后感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总结和思考影片的内容和主题,编辑为您深入剖析了“纪录片无声功勋个人观后感”的相关内容,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