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4篇。
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提起作者,大家一定都读过其所写的作品吧。怎样开门见山去写读书感书名的读后感?这是栏目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的内容。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篇1)
《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东海龙太子师徒五人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练,终于取得了真经。
《西游记》中,我最敬佩的人是孙悟空,因为它拥有七十二变和火眼金睛的本事,跟妖怪作战时还有东海龙宫的定海神珠做武器,别提有多威风了!连玉皇大帝见了它,也得让它三分。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小男孩想变成孙悟空了。最重要的是因为孙悟空拥有一颗对师傅忠心耿耿的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从《西游记》中深深地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有一颗克服困难的心,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德莱赛曾经说过一句话:“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意思是:人的生活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和渺少。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生活的大海。壮丽蓝图的实现要靠辛勤劳动;理想树苗的成长要靠汗水灌溉。我觉得:做什么事都要有决心以及恒心,才能有十足的把握赢得成功。
《西游记》确实是一本值得我们中小学生阅读的好书。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篇2)
今日,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吸引住了我。
白骨精三次变成了人,要想骗光唐僧,吃唐僧肉,使自身永生不死,却三次被孙悟空揭穿,就留有一具假遗体。第三次总算被孙悟空打死了。唐僧就骂孙悟空,孙悟空对他说这时候妖怪,可猪八戒搬弄是非,唐僧就不许他跟随去取经了。
唐僧太过的善解人意,太过的单纯性,非常容易被别人骗,总误解孙悟空。猪八戒的搬弄是非使唐僧和孙悟空发生争执。要是没有他,事儿或许不容易变的那么的比较严重,沙悟净专业知识坐山观虎斗,什么话都没有说,太过度死板。孙悟空英勇、刚正不阿、善解人意、聪慧。孙悟空不害怕老师傅诵经,一定说起白骨精是妖怪。他知道老师傅会误会他,就要他看白骨精的遗体,遗憾最终被猪八戒挑唆。他被老师傅误解后,被赶跑了,可还是情系老师傅的祸福,非常值得钦佩。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篇3)
唐僧的肚子饿了,孙悟空去化斋。来了一个白骨精变的村姑,来送饭。孙悟空回来了,打死了假村姑,唐僧很生气。白骨精又变成了老太来找人,又被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还不甘心,又变成了老头来找人,又被孙悟空打死了。唐僧气歪了,听了猪八戒的话,把孙悟空赶走了。结果遇到了“黄袍怪”,把唐僧变成了老虎,猪八戒和沙和尚没办法,只好去请孙悟空回来。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他们四个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集体,在工作上相互间应该加强交流沟通,彼此相互信任。唐僧认不出妖怪,孙悟空认出了,唐僧却不相信孙悟空的本领,孙悟空也不善于交流沟通,表达自己正确的认识,再加上有私心的猪八戒在一旁“扇阴风,点鬼火”,孙悟空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在随后去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唐僧多次遇险,直到身临绝境,才感受到少了孙悟空不行,他和三个徒弟少了哪一个都有不行,只有团结一心,彼此信任才能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篇4)
三打白骨精的原文里,唐僧着实善恶不分,他的善恶不分也着实让人生气。他并不是因为看到了善恶,而是,听一席悟空的话,向东,再听一席八戒的话,向西。耳根子这样软,结果就是总念咒紧箍着悟空。这样的师父, 可气得很。
八戒就更可气了。他的唯一本事就是和悟空作对,不,还有唯二本事,就是时刻想解散团伙。倒因此,更显得悟空本领高强,洒脱有义气,也――忍气吞声。沙僧呢,一贯地人畜无害。
文中虽用字不多,但着重刻画的就是白骨精的狡猾。不然,怎么需要三打,而且每次都变化不一样呢?
电影首先要把角色立住。西游记这么大的体量,既然不是拍电视剧,就只能在一个电影中把来龙脉交待清楚。
我喜欢猴子、唐僧、白骨精、国王的角色设计。
猴子的出场很壮观,他上天入地,打龙收马,顽皮善良,对唐僧不敬。唐僧世事不经,童子般纯净。因为这份纯净,说的话才可笑。这个出场,很成功,立住了师徒二人的角色。
白骨精就复杂多了。原著中,白骨精被打后就不存在了,电影赋予了她轮回,给了她一条善路,这个处理是得当的。电影用这个处理,突出了唐僧的成长,三个徒儿才从此彻底归顺师父――本领再高,有舍生取义的心吗?几人是取经,不是打擂台,道德高,才终究能成为师父。
云海西国国王的设计,是电影的一大亮点。人和妖的对立上,他是白骨精的对立面;人和人的比较上,他是唐僧的对立面。他的存在,解释了白骨精为何不愿转世为人。
白骨精何以为妖,国王又何以为人呢?白骨精说,你们人,就是这么无情。悟空悟能悟净哪个不是妖?所以,人和妖的最大区别,不是肉体上的,而在于心。不管她有多恶,至少她是真实的,她是真恶,而不是国王那样的伪善。她为了保持自己的纯净,宁愿散魂魄,可敬!
她被诅咒被抛弃,她的恶来自怨。她失了性命(电影中的意思是没有死,我不太理解,难道人也会变成妖?),最终成了被村人诅咒的那个妖。她对唐僧做的,其实和村人对她做的何尝不同。不同的是,在她欲取唐僧性命后,唐僧仍愿以性命重新度她为人。白骨精不愿成为国王那样的人,但是唐僧以自己的慈悲,融化了千年妖的冰冷内心。
微辞一下,八戒和沙僧的角色和猴子相比却简单太多。八戒的塑造,效果上轻飘飘,奸懒馋滑的劲没表现出来,只单纯是好色,可爱是演出来的,浮在衣服上。八戒的形象不立体,就是因为缺乏缘由,你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沙僧憨厚,虽然是西域装扮,话不多的劲,通过眼神和几个言语倒也算表现出来了。
特效上,如果也是在影院看了大闹天宫,我相信是能分出高低的。有的地方不够精细,但绝对不是五笔效果。特效满足了故事,就够了。
几个细节设计很好。
1) 紧箍咒自动飞到猴子头上,这个设计好。不是唐僧骗悟空戴上的,而是自动飞到悟空头上,就是说,是命中注定的。这样,电影中唐僧的形象前后一致,大家就不会对唐僧心生厌烦。
2) 紧箍咒上的梵文是唐僧唱出来的,可笑但真实。
3) 悟空用金箍棒为唐僧画的安全圈。安全圈元素取金箍棒的元素,白骨精试图破圈时,被安全圈生出的经文阻拦,好!
还有几处设计,非常喜欢。
4) 观音的每次出现,都太美太美太美!空灵,如梦似幻,史上最像观音。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