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大全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心得体会大全 > 心得范文 > 导航

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23-12-26

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8篇。

怎么写才算是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当我们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不同想法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会按照个人习惯编撰成一篇心得体会。撰写心得体会时,不必拘泥于格式,重点在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下面是心得体会大全为您精心挑选的“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希望这些想法和技巧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1】

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为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

古人云:“至要莫如教子,至乐无如读书”。当我们在抱怨孩子的同时,要看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有人说,养儿才知父母恩。看来以身作则不是一句空话,他隐含着很深的涵义,有些内容是不能拿言语来交流的,只能意会。有一对夫妇,下班回家买来一些新鲜水果,妻子为了讨好儿子,把水果全部藏起来,等老人休息后,才偷偷拿出来,并告诉儿子,这些都是给你的,谁都不给。你说这样的教育方法能使儿子健康成长?现在提倡的是身心健康,光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行,还要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所起的作用更大;现在的人们总是说占便宜好,都不想吃亏,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谁又会想到,福祸两相宜。如果把一件事情里福祸用比例来说,可以说是各占一半,如果先吃苦、先受累,也就是先消祸、先受累,那剩下来的就是甜,就是福了。如果尽是想享福,那剩下来的就是祸,就是累了;这些做人的道理在《弟子规》里都能找到答案。

物质条件只能满足人们更大的欲望,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熟、进步、懂事。“家贫出孝子”,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留下能够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但不能给他留下无法生存的包袱”,还有人这样说:孩子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有何用?孩子没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又有何用?物质财富总会有用尽的一天,常言到:富不过三辈。能让自己的孩子自食其力才是最大的财富。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自己去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能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一种释怀。

寻求人生的归宿,是很多伟人、圣贤的最大愿望。在《弟子规》中,圣贤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传承给我们,这就是所谓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了,我们这些后者有真正的福报,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对我们将是莫大的幸事。

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2】

__年9月21日至9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南通港闸区委党校举行的江苏省高中政治骨干教师培训班。此次培训不仅安排了几位教育专家的讲座,还组织我们到两所重点中学现场观摩了课堂教学,并参与了小组讨论。整个培训既注重内容,又注重形式,给了我们太多的感悟、收获与启发。

给我们开设讲座的既有高校教授,也有中学一线教师,还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教研专家。他们的讲座看上去高大上,其实都特别接地气。如南通中学周建明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江国河教授和南通市教科研中心的陈晓凤老师,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主要涉及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师素养、学生素养等层面。而南京大学姜迎春教授、南通大学刘明教授和成云雷教授,则是紧扣“教师素养”这一话题,从师德师风、专业成长、人格凝练、专业嗅觉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他们都将鲜活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精湛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或旁敲侧击,或正面直击,使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深有感触。

在南通中学和南通大学附属中学观摩了两次同课异构活动,让我们领略了几位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惊叹于他们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所谓的名校名师,其实背后付出的辛劳更多是我们很多人所看不到的,他们的成长和成功其实也经过了学习、模仿、内化、创新等阶段,也经过了从想法、理念到实践的过程。而我们缺少的,或许正是这样一种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知难而进的创新意识。

整个培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通中学周建明教授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及案例分析——以情境性教学为例》专题讲座。他主要讲了高中政治情境性教学的基本操作要领、教学原则和高中政治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等三个问题,并结合一节全国政治优质课的优缺点分析了高中政治课堂的四个注意点。

目前,我校正在推行“少教多学、浅入深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并承担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少教多学、浅入深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作为这一省级课题的核心组成员,我另外还承担了泰州市第九期教研课题《“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学策略研究》。两个课题都是直面课堂教学改革,都是结合我校的校情、生情和教情而作出的探索和研究。周教授的很多观点对我们的课题研究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

1.关于“少教多学”。“少教”不是不讲,而是精讲;“多学”不是全学,而是会学。周教授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贴近学生的已有知识,贴近学生的学习目标”。每节课的教学时间是一定的,课堂容量也是有限的,要想实现“少教多学”中的“多学”目标,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就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半径,以“三贴近”为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学会自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习效率。

2.关于合作探究。维果茨基曾说,“大部分学习都是通过人的内部思想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产生的。”这告诉我们,小组合作和综合探究在“少教多学、浅入深出”课堂教学模式中相当重要,通过小组之内和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够在探讨、激辩甚至争论中获得知识与体验。对此,周教授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互动机制、促进学生参与和进行评价矫正”的方式,展开交流互动,调动学生热情。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要逐步完善评价机制,在学习热情、研究态度、协作精神等方面要有正面的肯定,也要及时指出不足,同事,还要培养学生自我批评的意识和自我矫正的能力。

3.关于“浅入深出”。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我校生源特点,降低教学起点,通过逐步的深入探究,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周教授在讲座中,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尤为重视,认为高中政治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自然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和精神生命教育”。的确,“教书”与“育人”不是纯粹孤立的两个环节,从来都是相互渗透的。不光是在高中政治政治课堂上要渗透生命教育,在其他课程中都应如此。毕竟,教育不是培养学习的机器,而是培养人。生命教育对于培养一个拥有健全的心智和人格、健康的体魄和精神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既是教学目标本身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学目标的拓展和升华。

总之,五天的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专家们谦虚严谨的治学精神、温文尔雅的个人魅力和引领时代的教育理念留给我深深的印象。过去的一学年,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积极思考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并撰写了15万多字的工作日记。本学年,因为分工有所调整,我的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更为繁重,但是目前我已经写了近1.2万字。这些文字中,涉及教学感悟、班级管理、教育短评等内容。今后,我要以这些专家为榜样,继续安分做人,安心做事,努力做一个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得起学校、对得起学生及家长、对得起自己良心的教育人。

从20__年11月19日到29日,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教育厅主办、成都师范学院承办的省级骨干教师英语班的培训,历时10天。这次培训安排的十分周到细致,活动十分紧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上级领导对这次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在开班典礼上,省教育厅、成都师范学院研培中心、成都师范学院外语系的领导就此次培训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做了重要讲话,要求我们珍惜培训机会,在培训中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反思,遵守培训纪律,通过这次培训更新观念,结合自己学校工作的实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我和其他参训的省级骨干教师一样,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此次学习,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与嘱托,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并且学以致用,更好地开展好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在这次培训学习中,一位位专家精彩的讲座可谓旁征博引,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无论是诠释“新课改下教师和谐道德修养提升”、“新课改,新高考”、“教师的的心理素养”和“教师成长之路”,还是解读“四川省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问题与对策”、“高中英语课堂设计”、“多角度改进写作教学”和“培训反思、讨论、教学设计展示”,无论是研讨“如何使用高中英语新教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与思考”、“集体备课、磨课策略”和“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无论是思考“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还是关注和讨论“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等,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带给我很多思考。犹如缕缕和风涤荡心灵,犹如春天甘露滋润心田。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以及到玉林中学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我发现了我们和优秀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还是教学风格和模式;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还是教育教学管理;无论是校园人文气氛,还是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同时,我更是感受到了一种压力和动力,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做法,收获之大是我历次培训前所未有的,我感觉我们自己、自己学校今后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教学和教育管理中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完善,必须完完全全地抛弃落后的思想和理念,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扎扎实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品位。我对自己以后的管理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要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做到以下四点:【wWW.zf133.COm 趣祝福】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我们知道穷人缺什么:表面缺资金,机会缺了解,骨子缺勇气,改变缺行动,事业缺毅力,本质缺野心,脑子缺观念,教导主任必须做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质量评价等的转变,并且要求和带动全校教师这样做。

及时反思,及时应用到新的教学。

明确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常规工作要求,切实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育教学管理是一项高智能的活动,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激情、活力和创新,教育需要恒心,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发展。必须着力增强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新课改不能流于形式,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务必牢牢把握住素质教育中心,高举创新教育的大旗,践行新课改,搞好校本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导主任要心中有大爱,腹中有墨,手中有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教育教学理论的践行者,引领者。

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3】

加强领导干部传统道德文化修养是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形成高尚道德人格的需要,是促使领导干部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对待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去继承,并为我所用,为现在所有,为工作所用,把继承和发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作为加强领导干部修养的重要途径。

从学习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政营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智慧和哲理,不失为提高领导干部修养、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古来富国民为本,勤俭恰如聚宝盆;商纣奢靡众离叛,杨广无道天下乱。"领导干部应当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自身廉政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领导干部也面临着物质利益的种种_。近年来,频频发生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因__被查办的事例。尽管警钟敲响,仍有一些领导干部经不住_,走向道德和法律的深渊。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需要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廉政教育。"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中国历积累了大量的廉政理论,颁布了许多奖廉惩贪的律令,涌现了一大批清官廉吏,创作了无数的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洁格言、警句,这些都为当今领导干部加强廉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从学习传统文化中_品行。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具备了这五个方面修养的人,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作为一个社会人,对世间万物要有仁爱之心,对工作、对同事、对家庭、对社会、对群众要充满仁爱之心。俗话说,仁者无敌,黄金有价,情义无价。对社会有爱心、对群众有感情的人肯定是受群众欢迎的人,受群众欢迎的人肯定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为人处世除了仁爱之心,还要讲道义、正义、骨气,更要讲民族大义。一个人若能讲求正义、主持公道、做事公正、作风优良,何愁事业不成呢?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一个不讲道义、没有正义、缺乏骨气的民族是可悲的,也是长久不了的。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讲正义、讲骨气、讲民族大义,提高道德品质修养。

在其位,谋其政。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身在其位,就要为国所想,为民所系,报效国家,执政为民,做出一番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才会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会身怀正气、两袖清风;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才会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利,做到一心为公、一心为党、一心为民;只有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会舍小家顾大家,弃贪欲谋发展,才会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公道"。我们对群众、对党纪国法要怀有敬畏之心,要把群众放在心中位置,想方设法增进人民福祉,胸怀国家,心系大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传统文化中习得奉献精神。"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领导干部来说,名和利是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无数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人物,默默地为党和人民奉献,却从不考虑索取,从而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无私奉献。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要求领导干部把个人的名利得失放在一边,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发扬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要弘扬传统文化"仁政"思想,树立以民为本、甘于奉献的意识,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胸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以"仁爱"之心对待老百姓,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老百姓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老百姓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老百姓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心中时刻铭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用实际行动筑好"甘于奉献"这道领导干部在思想道德方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领导干部要警钟长鸣,拒腐防变,清廉自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坚持权与责的统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

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建立健康人际关系。领导干部工作纷繁复杂,在处理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一系列的"人情关"。"人情交往"是腐蚀领导干部的糖衣炮弹,一旦疏于防范,就会走向_受贿的深渊。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要把好"人情关",就要从意识上防微杜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债,损矣。"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上要去交往正直、守信的人,而不要交往那些虚情假意、工于谗媚、巧言令色的人。领导干部要在工作中多结交"志于道"的朋友,摒弃任人唯亲、攀附权贵的陈腐交际方式,近贤人、远小人,把"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不编织"关系网",通过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密切党群关系,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同时,还要防止"祸起萧墙",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教育管束,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让贪图不义之财的不良念头彻底消失,让企图用金钱撬开权力之门的行径无孔可入,敢于同_分子和_行为作斗争,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制住各种_,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

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xxxx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而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参加孔子诞辰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不仅表明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尊重和认同,也凸现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创建具有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和人文精神,拓展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的重大命题。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着中国的民族性特色和最本初的文化基因,能够对今天的“中国特色”作出最真切的解读和阐释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依靠否定、割断自身的文化传统,而照搬外来理论走向复兴。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如果不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也不可能在民众中间扎下根来;沟通思想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心灵,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桥梁。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恰恰是因为融入了中国元素、变换了中国面孔,才被广泛接受和认同,从而得以有效地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生长于中国这片沃土,必然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吸纳、继承和发展,从而被赋予鲜明的中国魅力、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脱离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不可能枝繁叶茂、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党历来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作用。毛泽东很善于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阐释道理、揭示规律。1938年10月,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谈到党的学习任务时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孔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毛泽东将这两个伟大人物联系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和理解。在他看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过时的东西,它是跨时代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理论。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新认识,毛泽东才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总结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进步意义的成分科学地加以阐发,使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相映成辉。比如,“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致知力行、学以致用、格物致知、即物穷理、贵在力行、循名责实、重效致用、实干兴邦”等思想,并赋予了它崭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再比如,《管子》中,即有“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的记述。我们党确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根本尺度,同样是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比如,和谐思想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在“万物一体”本体论基础上,和谐被视为世界万物的最高伦理,是处理人天、人际、身心等关系的理想范式。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生存向往、一种文明形态,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境界,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和文化渊源,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重要纽带。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 “黏性” 特质,能够在价值多元的今天遵循文化底线构筑起基本价值观的统一体

价值观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如果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和合性大于差异性,多种价值观的存在就会彰显社会的开放与活力。如果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和合性小于差异性,就会引起韦伯所说的“价值的争斗”。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使主导价值观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使主导价值观与我国目前存在的其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性大于和合性,从而引发了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为此,吸纳各种文化视角和价值立场,重构主导价值观,构建“一主多元”格局,是当代中国社会多元价值观发展的必然走向。

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告诉我们,各个民族的文化总是继承与创新的产物,而它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是进行新的创造性劳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以儒家价值理念为主包含多种价值理念的丰富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而不同”主张的是,应在保留个性发展的前提下保持社会的整体和谐;“和为贵”追求的是人际环境的和谐。博爱并不是西方所特有的价值,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博爱的价值理念。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韩愈的“博爱之为仁”;墨子的“兼爱”,“老而无妻子者,有所持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这些论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各派对爱的理解虽然有差异,但却一致认为,爱不仅涉及家族内部成员,而且超越了家、族、国的界限,推向天下、万民和世界,即博爱。因此,我国构建主导价值观,必须要立足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把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博爱”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资源,充分展现我国主导价值观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今天,在全球化历史语境中,我们寻求文化多样化发展、谋求不同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一个社会的和谐进步与稳定发展,除了需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对话机制之外,还需建构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自然”的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在于这些思想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注重道德修养。其中心环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必然结果。修身是立身之道,也是立国之道,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其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是实现人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及协调发展。孔子的儒家学说,确定以“仁”为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以“礼”行为规范的道德模式,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实现定位在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的关爱和奉献上。这一传统的积极意义在于造就了无数个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些优秀道德规范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因。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当代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而且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启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问题。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世界各国人民也都希望生活在安康的环境之中,期盼饥饿、贫困远离人类。然而,现实世界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局部战争依然此起彼伏,贫困饥饿依然广泛发生,连绵战火、极度贫困依然在威胁着众多人们的生命和生存,特别是许多妇女儿童依然在战争和贫困的阴影下苦苦挣扎。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和平才有希望,发展才有希望。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总之,在21世纪的今天,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XX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专题学习心得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共6篇)

传统文化与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学习六中全会决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xx年,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提高全镇村民文化素养,推动我镇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有效活动,取得一定成效。现就我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关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主课堂在学校。我镇中小学自xx年下学期起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要求每周不少于一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并倡导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例如,各小学在国学经典诵读,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美文。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弟子规》或《百家姓》。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三字经》《论语》1篇。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xx首、《千字文》《论语》4篇。四年级:优秀古诗文20首、《论语》、寓言故事十则、神话故事。五年级:《大学》《中庸》、现代诗文10篇。六年级:《孟子》、现代诗文10篇。在确定内容后,提出多项落实的措施:保证诵读时间、保护诵读兴趣、积极创新诵读形式、做好检测工作、阅读篇目的保证。在初中学校,我镇设立了选修科目:内容有国学经典课、文学欣赏课、楹联教学、诗文写作、书法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科目。对于该科目的考试,老师们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写一些小小的感想,自己学后的心得体会等即可。

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我镇能够充分利用那些仍得以保留的文化资源和方式,如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加以开拓和创新,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现代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培养村民的兴趣特长和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为此,我镇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拓宽文化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充分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1。开展“感恩共产党”。xx年底,我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举办“感党恩。党员固定活动日”文艺晚会,激发党员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热情,创先争优争当一名新时代合格党员。

2。开展“感恩祖国”。xx年国庆节,中小学通过组织开展“建设幸福中国”主题读书活动,提升学生感恩祖国、保卫祖国、回报祖国的朴素情感。

3。开展“感恩父母”。xx年端午节,通过组织以“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的“感恩心语”活动,引导青少年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鼓励青少年跟父母真诚交流、坦露心声。

4。开展“感恩自然”。通过开展“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为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倡导低碳理念,宣传“善用资源,服务公益”精神,教育学生及其家长参与环保、关爱自然。

三、打造品牌和亮点,形成长效机制

我镇形成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采取了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小学,“辉煌共和国”“历史的选择”“魅力汉语”丰富多彩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受到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在全校师生的踊跃参与下,校园诵读氛围愈发浓厚。

近年来,我镇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坚持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体验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教育。目前,全镇已建立10多个文化社会实践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有效保障了村民和青少年学生的课外实践质量。

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6】

自从今年2月6号开始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到现在已经7个月了。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弟子规》,很受教育。最大的体会就是:做人必须孝敬父母。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所以孝是基础。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这个人的品德可能就有问题。

我 的父母对我们姐弟三人非常疼爱,从衣食住行到工作样样挂在心上,即使现在我们都成年了照样如此,好像我们总也长不大似的。反观自己,对照《弟子规》,那真 是大不孝了。比如,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有时和父母不一致,父母的观点明明是错误的,可他们就是认为是对的,自己往往会不耐烦,甚至有时说话还很呛;再比如去 地里干活,父亲很少歇一会,还好靠晌,春秋天还可以,夏天真是受不了,我怕七十多岁的父亲累着,总是摧他歇会、别靠晌,可他就是不听,自己有时就着急;还 有,虽然离家不算远,也不是经常回家,有时连个电话也不打等等,和父母对自己的爱相比真是连十分之一也没有,这些需要在今后认真加以改过

再 一个体会,就是吃亏是福。我的父母非常淳朴,也很本分,很乐于助人。我小的时候,记得谁家有事需要帮忙,就是自己的事不干,父亲也会去给别人帮忙。因为他 干活实在,都愿意找他,没有帮不到的人家。盖屋这样的大活,过去都是找人帮忙,不想现在都花钱包出去。有一次我记得很清楚,父亲牙疼,疼的坐都坐不住,在 院子里转圈。别人家盖屋请他去帮忙,母亲不愿意,因为吃饭有点热气都不行,那么多人不可能有人照顾他。父亲就和母亲急,硬是忍着疼去了。有个远方叔叔,他 父母去世的早,父亲就经常叫他到家里吃饭。别人都说父亲傻,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照样按他的想法去做。都说老实人吃亏,可也有得到回报的时候,去年父亲脑 梗住院,正好赶上麦收,我也不能回去,是别人帮忙收的,并且给运到家里。今年清明节前,给我爷爷奶奶迁坟,进料压了别人的麦子和春地,父亲给人家送去 200块钱,人家说什么也不要,我又买了一箱酒,父亲给送去,第二天人家又给送回来了。迁坟这个活是包出去的,咱把钱给人家包工头,后来有的不要钱,有的 少收点。我和父亲都过意不去,可人家就是不要。这个人情以后有机会再还吧。所以说,吃亏是福。

看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的人都会看:

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7】

爱人利物之谓仁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并以“爱人利物之谓仁”为提挈,深刻阐释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爱人利物之谓仁”,出自《庄子·天地》,原文为:“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文字中流露出道家道法自然、宽厚广博的志趣,其中“爱人利物之谓仁”指“德泽广被,力求有利于人民,并施万物以利泽”。

“仁爱”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之一。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处于核心地位,其将“仁”与“德”有机结合,认为好“仁”之人是至高无上的,正所谓“好仁者,无以尚之”。孟子则把人与人之间的“仁”推加给万物,并在“仁”的思想中融合了“爱”的概念,提出“仁者爱人”“仁者无敌”等观点,形成了“爱亲、爱民、爱万物”三个层次,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思想提倡“仁”,道家思想亦讲求“仁”,这正是儒、道思想的契合之处。在前两者思想的认知基础上,庄子将“仁”凝练隽永为“爱人利物之谓仁”,后世赓续传承,始终把“爱人利物之谓仁”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之柱、应世之迹和治世之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党始终遵循的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以“爱人利物之谓仁”为提挈,向全党发出了号召:“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也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

人心向背,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他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党群关系的深刻理解,告诫党员干部勿忘为民初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如何正确看待权力、规范使用权力,可以说是考验领导干部的第一道“门槛”。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权力观的问题有许多重要论述。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他把“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他提出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为领导干部校正权力观指明了方向。

心中有党,牢记初心使命。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从延安整风运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记载着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为我们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是一个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是一个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党”,所以“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心中有民,常怀敬畏之心。“心中有民”是为政一方的根本,是心中有党的顺延,是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时刻意识到民心与执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把人民当作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动力之本和智慧之源,这样才能凝聚起千百万大众,汇聚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强大力量。只有心中有民,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更加忠诚于党,更好地履职尽责,慎用权力。

心中有责,方能笃行担当。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如果不把人民群众当“主人”,不愿躬身做“仆人”,就会割裂党和人民群众保持的血肉联系。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更不能忽略了那些所谓的“小事”。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时刻铭记于心,将过去没看清的问题看清,将过去没引起重视的问题重视起来,才能更好地做利民之事、去厉民之病。

心中有戒,必定行有所止。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人民群众,常常被比作能载舟的水,喻为能播种的土地。对于执政者而言,人民非常重要,所以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主动让群众参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批评。只有心中有戒、心有所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做人。领导干部不能懒政、怠政,要学会亲民、爱民、为民着想,更好地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智慧奉献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融汇于人民。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8】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对父母的关心太少了。

从校园已经走出来一段日子了,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怀念象牙塔里的单纯

的美好,怀念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那种如沐春风的感受,怀念着以前的一切,总是不想告诉自己要向前看,总是把自己蒙蔽在过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总是抱怨周边的环境太过复杂,抱怨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继续追寻生活的美好。生活在回忆里,痛苦在现实中。在不遇到问题的时候,充满自信的对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战的时候,既没有小隐于野的气魄,更没有大隐于市的心境,也只不过是俗人一个。所以非常感谢领导们在我彷徨的时候给了我机会参加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醒自己应该如何继续以后的人生。 自从我自己学习传统文化以后,就越来越感觉到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也希望有更多人受益。并介绍自己周围的朋友和一些素不相识的有缘人来到国学班学习,学习的道路还很漫长,希望大家都能够践行圣。

中国传统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光辉灿烂的思想,绵亘不绝的历史,深邃玄奥的智慧。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在这个良心大大地被撕咬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

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

我觉得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会让人受到很好的熏陶,三字经、弟子规 、论语和四书五经等等,这些古人给后人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思考,那些文人墨客的为人之道也早已给我们以证实。人的道德必然与他的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客观事实的规律是不能人为的改变它的运作。我们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就要让孩子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事,万事德为先,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可。因此,我觉得:现在的中小学幼儿园也应该把这些传统文化载入课程,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学习,真正让下一代从中悟出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那会影响到学生。

通过学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的内容,用来把今天的工作做得更好,实现它的

现代价值。又如,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难免有不同的冲突,但是对任何事情,我们要有这样的心态,“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事情就会是另一种结果,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单位,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到:各自责,天清地宁。各自从自己身上找到不足,那我们将生活在一片宽阔宁静的天空下,何乐而不为? 因此,我将从已做起,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美德!

猜你喜欢

  •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500字通用 不同的经历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收获,我们应该会将自己的想法做个总结。养成写心得体会的习惯可以积累总结自己的经验,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500字通用”,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
  • [推荐]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本汇集(5篇) 当我们从一件事情上面受到启发,我们会将自己的思想改变进行一个记录。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感悟总结,一篇好的心得体会都有哪些内容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本汇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观看陈大慧老师讲的《中国传统文化圣贤教育》后,感触很深,...
  •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感悟(精选12篇) 以下是心得体会大全编辑为您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心得感悟”相关的精华内容,请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内容。 谈及感触,相信每个人都有感受,当我们获得一些荣誉奖项或者经历一些事情时。从这些事情获得了深刻的感触后就可以写篇感言,感言可以让我们的情感更加真挚。...
  • [体会借鉴] 传统文化实践感悟600字 当我们在对一件事产生新的想法时,我们不妨用文字梳理一下的记录下来。多写心得体会能够成为一个更有思想的人,关于心得体会如何下笔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传统文化实践感悟600字”,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现代人如果不上网,好象显得有点落伍了。但现代的网络时代好象也显得有点落伍了,这种想...
  •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心得感悟体会10篇 有哪些感言是你印象深刻的呢?我们在参加一些重要的活动或者仪式的时候。感言也可以帮助我们证明难忘的岁月感悟,感言也可以帮助我们证明难忘的岁月感悟。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心得感悟体会”,以下是我们提供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 中华传统文化观后感4篇 想要查看“中华传统文化观后感”相关资料您可以参考以下资料,如何把真情实感写进作品名的观后感里呢?观后感是一种对影视作品的专业分析和个人感受的有机结合,观后感能够提升我们的表达技巧,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