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大全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心得体会大全 > 读后感 > 导航

[读书心得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之五

发表时间:2022-08-21

一本好书,就像新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废寝忘食,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读书心得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之五”,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爱心与教育》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代表作,其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也有人称此书是真正的“例证式教育”,是的,书中不胜枚举的真实案例,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李镇西老师倾付真心、施与爱心的体现。对于我而言,相较于长篇大论的理论叙述,我更喜欢平铺直叙的事例描写。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更易于走进文字的背后。

我从网络上找到了这本书的阅读资源,于是闲暇时便一页页的阅读着,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在逐渐成长。

后来“素质教育”的提出,一下子照亮了李镇西老师十几年教育实践中潜在而朦胧的思想萌芽,他进而提出了他的“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民主”的教育便是要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个学生,要把自己视为学生的朋友和同志;“科学”的教育是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同时要符合学生心理的实际和他们的认识发展规律;“个性”的教育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及其精神世界,尊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李老师看来,“民主”是学生观,“科学”是教育观,“个性”是人才观。如此种种论述,赢得了我对李镇西老师的崇敬与景仰之情,因为我从中看到了所谓“人性的光辉”,而这也是一位真正的教育者所应该具有的。

其实,他对学生的付出与关爱还远不止这些。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他为何要对学生如此付出呢?何苦呢?又何必呢?他自己的解释是:他无以报答学生的厚爱,他所做的这些都只是在“还债啊”!

让我感动并言之为震撼的不仅仅是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更有学生对李老师的信赖与感恩!李镇西老师为学生做的一切,学生们都看在了眼里,也永远记在了心里。于是学生们不止一次“爱屋及乌”——因为爱他,进而爱他的家人。李老师的爱人生了孩子后,读后感他当时带的那个班级竟背着他每人从家里拿一些鸡蛋来,趁他外出开会的时候,把鸡蛋送到她爱人床前!当班里的学生听说了李老师的妹妹因病住院了,他们会策划“秘密行动”——“背着”李老师去医院给他的妹妹送慰问品……李老师与学生间这种似乎“你来我往”的情谊体现在他与学生相处的几乎每个时刻,虽然有的事件很平凡,但却因其真实与“平易近人”而着实打动了我。当我阅读到相关事件的时候,我便会不自觉的联想到自己以前同那些老师相处的经历。

其实关于本书,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件件李镇西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故事,更能透过这些事情窥见背后传达出的教育理念。感动背后,是我们对教育的反思,要向李镇西老师学习,真正地走到学生中间,其实也就走到了学生心里,这样的教育又如何不会成功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从书中或李老师的讲座里学到的终究是精神层面的理念,要想踏实地干教育而且,我觉得我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干的是一个看似小小的职业,坚守的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Www.xd63.COM

最后,就像本书引言部分的第一句话说的那样,让我们“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旗帜”,向成为一位真正的教育者迈进,向实现中国新教育的时代迈进!

扩展阅读

读后感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其二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读后感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其二”,有需要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觉得有用请收藏。

有幸拜读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一书,通过阅读该书,感触非常深。记得有这样的一种描述,“教育仿佛是行驶的列车,老师就好像是乘务员,不同的时段迎来不同的乘客,这一批乘客我们还没等充分了解,也许在下一站他们就要离开这列火车,同时上来另一批乘客。这些乘客也许来自同一个省份,也许来自全国各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搭乘这列火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风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气有多劣,将这批乘客安全送达,将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珍惜上来的每一批乘客,关心每一位乘客,为他们送上最贴心的服务,最真诚的问候,最美好的祝愿,让每一位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都得到心灵的享受,这样的旅途才算愉快。”教育作为一个服务行业,需要我们在岗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带着我们真挚的爱去发现并扶正每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

书中有这么几句我很喜欢,“有时候,教育是一种含蓄而明朗的暗示以及暗示之后充满信心的期待。当孩子们与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便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所以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我们的大多数老师都是有爱心的,对于后进生,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想到用爱心感化他,可面对一些后进生的屡教不改时,我们又有多少老师能有耐心反复地对其进行教育呢?大多人想到的都是放弃或愤怒。教育更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上学期我们班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刚开始听到的声音是说我们班班风太差了,我的潜意识就觉得是我太溺爱我们班学生了,就开始严加管理。我们班很多学生都开始怕我了,怕我罚他们,不给他们面子。有一次王孟杰的检讨上写道:每次作业不完成老师总是第一次让我站起来,第一个收拾我,明明他们也有人没写完。我的妈妈一直在郑州打工,没时间回来看我,我爸从来都没回过家,也没给过我零花钱。我不是不想写作业,我是因为太想妈妈了,我上课总是听不进去。那一刻我意识到了我的问题,我不该对他们过于严厉,有时候多跟他们谈谈话,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给他们做心理辅导会比我们施加暴力效果要更好。

这个学期来学校,我们班学生对五二班的学生说,我们班主任这学期对我们特别好,我们现在特别想上她的课。其实严慈相济,合适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它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和耐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倾注了毕生的爱心,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将奉献出我的爱心,让爱心扬起教育风帆,让学生们都能在我的引导和教育下,开始幸福快乐的人生!

[读书心得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推荐一篇)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心得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推荐一篇)”,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被李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真情,那份真挚而无私的爱震撼了。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让爱永驻学生的心田,李老师换来了学生的健康与幸福的成长,桃李芬芳。记得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感受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帮助学生而费尽心思。李老师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爱的教育。特别对待“后进生”,倾注了更多的爱。用心灵赢心灵,在“后进生”万同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万同是一个上课扰乱课堂纪律,常与街头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经常打架斗殴,邻近几条街“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李老师爱的感召下,后来万同成为我们国家的“最可爱的人”。这当中李老师付出了多少爱心、耐心教育。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是真挚的、是无私的,也只有这种爱,才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正像李老师所说:“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李老师与学生一起过生日,为学生送上生日礼物——书籍、笔记本、贺卡;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通过书信交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李老师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何尝不努力地爱着自己的学生,但有时很难做到自然而然,往往居高临下,以至于学生不能接受。班上总有个别学生懒做作业,尽管软硬兼施,既耐心地开导过他,也让他罚做过作业,但过不了几天,缺交作业问题依然存在。

反思再三,是我们缺少了李老师那颗童心,李老师说:“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我们用一种十分纯粹的大人的视角去看待学生,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为他们设身处地想问题,结果学生内心不接受,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变学生”,用“学生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用“学生的爱好”培养兴趣。真正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用我们的童心、耐心、诚心,把爱倾注在学生的心灵,我们相信我们的教育之舟定能驶入成功的港湾。

最新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二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我想您对作者写的作品,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最新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二”,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才读《爱心与教育》一下子,我就被他的一颗爱心所折服,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李镇西老师和他们学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也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李镇西老师将满腔的热情都洒在了学生身上,将全身心都投入了教育事业之中。也让我明白了,要想当好一名老师,就应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每个老师都应该爱学生,每个老师都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好朋友,可以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当做是自己的教育对象,觉得可以随意地指责学生,也不可以装作是亲近,实则是居高临下的命令,我们应该和学生耐心的沟通,真诚的沟通,应该好好借鉴一下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所用的耐心和爱心,用真心与学生交谈,使他们能够对自己也敞开真心。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镇西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而现在的很多老师呢?经常用有色眼镜看待那些所谓的差生,用所谓的正义来批评那些喜欢捣蛋的学生,用所谓的公平来冷漠那些落后的学生。殊不知,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对待学生,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关爱。

应该学会赞美和宽容学生,尊重学生所取得成就,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该用自己的爱去引导他们,有时都不需要言语,只要让他们感受都自己的一颗爱心,学生就会自我反思,走上正确的路途,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反之,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己当初的想法就会背道而驰了。充满爱心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才会使教育过程散发温馨的光芒。

同时我们也应该勤奋刻苦,保存好学生的心血,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这本手记中常常整篇摘录过去教过的学生的优秀日记或作文,而现在很多的老师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就会随意的丢在了一边,也不会好好的珍惜学生的努力成果,我们以后从事教育事业应该和李镇西老师好好学学,收藏好学生的一切努力成果,同时这也是自己教学成果的见证,在多年的后某一天,将学生的这些作业重新展开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必将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自己,也会让他们领悟到自己是用真心来对待他们,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也会有很重要的积极影响。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对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来说,是一本很有启发意义的书籍,我们应该好好的和李镇西老师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将满腔的心血致力于教育事业当中。我们应该有一颗强大到可以包容一切的爱心,应该和学生以朋友身份相处,这样才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呼,让学生以有我这个老师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学习,生活也更加有效率。

[推荐读书心得]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一篇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为作者精湛的笔法所触动,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特意准备了“[推荐读书心得]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一篇”,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素质教育是‘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民主的教育,是把学生当作有灵性的人,而不是‘学习机器’,发自肺腑地爱每个学生。科学的教育,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把教育学生的过程还原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个性教育,即尊重学生在性格、感情、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摒弃‘应试教育’中的‘一刀切’,尊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坚信每个学生都在今后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民主是学生观,科学是教育观,个性是人才观。”

——这是李镇西《爱心与教育》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读完整本书后,一个个的故事还不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但最让我震撼和受益的,还是李老师独特、鲜活、灵动而又自然朴素的教育思想。

一、坚持“全人发展”的理念

《爱心与教育》引言中说:“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全书中,李镇西老师“全人发展”的教育思想清晰可见: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面发展的人”。他用七个反面故事,有力论证了“应试教育”及教育偏颇给受教育者和社会带来的问题和伤害。

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我们的工作应立足于“全人发展”,不能顾此失彼,甚至本末倒置。按照李镇西老师“全人发展”的理念,我一周一主题,认真组织班会活动;组建班级课外活动小组,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大课间严格督促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学生意志力;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二、对学生的真爱需要智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李镇西老师说:“当一个好老师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但爱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对学生的真爱需要智慧。

1.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李镇西老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育,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要想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就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缜密的思考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我们才能知学生所想,理解学生所为,才能与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坚持课堂巡查,及时处理偶发事件,每个月和每位学生谈一次心,每个学期到每位学生家里家访一次,并把工作中获得的信息一一记录在班级日志和学生档案中,每个周末整理后在班上集中讲评。

2.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书中写到:“离开了对学生心灵的尊重,还有什么‘教育’可言?”“做老师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出现的问题。”工作中,我主动放下架子,与每位学生平等对话、谈心,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班级管理。班务的安排、座位的排列、每周一星的评选、表彰名单的确定、班级活动的开展等方方面面都由学生自己做主。

3.爱学生就要润物无声。书中说: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老师。涓涓细雨比倾盆大雨滋润禾苗的效果更好。想想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对待学生也很严厉,动辄批评训斥,还有惩戒打骂。虽然在工作上小有成效,但总觉得和学生之间隔着距离,走不到学生中间去。李老师的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三、“后进学生”的教育重在耐心与坚持

“‘后进学生’的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相反,这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的教育过程。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是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循环。教育者应该容忍他们一次次的‘旧病复发’,与此同时,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过程中,看到自己的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这是李镇西老师谈如何转化“后进学生”的一段话。《爱心与教育》中最打动人的事例是什么?是日复一日给汪斌的鸡蛋?是宁玮留给大家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我认为最能打动我的,还是教育万同的事例。在教学中不缺乏感动的瞬间,一个教师“创作”一次或几次感人的场景并不困难,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时间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难!在阅读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也在不断地在思考:如果这样的学生出现我的班上,我又能有花多少心思去改变他,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难以捉摸的反复?沉思之后,便觉得羞愧无比!像万同一样的潜能生身上发生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像万同一样的潜能生身上所体现出的难以捉摸的反复,足以考验着教师的耐心。

我是教师队伍里的一名新兵,没有渊博学识,没有高超的教学技术,也没有追求名师名家的勇气与执着,但《爱心与教育》给我感动,给我思考,给我方法与力量!在今后的教育征程上,我会像李镇西老师一样“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同时,我也会因学生的健康成长去享受自己的幸福。(张婷)

2022读后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之一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2022读后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之一”,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最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手记二,感触颇深,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令人头疼的事。李老师讲“后进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是,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而李老师在工作中也是这么做的。

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每一页都有这样的意思:“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对待万同这样一个学生和生活顽童学生,难!万同,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可怜的孩子,物质和情感上的缺失,让万同便成了一个人间人怕的坏孩子,可万同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李老师,这个像父亲一样的班主任,在别人已经放弃他的时候,却给他信心和鼓励。

不仅如此,李老师还发挥了集体的力量,让同伴的爱唤醒了他沉睡的心灵。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好老师,有这样一群集体,才让万同的人生轨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大后的万同是一位光荣的有志气的解放军。我想,如果没有李老师的坚持和执着,万同的人生可想而知。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路阅读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

我在问自己:如果万同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也会如李镇西老师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谈心,讲道理,但我会容忍他太多的反复吗?我想不会,我会伤心,会愤恨,会觉得万同是不可教育的学生,我自己已经尽了力,而“教育不是万能的”,当我面对班级里让人头疼的后进生,我也曾试着去爱这些孩子,可是往往都是徒劳无功。在感叹之余只能责怪孩子为什么这么难管,不懂事。现在想来,以前所谓的对他们的“爱”,放在李老师那里,他微不足道了。也我该试着向李老师学习,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让自己的心灵走进他们。只有赢得了他们的认可,教育才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

是的,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从手记二中我还学到了不少转化后进生的办法:如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集体评价、安排当班干部等方法是老生常谈,但是李教授也赋予了不同的内容,使得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有一些自己感到很新颖的措施,如写“每日九问”、学生作文表扬、游玩等等,这些对自己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启发。

猜你喜欢

  • [读书感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之三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爱心与教育...
  • 读后感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其二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读后感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其二”,有...
  • [读书心得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推荐一篇)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欢迎大...
  • 心得参考: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在我们产生了新的看法时,我们需要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况,写心得体会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心得参考: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久闻李镇西老师的大名,作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读着《爱心与教育》犹如品尝一份美味大餐。此书以...
  • 最新读书心得: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写作范例 当我们在对一件事产生新的想法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多写心得体会能够成为一个更有思想的人,一篇好的心得体会都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读书心得: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写作范例”,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什么是教育经典?经典就是你反复阅读,每一次回味都会有新发现...
  • 最新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二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我想您对作者写的作品,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最新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二”,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