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传的读后感1000字(通用7篇)。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林肯传的读后感1000字(通用7篇)”,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林肯传的读后感【篇1】
卡耐基的《林肯传》以感人至深的文字描述了一位平民总统传奇的一生,展示了林肯从一个在丛林里成长起来的少年蜕变成为一位青史留名的总统的历程。个人感觉此书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卡耐基不愧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生导师,随着他的描述,一个神情忧郁、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满怀仁慈之心的林肯形象在我面前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林肯年幼时曾在丛林中拓荒,之后当过邮差、开过店、做过律师,他没有被生活的困顿所束,相反却磨砺出了许多优秀的品质。比如恪守诚信,林肯早年开店失败肩负一千美元的债务,他本可以向法院请求分摊责任,然后以经营失败为由钻空子逃脱债务,可他反而挨个拜访债主,保证只要给他时间,定会连本带利还清。于是他省吃俭用14载,直到入选国会议员后,才还掉这笔旧账。比如持续学习,林肯早年的求学生涯是四处浪游、支离破碎的,但他却培养起了一种人类最宝贵的优点,那就是热爱知识、渴望学习。林肯常年大量阅读,图书拓展了他的眼界和胸怀,而且他的一生一直把阅读当作自己最主要的乐趣所在。比如幽默乐观,林肯少年时经常给全镇人讲故事和笑话,他讲的林中笑话能让人们连续笑好几个小时。而他自己也渴望身边聚起一大堆人,可以被他讲的故事逗得哈哈大笑。所以演讲家不是天生的,林肯总统生涯中多次感人肺腑的演讲与他少年时的爱讲故事是分不开的。
我从不羡慕任何一位伟人,因为我知道他们生活中的麻烦定数倍于常人。林肯就是这样,成为总统后和妻子、内阁、各位将军之间矛盾重重,纠纷不断。在南北战争初期,失败和打击如影随形,可林肯始终对最终的胜利坚信不疑,他的信心未曾动摇。马克思这样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林肯传的读后感【篇2】
耐心,毅力,信念
读《林肯传》有感
六(3)班顾心琦
从小到大,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也明白了不少道理.《上下五千年》让我知道了一个个动人的历史故事;《小故事大感动》使我懂得了人间的真爱;《哈利波特》给予了我丰富的想像力------而这几天,我读着《林肯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一种精神,一股力量深深地震撼着.
林肯,美国的第16任总统,他出生卑微,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什么活都干过,上学时间全部加在一起还不到一年.可他勤于读写,努力吸取知识.他历经磨难,永往直前,经过不懈地追求,终于在52岁时任美国总统.
林肯一生的经历让我感觉到他是个有目标的人.尽管他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但他心中始终有着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你看,林肯的父亲一直希望林肯子承父业,做一个像出色的鞋匠,但林肯有着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办实事,说真话的好律师.他如愿以偿之后,进入国会,参加了总统的竞选.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我现在的目标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中学,曾经我制订了美好的计划,为了激励自己,还在班级里确定了我追赶的目标.时间慢慢地过去了,我的目标没变,但我的意志在减弱,行动更令我惭愧.林肯就是靠坚强的意志实现目标的,我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想只要我永不放弃,一定能成功的.
林肯传的读后感【篇3】
星空下,历史长河中,一位男人,静静地屹立着,默默地接受着水流一遍又一遍的冲刷,溅起的水花打在他的身上,熠熠生辉。
那男人便是林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
轻轻放下手中的那本《林肯传》,一本值得一世珍藏的传记。之前仅仅是在教科书之中,粗略的了解了他最伟大的功绩。如今看书之后,也是感叹造化弄人,命运就是如此淘气。对于林肯先生也不敢妄自评论,只是感觉先生应该是一位勇敢的人,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吧,所以他有,始终都有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来促进他飞速成长,最终从一名贫困的穷小子蜕变成一位有担当的男人。谁都知道,林肯先生这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与打击,他不是钢铁侠,他也会被那些失败狠狠地中伤,以至于会在半夜突然惊醒,然后静默地坐在床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蜡烛的那一簇火苗,直到早饭铃响起。但是,他是林肯啊,马上又打起精神的人依然是他。孔子曾经说过,君子道者三,其一就是“勇者不惧”。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因为他从来不惧怕什么,所以他频繁地演说,宣传自己的观点来得到大众的选票,甚至愿意接受对方提出的决斗的挑战来捍卫自己的观点,使其向自己的伟大理想又前进了一大步。
更是因为他从来不惧怕什么,所以他自信、乐观、理智,从而善于交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头脑敏捷,所以他坚强、坚持,始终读书来丰富自己,坚持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因此,他勤劳,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小引擎,永不结束的小马达。不管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他是否喜欢,都是干一行、学一行、精一行。所以,不管他经历了多少失败,都会继续站起来,那颗勇敢的心依然在跳动,帮助他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
我很是敬佩林肯先生,“勇气”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够延生出很多其它的优质品质。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尽管处在无边无涯的黑暗之中,它也会是一盏为我们指明方向的路灯;能够在布满利刃的大地,抬着头狂奔;能够在撒满鲜血的天空,迎着风飞翔,不怕危险与困难,跟随自己的内心,把握住每一次的机会,过我们想要的生活,能够接受他人的意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更新、完善自己的内心。人生的道路上总是充满荆棘,只有不断地勇往直前去砍倒它,才能品尝到成功的甘甜,不畏惧他人的冲刷,始终屹立着。而那些懦弱胆小的人被浪花一冲便消失不见,再也找不到。我们,应该要拥有一颗勇敢的心。
如墨的天空下,人们在酣睡,而那上头,星星在闪耀。
林肯传的读后感【篇4】
马克思说: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而他,就是美国总统林肯。
作家卡耐基以其感人至深的笔触,描述了这位平民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使一个神情忧郁、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满怀仁慈之心的林肯形象在我们面前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于是他写下了《林肯传》。
读了林肯传之后,我对林肯的敬佩又增加了一份。林肯一生坎坷,却拥有一颗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心。参加十一次竞选,结果只有八次成功;两次经商失败,欠下了巨额债务但他一次又一次的鼓励自己,一次一又次从命运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最后他成为了美国总统,解放了黑奴。
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像林肯一样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面对挫折,我们要勇于面对。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勇气,如果我们连勇气都没有,又怎谈得上解决问题呢?
林肯传的读后感【篇5】
读完了《阿伯拉罕·林肯传》,对林肯的一生的成长经历有了一定的认识。伟人之所以为伟人有他的不同于凡人之处,但他首先是一个凡人。林肯是以凡人入场,以卑微之身份,从一片洪荒中走来,走过飘泊的年代,走过战争的年代,成长为一代杰出的总统,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人。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这位总统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马克思曾这样评价过他:“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他似乎习惯于一次次的失败和一次次遭人耻笑的经历,他似乎也从不忘自己应该持续的对莎士比亚的激情和充满风趣却又不失风度的幽默笑话,更有他那可以称之为天生般的演讲口才和优美地遣词造句的手法。当小贩,他可以为多收了别人5美分而走上几十里路去还钱;当律师,他可以无偿地无私地为正义的一方服务,无论他做什么,从不忘职业道德的真理。在政治之路上,他从社会的最底层,直至权力的顶峰。在每一次升级的攀登当中,林肯都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条荆棘密布的道路。似乎,顺利与他无缘,失利与他结缘。幸运的是,他最终还是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成为了美立坚合众国的总统。林肯,用他的人性光辉和智慧证明了自己就会是一个国家的伟大总统,一个最受人崇敬的总统。
如果要我总结一下我究竟从这本书中获得了什么,我只想说,人格是锻炼出来的,伟大的胸怀是练就的。生命只有一次,但只要做个真正的人,做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的事,那么就不枉此生不虚此行。伟人首先是普通人,因为他做了伟大的事才成其为伟人,而他能够做成伟大的事,和他自己有关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关和他所遇到的机遇有关。因为这样,每个人都有了自己存在的理由。我们无法成为完人,但是我们能够成为更加完善的人;我们无法都成为伟人,但是我们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反射一点人类智慧和心灵的光芒。
现代青少年心理极其脆弱,自杀、离家出走等事件时有发生,令人担忧,人们不禁感叹:难道祖国的花朵就这么经不起风雨?当你迷惘时、痛苦时、失意时、那么就请你看看《林肯传》吧。这个伟大的男人忍受过人类所能忍受的最多的创伤和煎熬,他的善良仁慈和正义的心,也未能给他带来过一天的幸福或者快乐,他的艰苦奋斗,他的`隐忍,他的深深的哀伤,为美国人民带来了和平和统一,却也终结了自己的生命。林肯走了,他仿佛也带走了人间所有的不幸和悲惨的故事,带走了人间所有无奈和挣扎。
在自信力,坚毅,忠诚,把事情搞定的能力之外,我突然发现我忽略了一件东西,一件和自信力一样,属于人间伟大的领袖们的东西,那就是:宽容。林肯从不批评任何人,对于悲惨的生活他也从无怨言,尽管他时刻处于深深的悲哀之中,但他却总是为别人带来欢笑。对于林肯那因宽容而生的隐忍,任何悲伤的笔调都难以形容,但我从内心深处崇敬着这种隐忍的伟大。相信当你看过《林肯传》之后,也会对林肯的宽容产生永生难忘的印象!
林肯传的读后感【篇6】
在读《林肯传》之前,我所认知的林肯仅局限于美国总统,颁布了《解放奴隶宣言》,其它的一无所知。但是,读了之后,我对林肯的传奇一生充满了敬佩与同情,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磨难与挫折,可以说是,磨难成就了林肯,也摧毁了林肯。
林肯在小的时候,母亲南施。汉克斯就因得牛乳症而死,自小与父亲托马斯。林肯相依为命,父亲因不会顾家,从而导致家中充满了脏乱,恶臭,林肯就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了几年,一直到十五岁,林可才开始认识字母,但是,林肯很好学,很爱读书,读有好多书,如《圣经》、《伊索寓言》、《天路历程》、《华盛顿传》、《斯科特教材》等等,可以说从他识字以来他每天都在读书,从书中认识整个世界,理解整个世界,这也为他以后的总统之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林肯年少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安妮。鲁勒吉,林肯曾用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中一句话形容她:“柔和的!那是什么光?从远处的窗子照射进来。那是东方,朱丽叶,便是那太阳。林肯甚至把他们以后的路都想好了,他想当一个律师,做出一番成绩,给安妮看。可以说,林肯与安妮在一起的日子里,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但是,事与愿违,安妮因得斑疹伤寒而死。自安妮死后,林肯终日惶恐不安,整个人差点抑郁掉,从此以后,他的一生就伴随着幽郁而终。
在林肯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忙着处理案情,见识了很多人情冷暖,悲欢离合,使他对人性理解的很透彻。在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期间,是他人生中绝望,失败经历最多的时候。在爆发南北战争时,北方军的接连失败,令美国民众对林肯的谩骂,唾弃,失望达到了顶峰,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知道,如果连他这个领袖都放弃的话,那这个国家就只有毁灭了,他坚持了下来,坚持到了战争胜利。但就是在全民庆祝,赞美他时,他却遭到了刺杀,就这样,一位时代的伟人就此落幕,谱写了一篇可歌可泣的伟大诗章。他虽已死,但他赢得了全民的拥戴,人民永远忘不了他的丰功伟绩,他是美国人心目中的第一人。
在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伟大。人的一生,短短一百年,那么如何过好它呢?这是围绕全人类的一个问题,当你被所有人怀疑,放弃时,你不要放弃你自己,重新站起来,用实力换回别人的尊敬,当你被别人众星捧月的时候,也不要骄傲,目无他人,始终要以一颗谦虚的心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那么,你的人生就不会太差。
林肯传的读后感【篇7】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英雄的社会——在它短短的二百余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是,这些人大多出身低微,完全依靠自身奋斗,最后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甚至成为国家的总统,改写了国家和世界的历史,美国1809年至1865年在任的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就是其中的一位。曾看过几本《林肯传》,但给我震撼最大的却是美国作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林肯传》。这是一部激励百万民众的成功读本,全书用寥寥十几万字简洁清晰地再现了林肯英勇伟大的一生,并将其众多的高贵的品质展现给读者。林肯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开端平淡、发展曲折、高潮迭起、尾声宏大,落幕时赢得无尽的掌声。
艰苦的童年塑造坚毅的品行
1809年的严冬,在一片荒地边缘的一个木屋里,亚伯拉罕·林肯出生了。随后,他在一个丛林中度过了十四个春秋,住着铺着树叶和兽皮的肮脏的小茅屋。林肯的生活中过早的承受了亲人的早逝带来的悲伤,9岁时,他的母亲就染肺结核病逝了,而他和父亲从来没有象和母亲那么亲切的感觉。17岁时,他的姐姐有死于产房,这和他姐姐在婆家过度的劳作不无关系,林肯第一次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也知道了什么叫为富不仁。虽然林肯的生活经历非常坎坷,但我们从来没有看到林肯有过愤世嫉俗的行为。这可能是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如此吧!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本该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却显得这么艰苦,但这正好造就了林肯吃苦耐劳、顽强不息的品格,他不但健康长大,还接受教育、参加演说、开律师事务所、当选总统、废除奴隶制。伟大的林肯做到了,他成为黑人的救世主、美国的英雄,甚至是全世界的偶像。
书籍是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林肯的父亲是木匠,他只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好木匠,长大有口饭吃。好在他的继母是个尊重知识的人,坚持让孩子们去读书。但是林肯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加起来只有一年,而且他的老师都是一些信巫术,只知道地球是扁平的流浪者,但是林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培养了自己热爱知识,渴求学问的品质,他对有字的东西有种难以割舍的喜爱,只要有机会无论是一张报纸,还是一本书,他几乎都会抓住如饥似渴的读上几遍。
当获得了总统提名之后,他有过这样一段话:“到了该念书的年龄,我却所知甚少,而且除了朗读、书写及运算以外,我就别无所学了。由于没上过什么学,这些预先准备好的演讲稿也只能基于个人极其有限的知识积累。迫于需要,我也必须时时刻刻注重再学习。“是读书扩展了他的视野,增长了他的见识,并最终改变了他的人生。纵观林肯的一生,阅读在林肯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没钱,他就去借书籍、报刊以及一切印刷品。可以想见,书已被林肯视为生命。到地里干活的时候,他带着书本;当马儿们站在玉米地边上休息时,他就坐在篱笆顶上看书;晌午时分,当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他却独自在一边,一手拿着玉米饼,一边捧着书,投入到字里行间之中。正是这种坚持,这种毅力,成就了林肯的事业——律师、演讲家、总统。
我们也许不能像林肯一样,拥有那么多可贵的品质,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学习他对待书的态度。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生活条件已优于那个年代很多,我们随手可得的优秀书籍刊物也远比那个时代丰富,可我们读书的兴趣却削减了太多。或将其作为消磨时光的工具,或将其作为完成任务的应付。我们把更多的时间泡在了电视剧里,消耗在了互联网上。知识快餐虽然方便快捷,可用整个身心投入到书中所获得的精神财富是无可比拟的。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以林肯对书的这种感情所鞭策和激励,从书中汲取养份,让读书成为最寻常的事情。
最伟大的力量是原谅和宽恕
林肯的一生,实在太不幸,几乎没有幸福的日子。只是不断的遭遇失败、挫折、还有折磨。他能够坚持活着,实属不易,更不用说他没有放弃他的原则和观点了。在他的身上,始终闪现出人性的光辉——善良、勤奋、吃苦耐劳、顽强不息、宽容等等。
当我读到他在经历威利小儿子死时,感触很深。当时政客的斗争,妻子的咆哮,无数平民的骚扰,还有北方军队的屡次失败,人心惶惶,而他还要面对最心爱小儿的离去。他说的一句话很感动我,我写下来共勉:“可怜的威利!我苦命的儿子!我的小天使啊,他不属于人间,他被召回天国了。我太伤心了,太伤心了!”悲天悯人的林肯,始终在绝望的环境中坚持着自己的立场。wWw.xd63.cOm
他的包容,让我感到他几乎是上帝的化身。对待万恶的南方奴隶主,对待癫狂无礼的妻子,对待所有的刁难者,他选择的不是抱怨、痛恨或是报复、惩罚,而是原谅和宽恕!我无法不对他的慈悲和宽容动容!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一直坚持下去?是他宽广的胸怀和仁慈的良心!他的隐忍和包容,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我无法忘记他时常说的那句话:“上帝请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
永远的林肯
林肯的父亲有种不安分又好奇的性格,总是不停地在寻找着发财致富的机会,不停地追寻着带来好运的时机。所以林肯的成长过程中曾多次搬家,林肯都搞不懂自己的故乡应该是哪里。什么是故乡?像他这样一个在二十年中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跟随父亲几次三番离乡背井的年轻人,肯塔基州,印第安纳州和伊利诺伊州在他眼前如同过眼云烟,他从何产生一种故乡的感觉呢?我们只能说,他的故乡是美国!这注定了他的一生都将为全美国的独立而奋斗。
然而,伟大正直善良的林肯被刺杀了!那时他才刚过56岁,林肯死后,美国上下一片混乱,举国悲痛,刺杀林肯的人被绞死,人们都咒骂刺杀林肯的人,可以看出林肯多么受美国人民的拥护。林肯太累了,或许死亡才是一种解脱。他的魅力真正影响了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