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700字精选。
心得体会大全专题“三国演义读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 篇1
普天之下,谁是英雄?我带着这个疑问读完了《三国演义》,但那时的我,依旧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只不过是为《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而感动。我为刘关张“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而感动,我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而感动,我为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而感动。可是那时只有感动,却忘记思考这个问题。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三国演义》里面并没有英雄》
曹操,他有着说不完的豪情壮志,可惜那刘备孙权的一场大火把他的豪情和壮志烧成了灰,一点又一点地溶解在刺骨的江水中。他的疑心病害死了名医华佗,他的嫉妒心害死了杨修。这是一个英雄所能做的吗?
刘备,礼贤下士,重情重义。但是他在我心中算不上是一个英雄。徐州城破了,吕布向他求情,可是刘备却向曹操讲起了吕布的三个死去的义父,还反问曹操愿不愿意当吕布的第四个义父。吕布的下场不用说了,可刘备呢?他在攻打孙权时,不听诸葛亮的劝阻,结果,换来了“火烧夷陵七百里”,最终病死白帝城。
诸葛亮不听刘备的话,任用马谡为将。张飞性格暴躁,常常随意打骂士兵。他们都称不上英雄。可是他们为什么称不上英雄?因为他们只是为了自己或自己所支持的一方的利益去努力,而不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那么他们又怎么能算上是英雄呢?
对于《三国演义》,我最讨厌一个地方,那就是“尊刘贬曹”的倾向太多了。历史是公正的,不会偏袒刘备,也不会与曹操作对。不像《三国演义》里面写的那样。罗贯中也许是害怕自己的作品不合百姓们的口味吧!可是司马迁明知《史记》不合汉武帝胃口,又为何要继续写下去呢?说到这里,也许是罗贯中的错了,我觉得他不应该在《三国演义》加入过多的感情色彩。可是他加了,名将周瑜成了一个气量狭小的人,而这只是用来衬托诸葛孔明的智慧!多么荒唐!
当然,罗贯中能够把三百多场大小战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的排列在一起,令我十分佩服。而且,与《水浒》相比,《三国演义》的悲剧色彩更浓、更扣人心弦。
其实,英雄还是有的: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英勇就义的关天培、收复新疆的左中棠、临危不惧的邓世昌。他们都是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我觉得在比过去更加强大的新中国,也会涌现许多真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 篇2
今天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一部不合时宜的古典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两晋统一的一系列故事。
正文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说世界大势,必有长久之遇,必有长久之分。”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从周朝末年七国纷争并合秦统一天下开始,楚汉争雄并合汉.书中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作者本人通过历史人物讲解忠恕仁义爱的道理,深入人心。罗贯中生动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狄咸刘禅,无能的吕布和董卓,心胸狭窄的周瑜,又长又厚的鲁肃和机智的孔明。
抛开这些人物不谈,关羽是最感染我的人。本文所述文字极其简单:骑“赤兔马”后“丹凤眼,卧蚕眉,脸如重枣,青龙偃月刀”,降汉时不降曹,夜间坐烛,独骑千里,五关后斩六将,于古城斩,后放曹于华容道。他刮骨治毒,斩颜良,杀文丑.几乎变了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倾慕他所描写的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把握人物的性格,突出人物的特点,巧妙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故事里的“赤壁之战”让我最紧张,让读者身临其境,真的是被作者高超的笔法折服了!
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值得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 篇3
今年寒假,我在书架中看了一本书——三国演义!这本书讲述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的战争,最终晋国夺取天下的故事。这本书中刻画的个个都是英雄豪杰,但书中令我有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几位。
首先是诸葛亮。他本是山中的一个隐士,后来经过刘备的真诚邀请,才出山担任刘备的军师的。他出山后,一直为刘备出谋划策,每次蜀国经典的战役都是经过他的指挥才会成功的,比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等。
第二是赵云,当年曹操带领百万大军袭来,他为了能保住刘备的家人安全,不惜用他那强大的武器,单枪匹马,杀死曹军数位猛将,几十位兵士,令曹操看了还不禁赞叹说:赵云真是势不可挡呀!
第三是刘备,他从当年的桃园三结义就可以看出他的有情有义,在之后的战斗中有看出他富有爱心,当年曹操打的他落花流水,弃城败逃,而他在逃跑路上还关心着老百姓,让他们与他一起走。刘备有一个缺点,也是他的优点——重情义,在关羽被东吴所杀时,不听劝告,导致进攻东吴时被火烧连营,西蜀实力大衰,令日后的北伐都不能成功!
寒假重读这本书,令我明白了许多:只要取长补短,移多补少,就能战胜一切的拦路虎!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 篇4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个月,我们的必读书目就是《三国演义》。读完了,我对这些栩栩如生的英雄好汉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本书讲述了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书中上百个经典人物都有不一样的鲜明个性。比如说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他初出茅庐就帮刘备立了一功;骁勇无比但又很鲁莽的张飞、还是一身是胆的赵子龙等。
在所有人物中,我最喜欢常胜将军赵子龙。他勇猛无比而又很有谋略,忠肝义胆的他在曹操的数十万大军中勇救阿斗。连曹操都不得不对赵子龙赞赏有加,感叹到真是一员虎将,若自己身旁能有这样一员猛将相助大业将成!
诸葛亮,在三国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无一不显示他的超凡的智谋,连吴国的统帅周瑜都感叹到上天为何既生瑜,何生亮!最后竟被诸葛亮活活气得吐血而亡。用“运帷屋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来形容他一点都不过分。可以说,三国鼎立的形成,离不开诸葛亮决定性的贡献!
纵览全书,真让我爱不释手。从名著中,我受到了些启发:一个人要有勇气,同时又要有智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