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大全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心得体会大全 > 观后感 > 导航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08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集锦。

观影是对人大脑的一种全方位刺激,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涌现很多感触。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集锦”,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篇1

提起敬爱的周总理,大家并不陌生,无论是脍炙人口的文章《一件珍贵的衬衫》,还是大家伙口口相传的故事,都令这位伟人的形象鲜活具体、清晰可见,也让我们对这位伟人肃然起敬。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的《周恩来回延安》,正在全国影院上映。影片将镜头对准了这位受人敬仰的伟人,透过他在延安的点点滴滴,将观众带回到那段特殊的岁月,重温伟人的历史一刻。

影片《周恩来回延安》,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将观众带回到1973年的特殊时期。身患重病的周恩来同志,肩负着党和国家的嘱托,陪同外宾重新回到阔别26年之久的延安。影片采用丰满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代伟人平易近人、关心群众、呕心沥血的光辉形象,并用充满真情实感的事例和故事,讲述了周恩来总理重回延安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让观众对伟人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知。

影片一开场,身处病榻之上的周恩来总理,就开始了一天紧张又忙碌的工作,从批阅文件到接待外宾,从飞赴延安到陪同外宾考察,从接见老乡到登门拜访,时时刻刻都处在忙碌之中,没有丝毫的放松和休息,就连吃饭的时间都充分的利用上,不是陪老乡话家常就是与当地的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严谨的工作态度,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着实令人钦佩和折服。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对细节的把握相当苛求和精准。片中,周恩来总理衬衫的领子都已经磨破了,洗衣服的时候要特别地小心留意;脚上穿的袜子是补了又补,脚趾和脚后跟的部位都打着厚厚的补丁;来到老乡家里聊家常,亲自为老乡穿针引线;自费请熟识的百姓和当地陪同的工作人员吃饭;收到的土特产,一律按照市场价付款……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折射出了周恩来总理的平凡与伟大。

为了全景在线周恩来总理回延安的故事,整部影片筹备了近四年时间,背后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剧组先后走访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属,秘书、警卫等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有关方面的权威专家,详细搜集整理了与周恩来总理回延安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多角度、全方位对当时的历史进行了还原与刻画。说起来,与周恩来总理相关的影视作品并不少,《周恩来》、《海棠依旧》、《周恩来在上海》、《周恩来在重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但以周恩来总理回延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原型的影视作品,还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周恩来回延安》的上映,也有效填补这一空白。

《周恩来回延安》改编自知名作家曹谷溪的文学作品《周总理回延安》,是由吴卫东、刘劲执导,汇集了刘劲、唐国强、卢奇、黄薇等人的演出阵容。刘劲曾在多部影视作品中饰演周恩来总理的角色,有多达几十次的演出经验,从二十几岁到七十多岁的不同年龄段都出演过,可以说,不光与饰演的角色有着高度的契合,在角色的掌控上更显驾轻就熟。片中,无论是病榻上总理倔强的身影,还是工作中的不遗余力与全情投入,以及回到延安时的思潮翻滚与百感交集,在刘劲不着痕迹的演绎下,都是那么的真挚自然。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1周年,同样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周恩来回延安》这样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影片登陆影院,将周恩来总理鲜为人知的故事带到观众身边,实属不易。跟随着影片中的故事,跟随着伟人的脚步,重温周恩来总理的峥嵘岁月,重现那段鲜见的历史,也显影了影片的题材独到与难能可贵。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篇2

近日,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据了解,这部电影吸引了不少中老年观众的喜爱与支持,走出影院的观众们纷纷评价:“这部电影太真实了,好像跟着里面的影像重新回到那段艰苦奋斗的特殊时期,很有共鸣。”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评价:“这是一部用心、用情打造的电影,影片中运用大量感人的细节,将总理那种复杂的心情刻画出来。文艺作品还是要用细节打动人心,我相信这部电影也会得到年轻观众的喜欢。”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再现了一段从前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讲述了晚年的周恩来短暂22小时延安之行的见闻思感。这部电影的上映,使得许多极少出现在电影院的父母辈观众专程买票来支持他们心中的周总理。观影结束后,不少中老年观众还在座位上流连,情绪起伏一时间难以平复。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影感受,“我从小就敬佩周总理,也知道总理的不少事迹。可这部电影还是给我上了一课,没想到晚年的周总理身患重病,还坚持连轴转地工作,这绝不是常人能做到的,真是太感人了”,“最感动我的地方是,周总理与延安群众们之间紧密的鱼水之情。都隔了20多年了,总理回到延安,还能叫出曾经的老邻居、老朋友的名字,还记得彼此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是一部看似质朴却饱含浓浓深情的的电影,影片全都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情感,就是这样反而最感人”。

虽然《周恩来回延安》是一部充满年代感的主旋律电影,但还是吸引了不少当下的年轻人前来观影,“这部电影太催泪了,看着总理为延安发展心力交瘁、看着延安民众在当时还面临严重的温饱问题,我就想到自己平时太浪费了,完全不知道珍惜现在衣食不愁的生活”,“这部电影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示了晚年周总理的人物形象,同时还带领观众们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记忆。我想说,其实总理的事迹依旧会鼓励着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奋斗!”

5月15日,由吴卫东、刘劲共同执导,刘劲、唐国强、卢奇、黄薇等多名实力演员主演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周恩来回延安》今日全国公映。著名特型演员携手陕西本土演员,一众戏骨贡献精湛演技,深情的画面、饱满的情感、深刻的内涵集中呈现了总理与人民至诚至真的血肉情。

影片以1973年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肩负历史使命和老一辈革命家对老区人民的情怀回到阔别26年的延安为中心,讲述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影片主题涉及重大历史,主创团队从始至终都将“真实”作为重要的创作红线,注重历史和细节的研究。为准确、完整的还原这段重要历史,主创团队一是搜集、查阅了大量与周恩来总理本人以及“回延安”这段历史有关的文献、影像史料,二是深入采访了周恩来总理亲属、陪同总理回到延安的工作人员,以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全国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等专家,多方面了解历史细节,三是数次召开专家座谈会、创作座谈会,对影片涉及的史实、主题、内容、创作手法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讨论。大量的、细致的前期工作得以使这部影片真实再现了周恩来总理回到延安的22小时,为全国观众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与以往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角度宏观、事件重大、内容厚重以及着力刻画领袖群像相比,影片以小角度、窄切入点的手法,以周恩来总理个人视角为主线,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小角度切入但终于宏大题材,以周恩来总理的独有视角回顾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用历史闪回、时空交叉的手法贯连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延安革命、新中国特殊时期的延安建设和当下的新延安,回顾和展现革命战争时期“延安精神”的形成、国内建设时期“延安精神”的延续,最终回归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历史与现实打通,创新而巧妙地串联起了延安人民、北京知青、总理身边工作人员等人物群像,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血肉相连以及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

除视角、艺术手法的创新外,与以往重大历史题材作品重点反映历史事件不同的是,影片在重现历史的同时,始终以周恩来总理个人视角及情感动线为情节推动力,主打情感牌。一方面通过描述周恩来总理感怀延安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牵挂老区百姓生活依然艰难,希冀延安干部和知青为革命圣地的发展做出贡献,深情呈现共产党人人民是天的不变初心。另一方面,通过众人延河抬车、曹大娘拿出攒下的几枚鸡蛋让总理补补身子,缺米少粮的老邻居凑出半袋小米让总理带回去,延安青年受老父亲的嘱托从十几里外赶来带着一袋大枣看望总理等桥段,细节刻画了延安百姓对周恩来总理的思念和爱戴,体现了老区人民坚定跟党走的永恒信任。

影片史实基础扎实,视角新颖独特,表演细腻感人,催人泪下,为观众献上了一部特别的献礼之作。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篇3

作为一名黄土高原上紧邻陕北地区的孩子,看剧情历史电影《周恩来回延安》颇受感动,仿佛自己随着剧情的推进回到了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年代。那时,虽然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可能解决基本温饱都难,但是淳朴的西北风土人情和革命老区人民的真挚情谊却深深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是根据周恩来总理时隔二十多年后带着毛主席和党的嘱托再次来到延安的故事,通过他晚年对延安的二次到访忆当年,并对延安发展给予重托的浓厚情感,来呈现他对延安及人民的牵挂之情,即使现在看来依旧让人热泪盈眶。影片不仅故事朴实,更展现出老一辈革命家“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崇高品德,以及他们对革命老区延安的不舍和留恋之心。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影片通过周恩来总理晚年到访延安的点点滴滴,再次展现出革命老区陕北延安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朴实与勇敢,并对当年北京青年到延安插队当知青的生活进行了有力书写。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们不因为是革命老区就搞特殊,而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将延安发展的独具革命老区特色,带领延安人民逐步走向新的幸福生活。当看到周总理与当年的老房东、老邻居、老伙伴们相聚的场景时,不禁感叹岁月流逝飞快,而永远不变的是那份真挚的热情与淳朴的民俗民风,和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永生难忘。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不仅对周总理回延安与老友相聚进行了深度刻画,还通过忆当年革命战争岁月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陕北人民以及为革命牺牲的战士等等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回顾。当看到周总理为了革命胜利在通往延安路上饿肚子和战士们讨饭吃的情景以及去往延安路上被伏击的场景时,无不被当年的老一辈革命家敢于牺牲的精神所震撼,吃苦耐劳不说,流血流汗都没有一句怨言的崇高品格非常值得我们生活优越的年轻一代学习,也正是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当下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值得铭记一生。

当然,通过影片一系列的回忆,看得出当年周总理对延安有着太多的牵挂和不舍,回忆了岁月见到了老友,即将再次离开时,还特意嘱咐随从人员想要再多看看陕北的愿望,而那份真挚又动情的心声被刘劲老师演绎的淋漓尽致,从头到尾饱含热泪的情绪又始终让人看的为之感动,非常入戏,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跟随着周总理再次回到延安一样,震撼十足。不得不说作为导演兼主演,刘劲老师对人物的理解以及心理刻画都非常细腻,将周总理的一举一动都诠释的有模有样,展现出他和蔼可亲,一生一心为民的领导者形象,不禁令人心生敬佩之情。

目前,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正在院线热映中,先且不论在商业扎堆的档期中会取得怎样的成绩,但是作为大家庭成员的一份子,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更适合全家老少一起观看。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发扬革命先辈精神,学习革命先辈好榜样,不忘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作为新一代青年不忘历史,牢记使命,有责任有义务将祖国继续发扬光大,走向更强!(教师资源网 722331.CoM)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篇4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生动讲述了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一段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影片以1973年身患重症时的周恩来总理回到已经阔别26年之久的延安为主线,通过再现回到延安的20多小时真实经历,充分展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感人画卷,大力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以延安为代表的老区人民,始终永葆革命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使命和伟大精神。

看了影片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被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伟岸形象所折服。总理与延安百姓一起吃饭、老乡将仅有的一袋小米给总理的情节,让人无比感动,一代伟人的艰苦朴素、平易近人,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从小没有吃过苦、受过罪的年轻人要认真学习的,要更加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无论工作学习生活中,即便遇到再大困难、再大波折,也要努力坚持,执着前行。

联系到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在工作中要做到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任劳任怨和一丝不苟,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项繁琐的工作,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和默默奉献精神。做档案工作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苦,乐于奉献,要兢兢业业。同时,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要熟悉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和政策方针,熟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各项业务规定,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要掌握档案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档案操作节能,除了业务知识外,要掌握网络计算机知识学习,以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的需要。再次,要树立主动工作意识,关注了解公司生产发展,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主动收集材料,不断丰富库存,要能有效利用档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公司生产发展服务。

了解历史,走进伟人,感受魅力,接受洗礼,励志自己。以上是我此次的观看心得。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篇5

近日,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据了解,这不仅是本月唯一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更是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巨制。这部电影吸引了不少中老年观众的喜爱与支持,不少头发斑白的观众观影后,还拿着手绢擦拭泪水,久久难以释怀。走出影院的观众们纷纷评价:“这部电影太真实了,好像跟着里面的影像重新回到那段艰苦奋斗的特殊时期,很有共鸣”,“周总理到了晚年还为国家为人民辛苦操劳、不遗余力,他值得所有的中国人永远怀念与感恩!”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从筹备、拍摄到上映,一直受到众多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周恩来总理的侄女、中新社原副社长周秉德女士在观影结束后的采访中对影片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这个片子特别好,反映了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回延安的短暂22个小时里,他做了那么多与老百姓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就希望百姓生活得更好,这点特别动情!”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再现了一段从前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讲述了晚年的周恩来短暂22小时延安之行的见闻思感。这部电影的上映,使得许多极少出现在电影院的父母辈观众专程买票来支持他们心中的“偶像”周总理。观影结束后,不少中老年观众还在座位上流连,情绪起伏一时间难以平复。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影感受,“我从小就敬佩周总理,也知道总理的不少事迹。可这部电影还是给我上了一课,没想到晚年的周总理身患重病,还坚持连轴转地工作,这绝不是常人能做到的,真是太感人了”,“最感动我的地方是,周总理与延安群众们之间紧密的鱼水之情。都隔了20多年了,总理回到延安,还能叫出曾经的老邻居、老朋友的名字,还记得彼此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是一部看似质朴却饱含浓浓深情的的电影,影片全都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情感,就是这样反而最感人”。还有一位自己来看电影头发都白了的奶奶说:“这部电影让我忍不住哭了好几次,在我心中,周总理永远是我们新中国的好总理!”

5月13日下午,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在成都峨影1958举办首映式。导演兼周恩来扮演者刘劲,邓小平扮演者卢奇、贺龙扮演者黄鸿等演员,导演吴卫东、制片人黄金城现身仪式现场,与成都的观众交流分享了电影筹备与拍摄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据悉,这部由刘劲自导自演,唐国强、卢奇、黄薇等实力派戏骨倾情加盟的电影,将于5月15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

这次塑造“周总理”的角色与以往有何不同?刘劲表示,以往自己只是单纯用心于扮演好“周总理”的人物角色,其他问题不需要过多操心。可这次不同,在这部电影中,自己还同时担任了导演这一重要角色,需要考虑的问题则更加全面,肩上责任感与使命感让自己努力做好方方面面。刘劲还表示自己见到剧本是在四年前,剧本把周总理回延安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展现出来,他当时一看到就被打动了,马上请了编剧改编,历经四年,最后改成了这部电影,机缘巧合之下又成为了导演。

同时,谈到这部电影时,和刘劲联合执导的吴卫东表示与以往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着力刻画领袖群像相比,这部电影特殊之处在于是以周恩来总理个人视角及情感动线为情节推动力,以历史闪回、时空穿越的手法贯连了不同时期的延安发展状况与延安精神,并最终回归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整部影片以回顾历史,着眼当下,遥望未来的方式逐层推进,体现了党和人民共同筑就的大国崛起之路。

现场的观众率先欣赏了这部充满革命历史气息与领袖精神的“文化大餐”。影片放映中,不少观众都在低声抽泣,感动地流下了眼泪。有观众在观影结束后表示“这是一部温情而感人的献礼巨制”。据悉,该片历时四年制作,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巨制,聚焦周恩来总理晚年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短暂22小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向观众们展示了身患重症的周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使命和老一辈革命家对老区人民的情怀回到延安的种.种经历。以四个时空交错进行的艺术手法将历史与现实打通,巧妙地串联起延安人民、北京知青、身边工作人员等人物群像,再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

5月15日,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延安首映礼在延安大剧院举行,延安1200余名干部群众参加了首映礼。

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在致辞中说,延安是周恩来总理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他最牵挂的地方。46年前,周总理回延安看望人民群众,46年来经过一代代共产党人和延安人民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延安一改往日旧景象,山绿城美百姓富,特别是2019年正式告别了绝对贫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据悉,该影片根据知名作家曹谷溪文学作品《周总理回延安》改编,讲述周恩来总理1973年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短暂22小时,讴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肉相连及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影片以四个时空交错的艺术手法讲述了周恩来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联起了延安人民、北京知青、身边工作人员等人物群像。

电影《周总理回延安》改编自作家曹谷溪的报告文学《周总理回延安》,讲述了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深重的历史使命回到革命圣地延安,重温党的奋斗历程,铭记党的奋斗精神,提醒全党不要忘记延安这片土地上燎原的革命火种和延安人民对于中国革命的奉献。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怀和砥砺前行、永远奋斗的信念。

六十年前,美国人斯诺说:“走进陕北,才看到一个真正的民族,才看到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 无论是体现我党历史还是伟人生平,“回延安”这段历史都是非常值得挖掘的。本部电影中讲述周总理1973年回到延安,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陕北延安,她是传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承载着党和人民、领袖和群众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创造英雄史诗的光辉时代。

影片以周总理为核心人物,将延安人民群众、北京下乡知青、身边工作人员等串联起来,总理的初心不忘、延安人民的信任坚守、知青的青春奉献、基层干部的踏实奋进,共同谱写出一曲赞美人民、赞美党的乐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的历史使命、继续前进的赤子之心和永远奋斗的坚定信念,体现出共产党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优良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周总理回延安》这部电影正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理想这一“初心”的追寻。影片连接民主革命时期的延安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延安建设,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回顾和展现革命战争时期“延安精神”的形成、国内建设时期“延安精神”的延续,最终回归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回顾历史,着眼当下,遥望未来,体现在“延安精神”的引导下,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信念的激励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共同筑就大国崛起之路。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篇6

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昨日,由市委宣传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故事片《周恩来回延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活动。影片集中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的崇高革命风范,大力颂扬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主题。该片将于本月15日在全国正式上线公映。

《周恩来回延安》是我市创作推出的第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影片真实再现了周恩来总理1973年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饱含深情地展现出一幅幅“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感人画卷。电影艺术地将历史与现实打通,通过对周总理回到延安22小时难忘经历的回顾,热情讴歌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品格风范,从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仰、砥砺奋进,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影片汇集了当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强大阵容,导演吴卫东、刘劲,领衔主演刘劲,唐国强、卢奇、黄薇等担纲主演。

现场点映播放了影片《周恩来回延安》,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观众动情地流下眼泪。大家一致称赞,这是一部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的精品力作。有关专家指出,这些年,天津站在增强“四个自信”的高度,坚持不懈抓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持续推出了《解放》《辛亥革命》《寻路》《换了人间》《永远的战友》等一批优秀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的出品公映,是天津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文化贺礼,影片追思回顾党的奋斗历程,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既饱含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缅怀,又充满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丽憧憬,将会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奋勇前进。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篇7

周恩来总理一生被人民所尊敬的其中一个重大原因,是他视人民如天,视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对人民的感情热烈而深沉。在看过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后更是有此感,电影结局处将镜头拉回到现代的延安,周总理却已无法看到,辛酸遗憾令人垂泪。

与以往革命历史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所不同,《周恩来回延安》更加着重于细节描写,周总理在70年代特殊历史时期,虽身患重病,但一心肩负人民、心怀国家使命,回到圣地延安。

电影的故事从周总理1973年6月身患重症时讲起,彼时的总理在病榻中办公,珍惜时间、鞠躬尽瘁的精神当之无愧“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八个字。毛主席曾引用曹操的这句名言,借此肯定周总理的理政之勤、之德、之能。

重返故土延安,当他捧起金黄的小米饭,想起当年初进延安时,路过曹大嫂家吃的第一顿小米饭,他饱含热泪“延安的小米养育了中国革命”;当他登上宝塔山远望清凉山,想起为掩护自己而牺牲的陈友才和小曹,托付延安干部一定要为烈士的墓碑多加照料;当他看到延安当地百姓吃不饱,当场与干部举杯为誓,要在五年内让粮食产量翻一番,让延安百姓过上好日子……电影中这些细节的描述,使影片与其他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区别开来。

此次,扮演周恩来总理70多次的特型演员刘劲在《周恩来回延安》中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既是主演也是导演。与他搭档的演员有唐国强、卢奇、黄薇等实力戏骨,演绎一代伟人对人民的深情牵挂,可圈可点。从电影中能感觉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老区人民的热切情怀,尤其是从细节出发,导致泪点连连,深情画面接踵而来。

回到革命圣地延安后的周总理,带领观众回顾了中国革命在此地的重大事件,此后将四个时空交错进行的艺术手法来讲故事,令观众领略到电影剪辑艺术的同时,更深切感受到周总理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真正拥有赤子之心的人,最不怕的就是时间变迁。因为时间更能让人看清真相。电影剧情在四个时空交错中,将历史与现实打通,他与国家领导、延安干部、人民百姓、下放知情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不禁令人动容。

《孟子·离娄下》中有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拥有善良、纯朴、率直、热爱生命的人格品质的人,更有大人物的担当。周恩来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待人接物、所思所感,无处不在的体现他对人民的深切关怀,也无处不现在他的赤子之心。

随着《周恩来回延安》的剧情发展,电影不仅重温党的奋斗历程,更从细节处展现了周总理在延安十年的峥嵘岁月。这一路走来,周总理与延安人民、北京知青、身边护卫员、翻译、护士等人员的相处中,一系列的人物被延安这个老地方巧妙地串联起了,观众也看到了彼时那个年代的人物群像。

在一幕幕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中,周总理结束了自己的延安之行,临行前依依不舍,也可能是知道自己身体抱恙,不知何时能再返故地,感到有些遗憾。他略带伤感的离开延安,带着人民的不舍,却也坚定了人民心中建设延安的信念。彼时,周总理在延安下达的的军令状,全部按时完成,这也深刻体现了延安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

影片《周恩来回延安》从拍摄、制作层面的用心之处即能看出诚意,在商业扎堆的档期里,一部关于周总理的电影这样低调上映,不仅是致敬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也能给当下正处在中美贸易战的祖国人民给予更多信心。

周总理曾说过:“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彼时任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如是说,如今回头再看同样受启发。

周恩来一生受人敬爱,看《周恩来回延安》便更清晰知道内里原因,因为他爱人民,心中永远有人民。道德经有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里所说的“赤子之心”,跨越到现代,他就是周总理。

猜你喜欢

  • 央视《我们从延安走来》观后感范例 观影是一种全方面的感官影响,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好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不断地触动内心,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你是否为写观后感而苦恼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央视《我们从延安走来》观后感范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延安,举世闻名...
  • 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观后感1000字 当我们接触新的电影时,作品的魅力恰恰在于能够让我们和它发生交流,在观赏的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感受想法,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观看作品后得出的心得和感悟。如何正确的在作品的观后感里抒发感情呢?下面是编辑帮大家整理的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 周恩来传记读后感模板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以下是小编吐血整理的“周恩来传记读后感模板”,敬请...
  • 观后感精选: 有关延安精神的观后感800字文章其五 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每个人对于,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老师都提倡用写观后的方式来提升作文能力。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观后感精选: 有关延安精神的观后感800字文章其五”,供您参考...
  • 纪录片我们延安走来观后感1500字模板 小编特别编辑了“纪录片我们延安走来观后感”。如今大多数人会选择在休息时间看电影或电视剧,欣赏时,我们的内心都会充满感动。观后感能为我们日后的写作提供素材,写自己的观后感,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内心所想。欢迎大家参阅本文!...
  • [观后感借鉴] 《我们,从延安走来》纪录片观后心得(篇七) 聚精会神地观赏影片或电视剧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观看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情节中。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如何在写的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我们,从延安走来》纪录片观后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过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