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大全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心得体会大全 > 读后感 > 导航

资本论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10-31

资本论读后感其一。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了“资本论读后感其一”,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以下的内容“资本论读后感其一 ”是小编特意为您准备的。书籍给人以感悟,给人以信心,阅读作品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人都沉浸在他细腻的故事情节当中。我们可以将好的想法写成读后感,与身边的朋友一起分享。记得将本文收藏以便随时查阅!

[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新著《21世纪的资本论》一经出版便引发东西方各国的热议和争论。究其原因主要是书中论述的有关21世纪的现象和观点都鞭辟人里,发人深省!

书中提出,近几十年来,世界的贫富差距正在严重恶化,而且据预测将会继续恶化下去。这与我们的期待以及国家采取的各种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等背道而驰。然而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21世纪的本像。

我们可以知道,当前在美国,前10%的人掌握了50%的财富,而前1%的人更掌握了20%财富。现有制度只会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皮凯蒂认为,我们正在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的年代,也就是说未来将进人前所未有的“拼爹时代”。“拼爹”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拼爹”现象也并不稀罕。几乎所有人都想要有一个可以“拼”过别人的爹的“爹”,自然这也是能够理解的。如果不“拼爹”,工资就更不用拼了——收入不平衡也早已是常态了!

但是,在这个经济增长快速分配却如此不均的时代,我们应该把分配问题,把收入不平等问题置于核心地位!

我们没有任何根本的理由来相信增长是自动平衡的。我们从很早就应该把收人不平等的问题重新置于经济分析的核心地位,并提出19世纪就已经出现的类似问题。长久以来,经济学家们都忽视了财富分配问题。如果不平等问题重新成为中心议题,那我们就必须开始收集足够广的历史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过去和如今的趋势。只有通过耐心地积累事实和样本,再在不同的国家间进行比较,我们才有希望识别出发生作用的机制并对未来有一个更加清晰的预见。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21世纪初所处的阶段就好似我们的先辈在19世纪初的状况:我们正在见证令人印象深刻的全球经济的变化,并且很难知道这些变化的广度,或者说几十年之后全球财富在一国内或多国间将如何分配。19世纪的经济学家将分配问题置于经济分析的核心地位并致力于研究其长期趋势,鉴于此,他们理应得到极髙的评价。他们的答案并不总是令人满意的,但至少他们提出了正确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当前最主要就是处理这个问题,有了正确的问题自然就要有正确的解答!

我们要把差距缩小到底!

小编推荐

《资本论》读后感7篇


你是否想知道怎么写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呢?每个人读完作者所写的作品后,都会有不尽相同的看法。当我们在书中获取感想时,要记得时刻将想法记录下来,想要一篇好文章不妨去读读“《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篇1】

一开始想谈谈如何与《21世纪资本论》的实体书结缘的。其实我本人是不爱买实体书的,因为当今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在网上找到pdf文件,虽然阅读起来不一定比纸质书舒适,但到底是可以节约下一大笔费用的。在我20岁生日之际,一位友人定要以货币形式表示他的祝福,被我果断拒绝了。因为在我看来,这顿“免费的晚餐”无非是一笔社会资本投资,有来必有往,既然厌恶风险不如分文不取。尽管道理往往是心照不宣的,但不给人台阶下也不是做人之道,于是我建议他赠我一本书,书籍自选。怎奈我平日里对自己读书范围只字不提,他只明了我是学理论经济学的学生,于是在畅销书中选中了这一本书。

书上有一行来自保罗.克鲁格曼的书评,他称这本书为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并提到这本书破除了许多保守派关于自由竞争的信条,还声称“我们正在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的年代”。我曾涉猎过一些所谓“承袭制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学作品,这类著作的集中阅读会让人对道德失去信心——因为在那个年代财产(遗产)是高于一切的。所以“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这段话,激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因为要把现代和“承袭制资本主义”时代联系起来的确有难度。

在正式进入这本书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托马斯.皮凯蒂。作者的头衔有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创始人之一、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主任。本科数学经济学双学位,22岁获博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经济学院任副教授两年。主要研究财富与收入不平等。

本书除了导言和序言部分,共分为四个部分——收入和资本、资本/收入比的动态变化、不平等的结构以及21世纪的资本监管。

第一部分主要是阐明一些基本概念。首先,作者在本书中对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资本)账户进行了国内外、劳动与资本两种划分:国民收入=国内产值+国外净收入=资本收入+劳动收入;国民财富=国民资本=私人财富(资本)+公共财富(资本)=国内资本+净国外资本。并将资本定义为一国某时间点居民与政府所拥有的全部物品的市场价值之和,但不包含“人力资本”。

接着,作者给出了资本/收入比这一指标以衡量各国资本的相对充盈程度,记作β。在有了以上的铺垫之后,所谓的“资本主义第一基本定律”就建立起来了:α=r-β。α是国民收入中资本收入的比重,r则是指资本收益率。

然后,作者抛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历史记录表明,推动穷国和富国经济发展水平趋同的主要因素并非是全球资本自由流动,而是来自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这就动摇了读者对全球化理念中的资本自由流动对收入差距缩小的贡献,也为后文论证资本自由流动是扩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做了铺垫。

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章,作者给出了公元0年到的全球实际产出增长水平,并预计发达国家平均实际产出增长率将在21世纪后半叶降到1.2%。这一章与前文所述看似逻辑关联不强,但都是在为后文的论证做准备。

第二部分一开始对英、法、德、美等发达国家自18世纪(不同国家因为财产登记制度时间起点不同)至的资本收入比情况做了个案分析。这几国虽然资本收入比和资本结构的变化趋势因制度、历史因素存在差别,但也存在显著共同点。例如一战开始到20各国资本/收入比的时间序列几乎都为两边高中间低的U型态势(美国是自大萧条开始到年呈现U型态势)——意味着各国资本/收入比在2010年已接近一战前的历史最高水平,且公共资本占收入比重都相当低,几乎处于0%的水平(公共资产=公共债务)。

资本主义第一基本定律只能解释静态的资本收入占比,却无法解释资本收入比在长期中的变化,于是作者给出了“资本主义第二基本定律”:β=s/g,其中s为储蓄率(扣除折旧后的净储蓄,并包含企业净储蓄),g为经济增长率。但作者强调,这个公式只能揭示长期中的资本/收入比均衡,通过对发达国家长期中的平均储蓄率和平均增长率的考察,这个公式得出了与现实基本相符的结果。那么未来资本/收入比的变化趋势是什么?作者认为,由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且由于资本相对劳动议价能力一直在持续上升,β将持续上升。有趣的是,资本主义第二基本定律还可以解释马克思的“资本家自掘坟墓”的经济观点:当一国储蓄率s为正数,且由于缺乏结构性增长使g逼近于0时,β将会无限扩大并使得资本收益率r下降,最终就会出现所谓“资本主义的末日”。在过去,马克思的这个观点仿佛并没有解释力,但如今低增长率正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资本的无限累积可能会卷土重来。但令人感到震惊的是,由于r在长期中一直保持高度稳定,所以现实的资本无限累积很可能是无限制的。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全球收入的分配情况。这似乎是老调重弹,但作者创新的地方在于细致地考察了资本、劳动收入各自的内部分配情况,以及富人群体内部的收入分配情况。尽管受过经济学教育的人都对发达国家收入结构有基本的认识:即最富的10%通常占有一国半数以上的财富,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在这10%的人之中,财富分配不公的程度更是远远大于用10%—90%划分方法所得到的不平等程度——越是缩小最富有的人群范围,财富分配不公程度越是加速扩大(长期中前1%的财富始终占到前10%的财富总量中的一半)。更超出我们一般认识范围的是,与一战前的“食利者社会”不同,10%的最富人群中,劳动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美国,只有在0.1%的最富人群中,资本收入才占主导地位)。观察历史数据可以得到,一战后发达国家富人资本收入的断崖式下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但劳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其实一直都相当稳定。而正是这种贫富差距中期内缩小,为库兹涅茨提供了有误导性的数据,才有了财富分配的“库兹涅茨曲线”——近几十年来的收入差距扩大实际上已经推翻了这一理论。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十多年来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高工资收入的迅速提高——这是教育和技术赛跑理论以及边际生产率定价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作者给出的解释是,由于高管的边际生产率很难确定,再加上盎格鲁撒克逊的公司模式中,高管工资由高管自己和薪酬委员会共同确定,所以自1970年公司逐渐接受高薪酬方案后,高管的薪酬得到迅速提高。

描述了静态的收入不平等后,皮凯蒂想要论证的最终结论终于露出了冰山一角:动态中财富分化将会愈演愈烈。因为历史数据证实了,在长期中r始终大于g,即资本收益率始终大于人均收入增长率。那么在逻辑上如何解释这一点呢?皮凯蒂的解释是:“如果rg)。”当然,这种解释有些极端,而且皮凯蒂本人也强调,r>g是“依赖多重机制的历史事实”,不应去寻找单一因素做解释。

可能是嫌这个抽象的解释不足以支撑起论点,作者又对遗产继承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个等式:by=μ×m×β。β与前文意义一致,是指资本收入比,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可继承的私人财富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公共财富不可继承),m则是死亡率,μ为逝者离世时拥有平均财富与在世者平均财富的比率,by则是年度遗产和馈赠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观察我们可以得到,β是在逐年上升的,但可喜的是m是在逐渐下降的。那么这样就抵消了继承财富占国民收入比重的上升吗?并不。m的下降意味着人均寿命的增长,也就意味着μ的上升,即by很有可能是上升的——这一点得到了实证检验。

在总结了全球财富差距进行了未来展望后,全书进入了最后一部分——“21世纪的资本监管”。作者很清楚,财富集中度的提高意味着民主制度的失效。政治的原则是合法性——即为公平正义,而经济的原则是效率。两者可以达成一致,但在财富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种一致还能否保持下去?作者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企图建立一种全球资本税,但它并不做为一个税种存在于现实之中,而是做为收入累进税的一部分发挥功能。很多人会问,收入累进税不是普遍存在的税种吗?答案是否定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各国为吸引资本,争相给出优惠税率。2.资本收入相对劳动收入更容易避税。这就导致了收入累进制的再分配功能发挥有限。作者认为,要遏制资本所谓“无限积累”的态势,只有靠真正建立起涵盖一切所得的累进所得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提到了为什么说财富高度集中会威胁到中下层的生存境况。学经济学的学生,特别是只学了初级经济学的学生,很容易对财富集中产生认同,心说帕累托改进不是好事一桩吗?可是财富集中后它的避税能力会比过去更强,而同时却在享受与其纳税不匹配的公共服务,反而可能由于社会财富整体的增加(尽管这种增加并不均匀)而扩大。反映在现实中,就是公共财政收不抵支,公共财富拥有量(公共资产-公共负债)接近0甚至为负数——这就是发达国家的社会现实。那么要增收怎么办?如果缺少一种“全球税”,那么只能变相对中下层加税——而这种做法只会加深社会矛盾。单从中国五千年王朝更替的经验来看,如果连续两次遏止财富集中都失败了,那么王朝只能等死——底层民众会起来(或者在其他集团的挑动下)将社会财富以暴力方式重新分配。

要实现全球累进所得税,必须先实现全球收入信息的收集。作者的建议是各国政府协作,迫使全球的银行公开关键信心。可这正如他自己所说,是一个“乌托邦”。

关于收集收入信息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先不管,至少比作者的手段更温和,也更具有可行性——利用比特币。我们都知道,比特币除了是一种电子货币,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它本身还是一个“行走的账本”。因为离开了准确的交易信息记录,比特币本身的币值也就不保了,所以当比特币或者说类似比特币的货币真正成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后,除了能够提高商业效率,如果能够以强制力获取(不是篡改)这种货币背后的交易信息,那么通过分析处理,收入信息的收集就可以完成了。不过由于这种货币容易被金融界盯上,所以其币值的大幅波动似乎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在短期内它也很难真正进入商业流通领域。但从长期来看,我认为这种记账与流通职能相结合的货币一定会在某一个节点被迅速推广,但不一定就是现在的比特币。既然它最终能够流行开来,利用它收集交易信息从而估计收入情况也不是不现实的——我认为这至少比作者的“乌托邦”更现实。

我想再谈一谈皮凯蒂对于经济学这门学科的认识。皮凯蒂在导言中说道:“坦率地说,目前的经济学科不惜牺牲历史研究,牺牲与其他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盲目地追求数学模型,追求纯理论的、高度理想化的推测。这种幼稚的做法应该被摒弃了。经济学家们往往沉浸于琐碎的、只有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中。这种对数学的痴迷是获取科学性表象的一个捷径,因为这样不需要回答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那些更复杂的问题。在法国做一个理论经济学家有个很大的优势:在这里,经济学家并没有收到学术界以及政界、金融界精英的高度重视,因此他们必须撇开对其他学科的轻视以及对于科学和理性的荒谬要求,尽管事实是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一无所知。无论如何,这正是这一门学科和所有社会科学的魅力所在:从零开始更有希望获得重大进步。”皮凯蒂又说,他在美国工作期间“我发现美国经济学家的工作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诚然,他们都非常聪明我在那个时期也结交了许多好友。但有些事情很奇怪:我清楚地认识到,我对世界经济问题一无所知。我的论文都是由一些相对抽象的数学定理组成,但同行们都喜欢我的工作。我迅速认识到,自库兹尼茨之后,再也没有同行花精力去收集不平等的动态变化的历史数据,反而实在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大量生产纯理论的成果,并期望我也这么做。”

当然,皮凯蒂是站在这个高度上做出这么一种评价,做为经济学的初学者,我并没有资格借着皮凯蒂的话来发挥什么,我想要说明的是,我跟皮凯蒂一样,坚决认为社会科学是不能彻彻底底分家的。记得有一次对印度经济发展状况好奇,我就去查了一些论文来看,它们的共同点是模型很漂亮、理论没问题、关键经济数据都有,但问题在于,好像这套分析放在任何十亿级的人口大国都没问题。后来我想了想,这大概是因为理论是具有普适性的,但各国具体情况分明存在许多不同,如果不考虑各国各异的社会结构、文化要素,那么从理论出发进行真正接地气、到位的分析就是异想天开。

作者皮凯蒂是非常坦诚的,因为他承认自己当年“对世界经济问题一无所知”。再结合他的教育经历和书里的一些内容,我推测作者的社科综合素养其实并不高——他在对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法国人口情况、各国黑奴制度进行分析时犯了一些历史常识性的错误,当然这些并不影响他最后结论的得出,但确实暴露了这位哪怕是早就开始关注自己社科综合素养的顶级经济学者,也存在着许多知识盲区。

可能是因为我个人对经济学有偏爱,我将经济学视为“屠龙刀”。屠龙刀一旦挥舞起来,确实可以横扫千军。但是光是要把这把屠龙刀拿起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和咱们财大的一位数学老师做过一些交流,他也欣赏经济学,并且他认为经济学一定需要悟性,如果没有这层悟性,那么学四年经济学还不如学四年技术。按我的话来说,这个所谓的“悟性”,就是提起屠龙刀的那股劲道。但这位老师认为这股劲道是外生的,靠天生的悟性,但我可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股劲道就是内生的。源源不断地向我们的肌肉输送能量的综合视野,加上自身不断训练和强化的“思维肌肉”,就是决定我们能否提得动这把刀的劲道。我想在这里引用一段哈耶克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演讲内容:“如果你是一个除自己专业外一无所知的优秀的化学家或者生物学家,你还可能是一个社会里有用的人,但是如果你是一个除了经济学或者政治学科外一无所知的人,你将百无一用。除非你受过相当好的教育,而且,特别地,拥有一些社会科学知识和一些历史哲学知识,否则你不能成功地使用你的技术知识。……除非你真正了解你的经济学或者其他别的什么特殊领域,否则你就仅仅只是一个骗子。但是,如果一个经济学家只知道经济学而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就会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祸害。”

虽然我读书很杂,但我很清楚自己读书的最终归属是什么,就是回归到经济学上来。我感到大多数学科——特别是基础学科的教学,理论和经验都是严重脱节的。理论跑得太快,经验跟不上,就会产生对理论的曲解或者根本无法理解理论。这本《21世纪资本论》做得比较好,或许这就是它比较厚的原因。这本书也是我在我阅读的一个回归——并不是指我开始重新读一本经济学专著了,而是自己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对正义、公平、财富分配等社会合法性来源的阅读和思考的经济学上的回归。

想讲一个有趣的例子。去年10月的时候我在自习室自习的时候,人还不算太多,让我一度以为南湖校区自习室是供给过剩的。但到了11月特别是12月要考研的时候,人就越来越多了。刚开始大家还是尽量早点到自习室去占座位,但是突然不知谁带了个头,头天晚上就把书放好了,第二天用不着早起也有座位。然后大家开始纷纷效仿,第二天大家都用不着早起就有座位了。看到这个现象我开始思考,大家都得了便宜了,那谁吃亏呢?吃亏的当然是那些没有提前占座位,却又每天早起的学生了。这些学生刚开始每天早起能够占到座位,但是当大家开始提前占座之后,他们起得再早也没用了——我也是这些学生之一。

我的心理状态变化过程是:刚开始是能接受占座行为,后来有一些排斥,到最后每天找不着地方自习了心里就开始有愤怒了。不过很快考研就结束了,考生一离场,座位又空出来了,所以这个愤怒也没在心里沉淀多久。讲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呢?如果把一开始的自习室座位视为公有制下的产出,再把占座行为视为私有化进程,把我这类学生理解为没有获得私有化好处的普通人,那么理解皮凯蒂所描绘的世界就轻松多了。当一个教室里座位有限(财富增量少),而继承财富(头天占的座位)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时,占人口大多数的“穷人”(像我一样没有地方自习的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从容忍到排斥再到仇恨,如果没有考研结束考生离开自习室这么一出,那长期看来最有可能的就是学生组织起来否认占座的合理性。

尽管这个例子不那么恰当,但它多少反映了财富分配或者说公平问题远不只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还是社会学问题、政治学问题甚至是哲学问题和心理学问题。这也更加印证了建立综合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我们再回到书中提到的不平等问题上来。作者提出的方案除了著名的“全球资本税”,还有一点是“老生常谈”的教育机会的平等。我不太同意教育机会的平等真能使收入差距缩小,或者说作用可以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明显。这也许是一种“歪理邪说”,但我有我的逻辑。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实质是一个筛选机制(我也认同教育的本质本应当是激发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信号投资。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承认无论怎样,总有人或者总有家庭会帮助孩子发出独特的信号——无论是以怎样的形式。而这种信号发送所要耗费的资源,本身也是一种筛选机制。

简而言之,如果削弱正规教育发信号的功能,那么总有其他发信号的方式存在,而那样的方式或许会造成更严重的不平等。

关键不在于削弱教育的筛选功能,而在阻止除个人才能以外的任何禀赋进入筛选机制。而这很难做到,中国的高考可能很接近——但为排除其他禀赋使学生重复训练、模式化思维、机械记忆却又败坏了学生学习的胃口,是否又得不偿失呢?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皮凯蒂的一些重要结论。由于资本收益率r在长期中始终保持在4%~5%的水平,所以对任何国家而言,r>g的趋势不可避免;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意味着一个孩子将会继承更多上一辈的财富,所以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将会加速财富两极分化。低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所以皮凯蒂指出发达国家的财富分配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想有人会好奇,发达国家资本存量很大,难道不会造成资本收益率过低的情况吗?书中给出了对这一质疑回应:确实出现过,是在建国后近百余年的美国——因为地广人稀,形成了土地资本的相对过剩压低了资本收益率(地租)。但作者强调这是一个个案,现代资本不仅可以迅速流动,而且由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始终大于1,故资本收益率不可能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看到这两条核心结论,我总是忍不住拿它们往本国的情况上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确实处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较低水平上,但经济增速依然处于一个中高水平,高于预计的全球资本收益率,所以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希望还是存在的,社会阶层流动通道还没有收紧,努力还是有用的。

《资本论》读后感【篇2】

年初一次偶然机会提前读到《资本论》,作者是藏在茑屋书店背后的大BOSS增田宗昭。这本小书是我今年到目前为止看过最喜欢的一本书,字数不多,却耐人寻味。

虽然像增田宗昭这类BOSS亲自写的东西,很难符合编辑的要求,在我看来实物书也的确是靠排版硬撑起来的。不过,书的价值不在于字数,而在于纸张所承载的内涵、思想、精神。

增田先生恰好也提到一个词:提案力——对顾客而言,有价值的不是作为物体的书,而是包含在书中的提案。乔布斯要卖给人们的也不是iPhone这一硬件,而是通过iPhone来进行生活方式提案。

从本质上说,商品本身具有地域性和选择性,所以才会有市场营销。要确定目标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通过这种方法制订销售计划。然而一旦越出单纯的物的概念,包含某种哲学,换句话说,包含了生活方式提案,那么商品就会获得超越国境、人种、年龄、性别的翅膀。

增田先生认为,书店的问题就在于它在卖书。

在日本,每年都有374家书店面临倒闭。而茑屋书店不仅活下来,还拥有1400多家店铺,是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取得这样的成绩,增田先生的提案并不神秘。

最早的“茑屋书店枚方店”成立于1983年,它开创了录像带、唱片、书籍三位一体的全新模式。在此之前,这种书店运营模式还被视为异端。因为这些商品的流通渠道各不相同,供货的批发商也不同。

但流通的麻烦并未将增田先生阻挠,他依然将顾客价值放在第一位,爱读钱德勒小说的人,可能也想听听主人公爱听的冷爵士。而有了茑屋之后,这些都可以在同一家店找到。

书是提案的载体,所有生活相关的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提案。这里的“提案”可以等同于“策划”,也可以等同于“设计”,就是既要紧跟时代,又要看清本质。

互联网、人工智能、各类新科技不断地变革我们的生活,难道变革就是为了让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手机看吗?不,创新者知道,变革才刚刚开始,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精神需求是高级的、巨大的需求,茑屋书店不仅是一家书店,它本身正是为了满足顾客价值的生活方式提案,是一个颠覆的文化空间!

《资本论》带给我很多启发,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智力,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亦然。这里的智力更应该指知识维度的拓展、独立思考的延伸。随大流的人越多,知的资本(智力资本)就越宝贵,而我们要舒服地随大流,还是勇敢地拥抱自由?相信这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

《资本论》读后感【篇3】

许多年前,我们在高中时代听老师讲过剩余价值学说,但从没读过《资本论》的原著。我想即便那时读,也不会理解的,因为我们没见过或者说没有亲身体验过资本主义社会。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直都是西方资本主义不欢迎的人物。在中国,近三十年也倍受冷落,《资本论》很少有人去读了。

我以前一直以为《资本论》是纯经济学著作,光那么厚,就让人望而却步。不久前,从新闻得知,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许多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人们当中,掀起了一股重读《资本论》的小热潮。我很好奇,为什么那么多长期接收西方教育的人们会重新审视这部革命著作?我顺手拿起那本静躺在我书柜上许久的《资本论》,随便打开一页翻看,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资本论》并不是深奥难懂的经济理论,是平常易懂的,更是无比贴近现实社会的,书中引用的事件,无不在真实生活中得到应验。于是,我立马沏茶,在新居的书房里匆匆读了起来。

《资本论》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澜,他真的是一部底层工农群众的《圣经》。他带给我的第一感受是:毛泽东是对的!我明白了他为什么坚决不让走资本主义道路,把资本主义消灭在萌芽状态。《资本论》不仅总结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一般规律,而且揭露了许多血淋淋的事实。读着那一件件具体的事件,我在想,这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吗?这分明就是近30年的中国。马克思写《资本论》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后的国家避免那样血腥的事情发生。我现在把我感受最深的几段话抄在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引起社会的对抗。这种对抗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更高或更低,就它本身来说,并不是我们这里的问题。这里的问题是这各种规律本身,是这各种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贯彻下去的趋势。工业比较发展的国家,不过为那些更不发展的国家,显示出它们自己未来的形象。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揭露近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一个社会即便已经发现它的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一个法令来废除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把生育的痛苦缩短并且减轻。

类似的章句还有许多,一下子不能如数摘抄,我会在回帖中贴出那些振聋发聩的语句和结合现实社会的感想。

如今,资本家们在惶惶不可终日,疯狗般反对国进民退之时。猛然想起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一个叫马克思的德国犹太人预言了他们的埋骨之所!

于是,政要显贵们也纷纷捧起《资本论》,迎接革命导师在当今世代的华丽出场!

《资本论》读后感【篇4】

我摸了摸迷糊的睡眼,看了看表,已经12点了,会是谁呢?我打开大门,门外空荡荡的,哪里有人。“可能是我听错了吧!”正准备关上门。“喂,别关,关上门我怎么进去?”门外传来奇怪的声音。我瞪大眼睛。“你是透明人?”“先别说这,让我进去!”我打开了门,地上出现了一双脚印。“你……”“明天再告诉你,今天我累了。”

我躺在床上,过了好一会才睡着。第二天一大早,我把昨天那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别瞎说,去给我倒杯茶。”话音刚落,杯子自动飞了起来,热水也好象被无形的人控制着,把一杯热水递到妈妈面前,妈妈都不敢接过去。

我们全家搞了半天,才知道他叫“尤其”。

“你家在哪?”爸爸问。

“在福州。”尤其说。

“你爸妈都在那吗?”

“是的。”

“你家电话多少?”

“1234567。”

爸爸拿起电话筒打了过去。电话中传来的却是:“没有这个电话号码。”“没关系。”爸爸安慰着小尤其,“我有个朋友在福州,记得你家地址吗?”

“记得,福建省福州科幻大街1号。”

热心的爸爸又打电话到福州的朋友家。“福州好西哪个没有这条大街呀?”爸爸的朋友说。

我和爸爸叹了一口气。突然,电话铃声响了。“谁呀?”我接起电话。“你好,姑姑”。电话里传出一个大人的声音。“你打错电话了吧!”我正打算放下电话。“没有错,姑姑,我是你的侄儿。我这里是25XX年的福州,让爷爷接电话可以吗?”我把电话递给爸爸。“爷爷,对不起,打扰了。最近我研制出一种机器,叫航时机。我曾经成功地把一只猴子从这儿送到你们那儿。正当我和同事庆祝时,尤其跑到机器室,开启航时机,由于能量太大,尤其从这个世界消失了,飞到你们家。我正在想办法把尤其送回来。这些期间,麻烦你照顾一下尤其!”

“当然可以。”爸爸别提有多高兴了。

早晨,爸爸妈妈出去了,我也去读书了。家里就只剩下了小尤其一个人了,自然,家里乱了套:肉会飞,吸尘器动了……

妈妈回来了,看到家里的情况,生气地说:“王笑真是的,把家里搞成这样!”可是转念一想,不对呀,她还没放学呀!那就是……“小尤其,你在哪儿?”“我……我在这儿。对不起,我本来是想用吸尘器吸走地上的灰尘,想把房间打扫干净,可是,呜……”“没事,我原谅你。”

《资本论》读后感【篇5】

本学期快要结束了,就读书一事该总结一下。在这个学期,主要是看马列著作,认真地看了《资本论》。我觉得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理论就是剩余价值论。这是一个属于马克思的原创理论后果。

这一次读《资本论》也将相关人物也作了了解式的阅读,现就“关于剩余价值”特作的两点看法:

第一,剩余价值或者剩余劳动,并不是资本主义时代独占的,而是自文明初期就有的。正是从一个劳动者的劳动不但可以养活他本人,并且也可以养活另外不劳动者的时分起,换句话说,就是有了剩余产品之后,人类才进进了阶级社会,使得一部分人可以从劳动者中分散出来,不劳动也可以生存。

很多人把剩余价值读成了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非凡一些无知的青年,为了反驳马克思,他们就力图走证实资本主义剥削中没有或很少有回资同族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他们不晓得,资本主义时代之所以正在如此段的历史时期内,积累起如此巨大的社会财产,正是由于它的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比历史上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要严重,生产的剩余价值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

第二,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式,是剩余价值(即利润)除以工人人为(可变资本),不考虑资同族(指:股东及上层建筑)购买机器、原料等等的用度(这一笔用度喊做稳定资本),由于稳定资本并不耗费资天职文,正在经过工人的劳动之后,它的价值整个转移到了工人的产品之中。工人的产品价值由三部分组成:工人的工姿即可变资本,机器、原料等用度即稳定资本,工人为资同族创造的特别价值即剩余价值。

对付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有很多人分不明确。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个资同族用10000元购买机器、原料、土地等等,用5000元购买工人。(为方便起见,机器生产过程中所需求的电力等特别用度忽略不计。)这样,他的预支资本就是15000元,其中10000元是稳定资本,5000元是可变资本。再假定他生产的产品卖了5000元,即获得了5000元的清利润。如今,他的利润率是5000/15000=33.3%,而剩余价值率是5000/5000=100%。

真正要紧的数据不是利润率,而是剩余价值率。只有可变资本才花了资同族的钱,由于5000元人为从资同族手里转移到工人手里了。而稳定资本由始至终都是控制在资同族手里的,只不过它的外形改变了罢了,最初体现为10000元人民币,然后体现为价值10000元的机器、原料、土地,最后体现为价值15000元的产品的一部分。

《资本论》读后感【篇6】

从资本的总公式看,剩余价值不可能发生在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它如果还是采取货币形式,价值量也就不能增大。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发生在商品的出卖上,因为这个行为只是价值的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因此,剩余价值只可能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不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价值上,而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因为互相交换的是等价物,不可能因交换而发生价值变化,只能从所购商品的使用上发生。“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句话指出了三点:(1)劳动力是在“活的人体中存在的”,它既不能离开人体,又不等于人体。(2)劳动力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它只能在运用时,即在劳动时才表现出来。(3)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不能把劳动力等同于体力。一个白痴和疯子即使有体力,也不能算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决定的。货币所有者在交换中得到的劳动力使用价值要在使用中即消费中才表现出来,而劳动力的消费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现在,让我们跟着劳动力买卖双方到生产场所去看一看吧!在那里,原料等等生产资料是按十足的价格支付的;而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进行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是指交换双方都出于自愿、自主,“平等”是指等价交换,“所有权”是指“双方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是指“双方都只顾自己”,为自己的特殊利益结对的。然而,这些只是外部表现,不是经济关系的实质。

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就会看到,“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这才是自由、平等、所有权背后的真实关系——资本剥削关系。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最能反映他生活的时代和实践中心的要求,这种理论也因其与实践中心紧密对应,而形成对时代精神能更好把握的理论硬核。理论之树常青,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在当今社会仍闪烁着耀眼光芒。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以“资本动力学为核心的生产力理论、哲学智慧对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贯注、社会人文关怀或是以人为本”也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时代思想的弄潮儿。以资本动力学为核心的生产力理论,从理论上直接把马克思《资本论》的建设性内核和邓小平的一贯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内核联系起来了,从实践上提供了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实践所需要的哲学理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本的动力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财富增长目标,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同时,我们也可能减轻资本野蛮面的破坏性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为此,我们也需要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注入哲学智慧及弘扬其人文关怀,促进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运用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既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了“跨越式”态势,又避免了过去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曲折与苦难,建立了经济发展的新规则。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沿着邓小平开创的建设道路,继续着把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贯注到经济建设中去的创造性活动,又创造了新的实践和成功。

社会人文关怀是自由与权利在法制与民主制度架构内的哲学弘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建设实践中的运用。

《资本论》读后感【篇7】

剖析不止这一遍——《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1000字:

《资本论》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著作,它的第一卷通过对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解释了什么是价值、剩余价值。也正因为《资本论》第一卷阐释了这些基本概念,提出了这些基础定义,它也是整个《资本论》著作的基础。

尽管在大一阶段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里面也有几单元的内容是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讲解的,但是阅读了《资本论》第一卷之后,和当时听完课的感受还是很不一样。虽然我还有很多理论无法理解,但相较于当时听课的一头雾水,自己还是略有感悟。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说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是目的,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增殖,而,“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只是转移而不创造价值,而以劳动力存在的可变资本才创造出新的价值”,在这新的价值里,即包括了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我们知道,判断资本对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也就是剩余价值率。为了提高剩余价值率,可以使用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手段来实现,这意味着资本家提高了剩余价值率,提高了超额剩余价值,但相应的,也是加剧了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必然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劳动力一定程度的剥削的基础上的。

而在后文,马克思也谈到了“工资”。“工资的市场定位使得工资被定位于劳动力价值的水平,无法与生产扩大的趋势同步,表现为由工资形成的市场需求落后于市场供给的扩张,因此,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这段话同样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对被雇佣者的剥削,市场的调节始终无法与劳动者的需求相契合,而为避免“生产相对过剩”产生的损失,资本家会选择剥削劳动力来保证自己的超额剩余价值。这也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弊端吧。

与听课不同,阅读《资本论》原著,让我感觉我距离马克思很近很近,也让我觉得“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这句名言是多么的真实。尽管我还有很多的不理解,但仍觉得他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智慧,都值得我去深思。读后感·像《资本论》这样充满了先哲的智慧的书籍,定不是读一遍就结束了的,它值得我去回味百遍千遍,在每一个人生阶段,在有了不断丰富的人生经历后,在不断汲取更多的外界知识后,我的每一次阅读,定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最新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1500字其一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最新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1500字其一》,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要理解《资本论》被称为资本主义的血史,我认为带着下面这个问题去阅读,或许能够初见端倪:还在第四章中,在阐明货币之所以成为资本,只是因为货币的一部分被转化为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并且被自由工人所出卖的劳动力时,就发生过这样一个问题:这种劳动力究竟是从哪儿取得的呢?个别人手中大量的货币量究竟是如何地,通过什么方法积累起来的呢?

圈地运动是我仅能想到的原因,这是高中教育留给我的。阅读到在第一卷二十四章才发现自己的思考和学识有多狭隘。马克思说道:但是,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而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因此,这一整个运动好像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兜圈子,要脱出这个循环,就只有假定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积累(亚当.斯密称为预先积累),这种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出发点。从这里来理解,所谓原始积累是在资本及与其适合的生产方式产生之前的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当原始积累达到一定力量和能力的时候,它就辩证地转化资本,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曾经,在高中的课堂上,老师向我们解读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本以为这仅是马克思个人仇资的心理表示,毕竟在当时,我只认为马克思是站在资本主义对立面的人。读罢《资本论》,才发现这正是恰如其当的评述,甚至如果还有更贬损的话语,我不介意用它来描述资本积累的原始过程。历史是被建构出来的,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印记,但其前提是存在有那么一段历史,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虚构的历史,迟早会被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绝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

如果说,资本积累不外是不断地进行着对雇佣工人的剥夺,对他们的无偿劳动的占有,而这种剥夺又是隐敝的,被掩盖在物的关系下面,是按照商品流通规律发生的,那么原始积累就是对生产者生产资料的剥夺,其目的是在于把他们变为雇佣工人,这种剥夺并不为物的关系所掩盖,它在商品流通规律之外进行,是超经济的因素。下面我将具体阐述原始积累是如何使大多数人变成无产者而少数人成为资本家的。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是从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开始演出的。同王室和议会顽强对抗的大封建主,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夺去他们的公有地,强行拆除农民的住房和公认的小屋,把耕地变成了牧羊场,大量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被投向劳动市场。同时,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和伴随而来的对教会地产的大规模侵吞,对修道院等的压迫,把住在里面的人无情地抛进无产者行列。把人从地产上清扫出去,对神圣的所有权进行最无耻的凌辱,对人身施加最残暴的暴力,在那个时代,所有这些被视为理所当然,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无怪乎托马斯.莫尔在自己的《乌托邦》一书中就宣称:羊在吃人。所有这些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与资本结合,为城市工业造成了大量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阶级。

我一直用不受法律保护来形容那些无地无产者,因为他们确实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法律的保护,即使有法律,那也是用来压迫剥削他们的血腥法律,可以说,他们是时代的牺牲者,同时也是奉献者,因为他们的非自愿地牺牲造就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几乎一夜间,大量无地无产者被投向劳动市场,但是这个不受法律的无产阶级不可能像她诞生那样快地被新兴的工厂手工业所吸收。再者,这些突然被抛出惯常生活轨道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适应新状态。他们大批地变成了乞丐、流浪者,其中一部分人是由于习性,但大多数是为环境所迫。我们甚至不曾想过法律可以这样:它对大多数人为何沦为流浪者在所不问,甚至鼓励把农民沦为无产者的行为,但它却对流浪者施加酷刑,并要他们发誓回到原籍或最近三年所居住的地方去从事劳动,而没有人愿意使用还要被割耳朵。多么残酷的讽刺!他们的家园和土地已经被剥夺,劳动市场早已饱和,法律却要求他们从事劳动,否则就对他们施加酷刑。在形式上,血腥立法的目的在于反对流浪者和乞丐,但是转变为这种人的人恰恰就是被剥夺者。可以这样说,血腥立法所做的工作并不少于血腥剥夺者的工作。法律还在另一个方面起了大作用:法律虽然规定了工资的最高限度,但从来没有规定工资的最低限度。支付高于法定工资的人要被监禁,但接受高工资的人要比支付高工资的人受到更严厉的处罚。例如,伊丽莎白的学徒法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规定,支付高工资的人,监禁十天,而接受的人,则监禁二十一天。有关雇主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契约以及解约期限等条款规定,对违约的雇主只提出民事诉讼,而对违约的工人则提出刑事诉讼。工人的状况极端恶化,货币工资提高了,但其提高的程度不及货币贬值和物价上升的程度。正如亚.斯密所说:每当立法机关企图调解雇主及其工人之间的纠纷时,它的顾问总是雇主。所有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那么不可思议,那些法律变成了可笑的反常的东西,但是它确确实实的存在过,并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原始积累,造就了大资本家。

资本是天使?资本是魔鬼?资本能让我们一步登天,也能让我们落入万丈深渊。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资本的模样,你心中的资本模样如何?通过《资本论》,我了解到原始积累的残酷性以及后续资本的积累,一方面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则是相对过剩人口大量存在,从而扩大品贫富差距。而越来越多相对过剩人口对在业人员造成极大的压力,迫使在业人员不得不过度劳动和忍受资本家的摆布。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在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公有制比较起来,社会公有制自然是一个长久的多,艰苦的多,困难的多的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共产党宣言》最后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并不只是出于阶级斗争的考虑,更是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读后感参考] 资本论读书心得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后感参考] 资本论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就这部书的历史意义,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意义,他不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

资本论读后感精选6篇


一本好书,就像新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废寝忘食,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在作者写的作品中,我沉浸其中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中,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特意准备了“资本论读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资本论读后感 篇1

马克思跟其他的哲学家或者思想家不一样,他是一个行动主义者。他在17岁的时候高中毕业,每个人要写一篇毕业论文,就好像类似于“我的理想”这样的一篇论文。马克思在这篇论文中他讲了一句话,他说,我要选择那些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迄今为止哲学家们都仅仅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世界,而关键的问题却在于改变世界。所以你想,从17岁的马克思到去世后的马克思墓碑,它其实都贯穿了唯一的一个思想的脉络,就是,解释世界这件事情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那么什么叫主义呢?主义就是它存在的一种先验性的结论。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本身是不容置疑的,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是通过怎样的路径去完成这个主义所提供的一个终极的结论。

他很长是一个媒体人。因为媒体符合马克思对改造世界的理想,因为通过媒体、通过笔的方式,笔就变成了跟社会抗争的一个重要的武器,所以他成为了一个报纸的一个主编,当时对普鲁斯政府欧洲的很多国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我们从马克思传记中也可以看到说,他在20多岁的时候,马克思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人,他愿意跟人争论,甚至在马路上跟一些年轻人进行肢体上的一个争论。

马克思一生是处在一个比较贫穷潦倒的状态下去思考世界的未来,而恩格斯相对比较富足。他们两个人在二十几岁认识,成为了终身的朋友,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认为说所有外在的发生都是有延续的,它从哪里来?为什么到今天?明天到哪里去?所以我们通过历史的研究就可以必然地到达某一种目的,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唯心主义相由心生,唯物主义“内心不可靠,可靠的是外在”

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础,一个叫做辩证法,一个叫做历史唯物主义。所以马克思认为说,一切价值最终都可以还原为时间。理论和实践相比,实践永远在推动着理论的变化。那么当一个主义最终成为一个先验性的不可更改的绝对真理的时候,马克思认为这件事情就非常地危险。所以恩格斯在晚年写回忆录的时候曾经说,他至少听马克思有五次跟他说,我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这句话的背后实际上我认为也是马克思的伟大所在,他认为说,一个人的一个思想一定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一个局限,那么他的理论要能够不断地往前走,他就不断地需要后人的实践来证明他的理论的成功和可能性。

资本论读后感 篇2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它的出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件重要大事,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它宣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末日,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迎来了无产阶级的新的斗争历程,因此具有划时代的重要好处。

《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是人类历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对国际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总结。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在自身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闭理论。他同时还是第一个将经济和历史联系在一齐的经济学家,而《资本论》就是他这种创举的体现。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资料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指出,干活付钱,这是错误的认识,就是说工人干活,资本家付给他钱,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实际上,这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克思把这个“帐”算清以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手段、诀窍就给暴露出来了,这使广大工人阶级更认清了资本家的剥削方法,从而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待遇准备了充足了条件。在这部书中,马克思透过超多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丑恶本质,也指出了工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断然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都是不可改变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带给了理论武器,增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资本论读后感 篇3

《资本论》读后感1500字: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德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经济政治著作,其全称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其第一卷则是整个《资本论》的基础和开端部分。这个寒假,我有机会接触到了这本著作,一点一点地了解学习到了一些宝贵知识。下面给大家简单分享心得体会。

有人说,阅读一本著作,最好的方法是,首先了解它的创作背景,了解它的作者。

《资本论》的作者是广为人知的德国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通过《资本论》,他确立了自己的阐述原则,即“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这本书,他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提出了一种研究世界的新方法,有人说,《资本论》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我同意这种书法,而且,这种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社会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固有矛盾愈发明显。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他们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马克思看到了事态的严峻性,于是,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他开始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1857年,世界爆发了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附带的很有可能会是一场革命,马克思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为了在洪水到来之前,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好给工人阶级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理论武器,便20年如一日地坚持到英国博物馆查阅各种资料,完成这本思想巨作。

马克思在文中提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所以,换种说法就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并通过对此过程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剩余价值的秘密、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在文中还提出:“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并且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的积累,它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

从任何角度来讲,马克思都是个天才,读第一卷,不仅了解到了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更学到了一种辩证的分析方法,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这样更客观,更全面,全书对经济的分析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善于利用的黑格尔“否定之否定”规律,令人顿开茅塞。

查阅资料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像《资本论》这样的书籍,只有党员会认真看吧?”,现在读《资本论》有时会被看作“异类”,我反思了一下自己以前有些雷同的愚蠢想法,不免觉得有些滑稽,现在想来,向学术前辈和大师学习难道不是学术后辈应有的态度吗?汲取先进的知识财富不应该是一个学习者最基本的态度吗?

读完第一卷,可以说,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资本论》第一卷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不仅仅因为它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全面阐释,逻辑严谨,线条清晰;更重要的是它与恩格斯整理出来的理性分析相比,马克思自己反复修改的第一卷显得更有性格和战斗力。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是没有人会不叹服在这文字下面隐藏着的无数工人的血泪和控诉。其实,在很多时候,情感的冲击往往比理论来得更加酣畅淋漓。

总的来说,马克思留给我们的《资本论》只是特定历史阶段,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适合所有情况的,我们对此,要用辩证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实践中,我们应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借鉴与反思,不能照抄照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运用和发展。当然,对于其中不合理、不适合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要敢于剔除,实践出真知,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不断前进发展进步。

我相信,结合本国国情地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是发展国家和马克思最好的方法。

资本论读后感 篇4

《资本论》读后感2000字:

本次所读的版本是郭大力和王亚南两位老先生翻译的,他二人也曾翻译过《国富论》的。在此推荐想读的朋友可以尝试下。在2018年上半年读完《资本论》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原本以为做不到的事情居然真的做到了,这就是持续行动的力量呀。通过四个月的读书,结结实实让我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资本论》看透了社会的真相。这一本好书,好书是值得读很多次的,以后拿出来再看一看应该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吧。以下是算是《资本论》的一点体会:

1、提高对时间的感知

因为从毕业后开始记录自己的每日生活,每件事情花多长时间有很清晰的时间,久而久之,对时间的敏感度要比以往强了。而读完《资本论》更是强化了我对时间感知,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了。

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绝对时间的,没有一定的投入量是不可能的。《资本论》中对时间在劳动生产上对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绝对劳动时间和相对劳动时间,通过对时间的压榨,资本家获得了额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对我们个人来说,一天就24小时,不能再多了,如何去分配是个问题。除了日常的工作学习外,是否有意识的对额外的时间做做规划呢,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考虑下这个问题。市面上有很多时间管理的课,但是我基本没怎么听过,这种技巧类的不如自己记录分析然后做调整来的实在。

一般我们会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对时间的把控也不充分,往往是先慢后快。可以这么来,想做事情,拿出自己的时间表,评估下时间消耗,有个大约的值,做完后记录下,就知道自己花了多长时间,以后再做可以有一个参考,多次重复后就知道时间该如何分配了。但是不要急先开始,想好了再去执行,只要你不停下来,就会做完,《资本论》1700页不就是这么读下来的嘛。

2、获得内心的宁静

读书使人宁静,到了夏天还凉快呢。

2018年是我认真读书的开始,以往读书都求快求多,去年买了几百本书,算下来也没看多少,而且永远在一个读不完的死循环状态中。通过读《资本论》,深刻的感触到,读书就要看经典,经典书经过时间的淬炼,能流传于后世必有其道理,通过读这种书来获得对世界的认识比从媒体和那种畅销书来的实在。读后感.就像查理芒格说的一样,我们要与逝去的伟人做朋友。多读经典书,读点费脑力的书,我认为这样对于个人专注力的提升是有一定的帮助。读书不那么焦躁,也不那么急切,就是安安静静地看,一边看一边想,能看多少是多少,不会为了看到最后一页疯狂翻书(以前的坏习惯),脑袋中留不下一点读过的内容。这是个过程,持续做下去必定会有提升的。

3、增加学习的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读书,让我感触到了学习的快乐,对学习有深度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了。这本书翻译的有些绕口,很多内容其实读了也未必明白,这不要紧,重要的是越看越想去理解,越想去做点不一样的事情。学习能力的提升就应该是涉及而上,一读就懂的文章知识密度应该是比较低的,不然不会那么容易读,而这对于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有限。我希望通过读这种大部头书籍,来提高自己学习的动力,事实上是做到了。

4、渴望脑力的增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书籍难度有点大,所以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解力,4个月下来,对这种级别的内容越是迫切想看,如果是那种很容易明白的,一般我真的不想看了,在我的认知,娱乐性的都是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本来时间有限,钥匙还在这上面消费,那我的认知资本不久越来越少了么,怎么去提高自己的脑力呢。

5、对深度交流的喜爱

读书,交友,交流,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正好国家博物馆还有关于马克思的主题展览,有想去可以去看一下。

《资本论》三卷内容概述

第一卷从商品货币谈起,讲了什么是商品,交换过程及商品货币流通,货币的资本化,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工资及其蓄积过程等内容。这一部分在学生时代也学习过,例如,商品的概念及二重性,货币的功能,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相对剩余价值中的分工与机械大生产,计件工资及计时工资,资本的原始积累等等,从中可以看到资本是逐利的,而且最开始都是通过很血腥和暴力的方式开始,像英国的圈地运动,“羊吃人”很形象的描述了那样的场景,还有殖民活动。

第二卷谈到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循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如何循环的,资本的周转,最后说到了社会总资本的在生产与流通。资本因为其逐利性,所以会不断的投入再生产、不断获取更多的价值,就像我们一般人都希望花同样的钱做更多的事情一样。资本可以通过提高周转率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对我们个人而言,买的东西要用起来,电子产品也好,锅碗瓢盆也好,可不能让它们用来填充自己家的空闲,把自己手头上能用的都用起来,不用的可以变卖,让自己的资本转起来,形成好的现金流就不怕事。

第三卷谈到了利润及利润率,平均利润,生息资本,地租等内容。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其最高限度就是全部剩余价值,所以说,利润率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小于剥削程度率的。很佩服犹太人很早就发现了利息这一个神奇的东西,金钱是有时间价值的,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借一笔钱就占用别人用这笔钱,最后还款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付个使用费呢?利息可以说就是这个使用费了。如果放在时间这一维度上,那可是大大的滚雪球了,复利这一神奇的增长模式是一个奇迹。

以上就是个人的读书体会,自己写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好,写下来全当是留下一个记录,以后重读会有新的体会,前后比对下,就知道自己的理解深度了。

资本论读后感 篇5

我今天下午看了《资本论》,感触也是比较多的,他主要的特点是汇集了各家之所长,再加上他理解的东西,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解带来了帮助。

一、劳动价值论

(1)价值: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量决定的。作者从商品入手,阐述了价值,他认为商品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做为交换商品的筹码,等价交换其他所需要的东西。他还分析了价值的形式和货币,认为从他的交换形式是从个别的偶然现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货币,货币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会生产的不同阶段。

(2)剩余价值

随着技术、劳动力和工具的发展人们制造商品已经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的商品可以换成货币,货币积蓄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形成了资本。资本是从劳动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等来的,他说增加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方法,就是延长工作时间和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了,现在国家的劳动时间已经规范化,但是我们资本家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效率,来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还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产方式、管理组织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等来提高工人们的劳动效率。

资本论读后感 篇6

从资本的总公式看,剩余价值不可能发生在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它如果还是采取货币形式,价值量也就不能增大。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发生在商品的出卖上,因为这个行为只是价值的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因此,剩余价值只可能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不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价值上,而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因为互相交换的是等价物,不可能因交换而发生价值变化,只能从所购商品的使用上发生。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句话指出了三点:(1)劳动力是在活的人体中存在的,它既不能离开人体,又不等于人体。(2)劳动力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它只能在运用时,即在劳动时才表现出来。(3)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不能把劳动力等同于体力。一个白痴和疯子即使有体力,也不能算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

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在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身的性质产生的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的前提下,劳动力只有被它的所有者自己当作商品出卖,它才会出现在市场上。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是:劳动力所有者只有自己的劳动能力可以当作商品出卖,没有别的东西可卖。其实,不仅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前所考察的商品、货币这些经济范畴也都带着历史的痕迹。资本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这个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是,对工人本身来说,劳动力是归他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他的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另一方面,正是从这时起,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才普遍化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劳动力价值的要素有三个:

第一,因为劳动力只是活人的能力,所以劳动力生产要以这个活人的存在为前提。活人维持生命,需要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至于这些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应该是多少,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况下维持自己。所谓正常生活的维持,不仅包含着自然条件如地理环境和气候决定的自然需要,而且还包含着一个由历史形成的生活习惯所决定的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第二,作为劳动力所有者的人是会死的,必须依靠人口繁殖使自己永远延续下去。因此,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总和,要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

第三,使人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知识和技能,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这就得花费一定量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

总之,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生活资料的价值改变,劳动力的价值也随着改变。

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和它的使用价值的让渡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决定的。货币所有者在交换中得到的劳动力使用价值要在使用中即消费中才表现出来,而劳动力的消费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现在,让我们跟着劳动力买卖双方到生产场所去看一看吧!在那里,原料等等生产资料是按十足的价格支付的;而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进行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是指交换双方都出于自愿、自主,平等是指等价交换,所有权是指双方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是指双方都只顾自己,为自己的特殊利益结对的。然而,这些只是外部表现,不是经济关系的实质。

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就会看到,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这才是自由、平等、所有权背后的真实关系资本剥削关系。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最能反映他生活的时代和实践中心的要求,这种理论也因其与实践中心紧密对应,而形成对时代精神能更好把握的理论硬核。理论之树常青,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在当今社会仍闪烁着耀眼光芒。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以资本动力学为核心的生产力理论、哲学智慧对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贯注、社会人文关怀或是以人为本也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时代思想的弄潮儿。以资本动力学为核心的生产力理论,从理论上直接把马克思《资本论》的建设性内核和邓小平的一贯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内核联系起来了,从实践上提供了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实践所需要的哲学理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本的动力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财富增长目标,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同时,我们也可能减轻资本野蛮面的破坏性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为此,我们也需要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注入哲学智慧及弘扬其人文关怀,促进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运用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既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了跨越式态势,又避免了过去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曲折与苦难,建立了经济发展的新规则。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沿着邓小平开创的建设道路,继续着把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贯注到经济建设中去的创造性活动,又创造了新的实践和成功。

社会人文关怀是自由与权利在法制与民主制度架构内的哲学弘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建设实践中的运用。

《资本论》读后感精选5篇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作品这部作品他为很多人留下了深刻。优秀的作品读后感都具有什么特点呢?心得体会大全小编在众多网络文章中认真选择了一篇优秀的“《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篇1)

从资本的总公式看,剩余价值不可能发生在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它如果还是采取货币形式,价值量也就不能增大。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发生在商品的出卖上,因为这个行为只是价值的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所以,剩余价值只可能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不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价值上,而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因为互相交换的是等价物,不可能因交换而发生价值变化,只能从所购商品的使用上发生。“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务必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所以,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潜力或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潜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句话指出了三点:(1)劳动力是在“活的人体中存在的”,它既不能离开人体,又不等于人体。(2)劳动力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它只能在运用时,即在劳动时才表现出来。(3)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不能把劳动力等同于体力。一个白痴和疯子即使有体力,也不能算劳动力。

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在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身的性质产生的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的前提下,劳动力仅有被它的所有者自我当作商品出卖,它才会出此刻市场上。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是:劳动力所有者仅有自我的劳动潜力能够当作商品出卖,没有别的东西可卖。其实,不仅仅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历史的产物,并且前所考察的商品、货币这些“经济范畴”也都带着历史的痕迹。资本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这个“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是,对工人本身来说,劳动力是归他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他的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另一方面,正是从这时起,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才普遍化”

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劳动力价值的要素有三个:

第一,因为劳动力只是活人的潜力,所以劳动力生产要以这个活人的存在为前提。活人维持生命,需要有必须量的生活资料,“所以,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至于这些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就应是多少,“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况下维持自我”。所谓正常生活的维持,不仅仅包含着自然条件如地理环境和气候决定的自然需要,并且还包含着一个由历史构成的生活习惯所决定的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第二,作为劳动力所有者的人是会死的,务必依靠人口繁殖使自我永远延续下去。“所以,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总和,要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

第三,使人获得必须劳动部门的知识和技能,要有必须的教育和训练,这就得花费必须量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一样。”

总之,“劳动力的价值能够归结为必须量生活资料的价值”。生活资料的价值改变,劳动力的价值也随着改变。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决定的。货币所有者在交换中得到的劳动力使用价值要在使用中即消费中才表现出来,而劳动力的消费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此刻,让我们跟着劳动力买卖双方到生产场所去看一看吧!在那里,原料等等生产资料是按十足的价格支付的;而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进行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是指交换双方都出于自愿、自主,“平等”是指等价交换,“所有权”是指“双方都只支配自我的东西”,“边沁”是指“双方都只顾自我”,为自我的特殊利益结对的。然而,这些只是外部表现,不是经济关系的实质。

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就会看到,“原先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我的皮一样,仅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这才是自由、平等、所有权背后的真实关系——资本剥削关系。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最能反映他生活的时代和实践中心的要求,这种理论也因其与实践中心紧密对应,而构成对时代精神能更好把握的理论硬核。理论之树常青,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在当今社会仍闪烁着耀眼光芒。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以“资本动力学为核心的生产力理论、哲学智慧对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贯注、社会人文关怀或是以人为本”也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时代思想的弄潮儿。以资本动力学为核心的生产力理论,从理论上直接把马克思《资本论》的建设性内核和邓小平的一贯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内核联系起来了,从实践上带给了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实践所需要的哲学理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本的动力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财富增长目标,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同时,我们也可能减轻资本野蛮面的破坏性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为此,我们也需要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注入哲学智慧及弘扬其人文关怀,促进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运用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既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了“跨越式”态势,又避免了过去资本主义发

展中的曲折与苦难,建立了经济发展的新规则。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沿着邓小平开创的建设道路,继续着把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贯注到经济建设中去的创造性活动,又创造了新的实践和成功。

社会人文关怀是自由与权利在法制与民主制度架构内的哲学弘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建设实践中的运用。

《资本论》读后感(篇2)

本学期快要结束了,就读书一事该总结一下。本学期,主要是看马列著作,认真看了《资本论》。我觉得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理论就是剩余价值论。这是一个属于马克思的原创理论后果。(我以前从网络上听人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来自亚卖·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哲学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属于他本人原创的只有剩余价值论,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这种说法很不认真,其整个的作用只能是显现说者的无知和狂妄。对付一个正在经济学领域做了几十年老实认真钻研的学者,并且迄今为止并没有人可以令人佩服的证实他的理论过失了,这怎样能不维持足够的尊重呢?我觉得在学术的领域里,一不该卖讥刺嘲笑新手的无知,即使圣人也是从天真无知的孩童一步步走过来的;二不该卖蔑看忽略差别的瞧点,不了解尊重别人老实的劳动后果的人,永久只能做井底之蛙和强势阶级的哈巴狗、应声虫。马克思实在继续了前人的钻研后果,但是他并没有像某些人那样照搬照抄,并且他每应用到前人的后果时,总是非常忠诚的指出这是某某的后果。更何况,马克思的继续是批判的继续,正是批判使他的继续差别于并且高于那些自称是亚卖·斯密、黑格尔正统衣钵的人。假如没有马克思,大概逝世走的大卫·李嘉图和黑格尔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把利润的雄式转化为剩余价值的雄式、把尽对精神的辩证运动转化为精神生产的辩证运动吧?一个学者,即使只是“批判”了前代伟人的钻研后果,使熟识越发接近真理,他也是学术史上的明星;更何况马克思做的劳动远不止此。)

这次读《资本论》也将相关人物也作了了解式的阅读,现就“关于剩余价值”特作的两点看法:

第一,剩余价值或者剩余劳动,并不是资本主义时代独占的,而是自文明初期就有的。正是从一个劳动者的劳动不但可以养活他本人,并且也可以养活另外不劳动者的时分起,换句话说,就是有了剩余产品之后,人类才进进了阶级社会,使得一部分人可以从劳动者中分散出来,不劳动也可以生存。

很多人把剩余价值读成了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非凡一些无知的青年,为了反驳马克思,他们就力图走证实资本主义剥削中没有或很少有回资同族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他们不晓得,资本主义时代之所以正在如此段的历史时期内,积累起如此巨大的社会财产,正是由于它的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比历史上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要严重,生产的剩余价值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

第二,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式,是剩余价值(即利润)除以工人人为(可变资本),不考虑资同族(指:股东及上层建筑)购买机器、原料等等的用度(这一笔用度喊做稳定资本),由于稳定资本并不耗费资天职文,正在经过工人的劳动之后,它的价值整个转移到了工人的产品之中。工人的产品价值由三部分组成:工人的工姿即可变资本,机器、原料等用度即稳定资本,工人为资同族创造的特别价值即剩余价值。

《资本论》读后感(篇3)

下面本站为您推荐一篇《21世纪教子方法》读后感,希望您会喜欢!

读了这书,确实令我受益匪浅,兴奋不已!因为站在母亲的角度,看了这书,对教子方法和教子技巧上有着更丰富、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指导内涵。

其实,这书所阐述的分论点很多,但让我心泛涟漪、感触最深的有三点:一是树立和维护孩子的自信心。对这一点,作者非常强调,在每一章节里几乎都有提到。而每看到这,它总会让我的心隐隐作痛,难受之极。它逼我反思:在“树立和维护孩子的自信心”方面,我们作出了多少努力?二是赏识教育。以前,总以为赏识教育就是表扬加激励,而并没有批评。而今,读了这书,才豁然开朗,原来赏识教育并非如此。它是以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为原则,还要有及时的批评和耐心的纠正。而这里所说的'批评并不是声色俱厉,而是让孩子在不知道受教育的情况下已接受了批评。这“赏识教育”唤回了我的记忆,让我想起当初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教育,

那时,孩子说话含糊不清,走路歪斜难看,但父母没有责骂,只有鼓励,表扬,微笑。孩子在欢乐中学,父母在欣赏中教,结果孩子进步特快。反之,要是当初父母发脾气,打骂孩子,结果孩子又会怎么样呢?不成哑巴或结巴才怪!这就是心态造就能力啊!心情好,一好百好,心情不好,一了百了。三是快速记忆。书中描述一个有生理缺陷的聋孩周婷婷,采用了这种快速记忆,在三、四分钟内,能快速地一字不漏地把十多个生词背记出来。读到这里,能不惊骇万分,感慨万千!这还得了?天哪!为何我们四肢齐备,五官健全的孩子却不能?我们的教育错在哪儿?我不由自主地陷进了苦思冥想中……脑海里一次次出现了快速记忆的概念和好处。很快,我的心中有数了!我的心舒畅多了。

读书是为了学以至用!尽信其书不如无。读书就得学会灵活贯通,做到举一反三,去伪存真。更要做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无益于身心的书莫读。只有这样敏而好学,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然,读书的滋味,一言难尽。其味像饮斋啡,如品好茶,似吸牛奶,是喝苦药。但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呀!生命的短暂,知识的无穷。我们只好用这有限的生命,心系书香,灵飘书海,魂游书山,寻觅睿智,盛满智囊,令自己独具慧根。这样,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为人的最高价值!为此,苦也得读。这就是我的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篇4)

《资本论》是马克思穷尽毕生精力创作的宏篇巨著,它揭示了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规律。《资本论》很难懂,马克思的高度哲学化的语言和耗繁的历史资料数据为读者理解马克思的基本经济思想增添了不少的障碍和麻烦。读大学时,因为对政治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在课本和老师那里找不到答案,反而被老师批评为“钻牛角尖”,我曾经阅读过《资本论》。但只是读到150多页,就因为理解上的困难没有办法再继续往深处阅读。后来,在读研究生期间,因为学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希望从中能够为学位论文寻找到新的思路和观点,在暑假期间,我再次阅读了《资本论》。看看想想,用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马克思的宏篇巨著《资本论》三卷。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了理解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思路,又不得不去翻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相关哲学文章,最后顺带看完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那次暑假过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序言》、《哥达纲领批判》等文章被我一再翻阅,从中去寻找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看法。这是一个相当劳累的过程,花费了我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但劳累所带来的是不再困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对理论创新的全新认识。

这次的阅读让我认识到,《资本论》这部著作所揭示的经济理论可以说是一般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无产阶级斗争理论武器的融合。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易风的表达,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是一种最为准确和完美的表达,它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实质,也暗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说明吴易风教授真正读懂和理解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明白这一点,也就理解了〈资本论〉第三卷与第一卷之间存在的所谓冲突和矛盾。为此,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马克思主义的二重性》,参加了省党校组织的理论研讨会,但没有期刊敢于发表,在出版论文集时也从中被去除了。如果真正认识到《资本论》的这一特点,那么我们也就知道了如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和理解现实经济问题,制定经济改革的原则和政策,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改革开放能够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次阅读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劳动、价值、价格的关系,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价值概念本身就是评价与估量,是具有主观特色的名词。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却排除了价值的主观性,从而排除了其经济学理论的主观性成分。其实,马克思《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但其主要继承和发展的是其客观部分,而亚当·斯密、李嘉图的经济思想中都包含客观成分(劳动)与主观成分(交易过程中的效用评价),这就为日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埋下了伏笔,也为西方微观经济学效用论、供求均衡论的发展留下了空间。同时,马克思《资本论》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的界定为其理论的革命性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也为否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埋下了隐患。当我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特别是看完《资本论》第三卷,我发现其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矛盾与冲突。为此,我通过对劳动分工形式的分析,按照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思想,写出《重新认识价值的创造与分配》,直接通过对个体劳动的分解推导出凯恩斯国民收入的收入法公式。同时,根据价值概念本身的含义与马克思对价值形成的分析,写出《价值与劳动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发表于《社会科学报》。这时,我认识到,其实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效用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是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而西方宏观经济学完全可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生产力理论通过劳动分工和价值分解实现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无缝对接。从此角度讲,凯恩斯主义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翻版,他们都是李嘉图的徒弟。当我答辩时,我自我评价初步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融合对接问题时,受到个别答委的强烈批评和反对,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骨子里有多么狂妄。

这次阅读让我懂得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真实关系,按生产要素分配不过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形式。当我在〈社会科学报〉看到湖南大学刘解龙教授与我的论文在同一版面提出此观点时,我不知有多么后悔自己行动的迟缓,同时也为找到具有相同认识的知音而感到特别的荣幸。同时,这种认识也让我认识到把按要素分配视为按劳分配的对立面是多么的粗浅。

我阅读《资本论》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时,正当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讨论的炎热之时。因为我不仅全面看完了《资本论》,而且也广泛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所以我知道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来自它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所以经济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就是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换句话说就是,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价值分配对价值创造具有反作用。为此,我专门写出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价值、劳动与价格〉,在省社科联组织的全省社科界劳动价值论研究会上讲了半个小时。但当时,中国人民大学的卫兴华、福建师范大学的陈征、厦门大学的胡培兆等人却在劳动价值论研究中如日中天,他们共同的观点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无关。而中央党校的王珏教授却在研究劳动力的所有权问题。我相信他们应该认真研究过马克思的〈资本论〉,但是他们却没有认真研究过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否则也不会出现这种把马克思都能够气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理论。幸运的是,党的十六大并没有采用他们这种分割式的经济研究理论,否则将让世界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笑掉大牙。

这次阅读让我看到了所谓极左与极右的实质。越是仔细阅读研究过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人,越不容易出现极左或极右思维。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经常表现为极左倾向的人,很多根本就没有研究过经典原著,对马克思的毕生经历和遭遇、对马克思不同阶段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马克思所要表达的某种思想的意图根本就不了解和理解,而只是把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做为自己政治进步的工具;那些表现为极右的人,很多是政治经济学或〈资本论〉研究大师的学生,他们从自己的导师那里了解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存在的没有在理论宣传上出现的东西,却没有认真去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出现的历史根源和特殊背景,从而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认可而改信西方经济学,特别是看似完美的西方微观经济学。当然,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特性也往往把知识分子引向他应有的反面,从而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研究和信仰。特别是当权力而不是知识在社会治理中呈现前所未有的强势时,情况更是如此。

搞理论是枯燥的,搞研究是累人的。特别是阅读和理解〈资本论〉这样的经典巨著,可以讲确实非常困难。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更加困难,因为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杂志报刊都可能因这种理论研究成果的政治敏感性而承担不必要的政治风险。所以我现在感觉,与其花费过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些具有相当政治敏感性的基础理论问题,倒不如多去思考应用性的现实问题来的简单。但是,如果真正读懂了,你就会发现还是收获颇丰:原来哲学、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如此的密切相关,现实社会中所发生的事情和存在的问题其实也没有多少神秘。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特别是对于不到30岁的年轻人来讲,最好不要去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原著,不仅是因为理解上的困难,更是因为其著作中思想众多又交错纵横,年轻人难于准确把握却很容易误入歧途。

《资本论》读后感(篇5)

一开始想谈谈如何与《21世纪资本论》的实体书结缘的。其实我本人是不爱买实体书的,因为当今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在网上找到pdf文件,虽然阅读起来不一定比纸质书舒适,但到底是可以节约下一大笔费用的。在我20岁生日之际,一位友人定要以货币形式表示他的祝福,被我果断拒绝了。因为在我看来,这顿“免费的晚餐”无非是一笔社会资本投资,有来必有往,既然厌恶风险不如分文不取。尽管道理往往是心照不宣的,但不给人台阶下也不是做人之道,于是我建议他赠我一本书,书籍自选。怎奈我平日里对自己读书范围只字不提,他只明了我是学理论经济学的学生,于是在畅销书中选中了这一本书。

书上有一行来自保罗.克鲁格曼的书评,他称这本书为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并提到这本书破除了许多保守派关于自由竞争的信条,还声称“我们正在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的年代”。我曾涉猎过一些所谓“承袭制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学作品,这类著作的集中阅读会让人对道德失去信心——因为在那个年代财产(遗产)是高于一切的。所以“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这段话,激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因为要把现代和“承袭制资本主义”时代联系起来的确有难度。

在正式进入这本书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托马斯.皮凯蒂。作者的头衔有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创始人之一、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主任。本科数学经济学双学位,22岁获博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经济学院任副教授两年。主要研究财富与收入不平等。

本书除了导言和序言部分,共分为四个部分——收入和资本、资本/收入比的动态变化、不平等的结构以及21世纪的资本监管。

第一部分主要是阐明一些基本概念。首先,作者在本书中对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资本)账户进行了国内外、劳动与资本两种划分:国民收入=国内产值+国外净收入=资本收入+劳动收入;国民财富=国民资本=私人财富(资本)+公共财富(资本)=国内资本+净国外资本。并将资本定义为一国某时间点居民与政府所拥有的全部物品的市场价值之和,但不包含“人力资本”。

接着,作者给出了资本/收入比这一指标以衡量各国资本的相对充盈程度,记作β。在有了以上的铺垫之后,所谓的“资本主义第一基本定律”就建立起来了:α=r-β。α是国民收入中资本收入的比重,r则是指资本收益率。

然后,作者抛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历史记录表明,推动穷国和富国经济发展水平趋同的主要因素并非是全球资本自由流动,而是来自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这就动摇了读者对全球化理念中的资本自由流动对收入差距缩小的贡献,也为后文论证资本自由流动是扩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做了铺垫。

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章,作者给出了公元0年到的全球实际产出增长水平,并预计发达国家平均实际产出增长率将在21世纪后半叶降到1.2%。这一章与前文所述看似逻辑关联不强,但都是在为后文的论证做准备。

第二部分一开始对英、法、德、美等发达国家自18世纪(不同国家因为财产登记制度时间起点不同)至的资本收入比情况做了个案分析。这几国虽然资本收入比和资本结构的变化趋势因制度、历史因素存在差别,但也存在显著共同点。例如一战开始到20各国资本/收入比的时间序列几乎都为两边高中间低的U型态势(美国是自大萧条开始到年呈现U型态势)——意味着各国资本/收入比在2010年已接近一战前的历史最高水平,且公共资本占收入比重都相当低,几乎处于0%的水平(公共资产=公共债务)。

资本主义第一基本定律只能解释静态的资本收入占比,却无法解释资本收入比在长期中的变化,于是作者给出了“资本主义第二基本定律”:β=s/g,其中s为储蓄率(扣除折旧后的净储蓄,并包含企业净储蓄),g为经济增长率。但作者强调,这个公式只能揭示长期中的资本/收入比均衡,通过对发达国家长期中的平均储蓄率和平均增长率的考察,这个公式得出了与现实基本相符的结果。那么未来资本/收入比的变化趋势是什么?作者认为,由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且由于资本相对劳动议价能力一直在持续上升,β将持续上升。有趣的是,资本主义第二基本定律还可以解释马克思的“资本家自掘坟墓”的经济观点:当一国储蓄率s为正数,且由于缺乏结构性增长使g逼近于0时,β将会无限扩大并使得资本收益率r下降,最终就会出现所谓“资本主义的末日”。在过去,马克思的这个观点仿佛并没有解释力,但如今低增长率正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资本的无限累积可能会卷土重来。但令人感到震惊的是,由于r在长期中一直保持高度稳定,所以现实的资本无限累积很可能是无限制的。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全球收入的分配情况。这似乎是老调重弹,但作者创新的地方在于细致地考察了资本、劳动收入各自的内部分配情况,以及富人群体内部的收入分配情况。尽管受过经济学教育的人都对发达国家收入结构有基本的认识:即最富的10%通常占有一国半数以上的财富,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在这10%的人之中,财富分配不公的程度更是远远大于用10%—90%划分方法所得到的不平等程度——越是缩小最富有的人群范围,财富分配不公程度越是加速扩大(长期中前1%的财富始终占到前10%的财富总量中的一半)。更超出我们一般认识范围的是,与一战前的“食利者社会”不同,10%的最富人群中,劳动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美国,只有在0.1%的最富人群中,资本收入才占主导地位)。观察历史数据可以得到,一战后发达国家富人资本收入的断崖式下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但劳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其实一直都相当稳定。而正是这种贫富差距中期内缩小,为库兹涅茨提供了有误导性的数据,才有了财富分配的“库兹涅茨曲线”——近几十年来的收入差距扩大实际上已经推翻了这一理论。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十多年来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高工资收入的迅速提高——这是教育和技术赛跑理论以及边际生产率定价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作者给出的解释是,由于高管的边际生产率很难确定,再加上盎格鲁撒克逊的公司模式中,高管工资由高管自己和薪酬委员会共同确定,所以自1970年公司逐渐接受高薪酬方案后,高管的薪酬得到迅速提高。

描述了静态的收入不平等后,皮凯蒂想要论证的最终结论终于露出了冰山一角:动态中财富分化将会愈演愈烈。因为历史数据证实了,在长期中r始终大于g,即资本收益率始终大于人均收入增长率。那么在逻辑上如何解释这一点呢?皮凯蒂的解释是:“如果rg)。”当然,这种解释有些极端,而且皮凯蒂本人也强调,r>g是“依赖多重机制的历史事实”,不应去寻找单一因素做解释。

可能是嫌这个抽象的解释不足以支撑起论点,作者又对遗产继承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个等式:by=μ×m×β。β与前文意义一致,是指资本收入比,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可继承的私人财富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公共财富不可继承),m则是死亡率,μ为逝者离世时拥有平均财富与在世者平均财富的比率,by则是年度遗产和馈赠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观察我们可以得到,β是在逐年上升的,但可喜的是m是在逐渐下降的。那么这样就抵消了继承财富占国民收入比重的上升吗?并不。m的下降意味着人均寿命的增长,也就意味着μ的上升,即by很有可能是上升的——这一点得到了实证检验。

要实现全球累进所得税,必须先实现全球收入信息的收集。作者的建议是各国政府协作,迫使全球的银行公开关键信心。可这正如他自己所说,是一个“乌托邦”。

关于收集收入信息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先不管,至少比作者的手段更温和,也更具有可行性——利用比特币。我们都知道,比特币除了是一种电子货币,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它本身还是一个“行走的账本”。因为离开了准确的交易信息记录,比特币本身的币值也就不保了,所以当比特币或者说类似比特币的货币真正成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后,除了能够提高商业效率,如果能够以强制力获取(不是篡改)这种货币背后的交易信息,那么通过分析处理,收入信息的收集就可以完成了。不过由于这种货币容易被金融界盯上,所以其币值的大幅波动似乎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在短期内它也很难真正进入商业流通领域。但从长期来看,我认为这种记账与流通职能相结合的货币一定会在某一个节点被迅速推广,但不一定就是现在的比特币。既然它最终能够流行开来,利用它收集交易信息从而估计收入情况也不是不现实的——我认为这至少比作者的“乌托邦”更现实。

我想再谈一谈皮凯蒂对于经济学这门学科的认识。皮凯蒂在导言中说道:“坦率地说,目前的经济学科不惜牺牲历史研究,牺牲与其他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盲目地追求数学模型,追求纯理论的、高度理想化的推测。这种幼稚的做法应该被摒弃了。经济学家们往往沉浸于琐碎的、只有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中。这种对数学的痴迷是获取科学性表象的一个捷径,因为这样不需要回答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那些更复杂的问题。在法国做一个理论经济学家有个很大的优势:在这里,经济学家并没有收到学术界以及政界、金融界精英的高度重视,因此他们必须撇开对其他学科的轻视以及对于科学和理性的荒谬要求,尽管事实是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一无所知。无论如何,这正是这一门学科和所有社会科学的魅力所在:从零开始更有希望获得重大进步。”皮凯蒂又说,他在美国工作期间“我发现美国经济学家的工作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诚然,他们都非常聪明我在那个时期也结交了许多好友。但有些事情很奇怪:我清楚地认识到,我对世界经济问题一无所知。我的论文都是由一些相对抽象的数学定理组成,但同行们都喜欢我的工作。我迅速认识到,自库兹尼茨之后,再也没有同行花精力去收集不平等的动态变化的历史数据,反而实在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大量生产纯理论的成果,并期望我也这么做。”

当然,皮凯蒂是站在这个高度上做出这么一种评价,做为经济学的初学者,我并没有资格借着皮凯蒂的话来发挥什么,我想要说明的是,我跟皮凯蒂一样,坚决认为社会科学是不能彻彻底底分家的。记得有一次对印度经济发展状况好奇,我就去查了一些论文来看,它们的共同点是模型很漂亮、理论没问题、关键经济数据都有,但问题在于,好像这套分析放在任何十亿级的人口大国都没问题。后来我想了想,这大概是因为理论是具有普适性的,但各国具体情况分明存在许多不同,如果不考虑各国各异的社会结构、文化要素,那么从理论出发进行真正接地气、到位的分析就是异想天开。

作者皮凯蒂是非常坦诚的,因为他承认自己当年“对世界经济问题一无所知”。再结合他的教育经历和书里的一些内容,我推测作者的社科综合素养其实并不高——他在对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法国人口情况、各国黑奴制度进行分析时犯了一些历史常识性的错误,当然这些并不影响他最后结论的得出,但确实暴露了这位哪怕是早就开始关注自己社科综合素养的顶级经济学者,也存在着许多知识盲区。

可能是因为我个人对经济学有偏爱,我将经济学视为“屠龙刀”。屠龙刀一旦挥舞起来,确实可以横扫千军。但是光是要把这把屠龙刀拿起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和咱们财大的一位数学老师做过一些交流,他也欣赏经济学,并且他认为经济学一定需要悟性,如果没有这层悟性,那么学四年经济学还不如学四年技术。按我的话来说,这个所谓的“悟性”,就是提起屠龙刀的那股劲道。但这位老师认为这股劲道是外生的,靠天生的悟性,但我可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股劲道就是内生的。源源不断地向我们的肌肉输送能量的综合视野,加上自身不断训练和强化的“思维肌肉”,就是决定我们能否提得动这把刀的劲道。我想在这里引用一段哈耶克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演讲内容:“如果你是一个除自己专业外一无所知的优秀的化学家或者生物学家,你还可能是一个社会里有用的人,但是如果你是一个除了经济学或者政治学科外一无所知的人,你将百无一用。除非你受过相当好的教育,而且,特别地,拥有一些社会科学知识和一些历史哲学知识,否则你不能成功地使用你的技术知识。……除非你真正了解你的经济学或者其他别的什么特殊领域,否则你就仅仅只是一个骗子。但是,如果一个经济学家只知道经济学而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就会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祸害。”

想讲一个有趣的例子。去年10月的时候我在自习室自习的时候,人还不算太多,让我一度以为南湖校区自习室是供给过剩的。但到了11月特别是12月要考研的时候,人就越来越多了。刚开始大家还是尽量早点到自习室去占座位,但是突然不知谁带了个头,头天晚上就把书放好了,第二天用不着早起也有座位。然后大家开始纷纷效仿,第二天大家都用不着早起就有座位了。看到这个现象我开始思考,大家都得了便宜了,那谁吃亏呢?吃亏的当然是那些没有提前占座位,却又每天早起的学生了。这些学生刚开始每天早起能够占到座位,但是当大家开始提前占座之后,他们起得再早也没用了——我也是这些学生之一。

我的心理状态变化过程是:刚开始是能接受占座行为,后来有一些排斥,到最后每天找不着地方自习了心里就开始有愤怒了。不过很快考研就结束了,考生一离场,座位又空出来了,所以这个愤怒也没在心里沉淀多久。讲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呢?如果把一开始的自习室座位视为公有制下的产出,再把占座行为视为私有化进程,把我这类学生理解为没有获得私有化好处的普通人,那么理解皮凯蒂所描绘的世界就轻松多了。当一个教室里座位有限(财富增量少),而继承财富(头天占的座位)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时,占人口大多数的“穷人”(像我一样没有地方自习的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从容忍到排斥再到仇恨,如果没有考研结束考生离开自习室这么一出,那长期看来最有可能的就是学生组织起来否认占座的合理性。

尽管这个例子不那么恰当,但它多少反映了财富分配或者说公平问题远不只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还是社会学问题、政治学问题甚至是哲学问题和心理学问题。这也更加印证了建立综合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我们再回到书中提到的不平等问题上来。作者提出的方案除了著名的“全球资本税”,还有一点是“老生常谈”的教育机会的平等。我不太同意教育机会的平等真能使收入差距缩小,或者说作用可以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明显。这也许是一种“歪理邪说”,但我有我的逻辑。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实质是一个筛选机制(我也认同教育的本质本应当是激发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信号投资。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承认无论怎样,总有人或者总有家庭会帮助孩子发出独特的信号——无论是以怎样的形式。而这种信号发送所要耗费的资源,本身也是一种筛选机制。

简而言之,如果削弱正规教育发信号的功能,那么总有其他发信号的方式存在,而那样的方式或许会造成更严重的不平等。

关键不在于削弱教育的筛选功能,而在阻止除个人才能以外的任何禀赋进入筛选机制。而这很难做到,中国的高考可能很接近——但为排除其他禀赋使学生重复训练、模式化思维、机械记忆却又败坏了学生学习的胃口,是否又得不偿失呢?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皮凯蒂的一些重要结论。由于资本收益率r在长期中始终保持在4%~5%的水平,所以对任何国家而言,r>g的趋势不可避免;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意味着一个孩子将会继承更多上一辈的财富,所以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将会加速财富两极分化。低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所以皮凯蒂指出发达国家的财富分配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想有人会好奇,发达国家资本存量很大,难道不会造成资本收益率过低的情况吗?书中给出了对这一质疑回应:确实出现过,是在建国后近百余年的美国——因为地广人稀,形成了土地资本的相对过剩压低了资本收益率(地租)。但作者强调这是一个个案,现代资本不仅可以迅速流动,而且由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始终大于1,故资本收益率不可能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看到这两条核心结论,我总是忍不住拿它们往本国的情况上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确实处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较低水平上,但经济增速依然处于一个中高水平,高于预计的全球资本收益率,所以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希望还是存在的,社会阶层流动通道还没有收紧,努力还是有用的。

猜你喜欢

  • 《资本论》读后感7篇 你是否想知道怎么写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呢?每个人读完作者所写的作品后,都会有不尽相同的看法。当我们在书中获取感想时,要记得时刻将想法记录下来,想要一篇好文章不妨去读读“《资本论》读后感”。...
  • 最新资本论读后感汇总 我们在看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接受,也要学会加以自己的思考,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都深深的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此时可以留出一些时间写下感受了。编辑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最新资本论读后感”,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 最新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1500字其一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最新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1500字其一》,...
  • [读后感参考] 资本论读书心得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资本论读书心得”,欢迎阅读...
  • 资本论读后感精选6篇 一本好书,就像新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废寝忘食,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在作者写的作品中,我沉浸其中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中,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特意准备了“资本论读后...
  • 《资本论》读后感精选5篇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作品这部作品他为很多人留下了深刻。优秀的作品读后感都具有什么特点呢?心得体会大全小编在众多网络文章中认真选择了一篇优秀的“《资本论》读后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