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的读后感通用。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张思德的读后感通用”,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张思德的读后感 篇1
“为人民服务”,这是毛主席为一位伟大的解放军战士张思德的题字。
张思德其实只是一位平凡的普通人,为何用“伟大”来形容他?这,可以从电影中找到答案。
“‘你来帮我一下吧,晚了解就赶不上看亲嘴了。’听到战友的话,张思德毫不犹豫地上去帮助他放映电影。影院里观看的人已是哄堂大笑。”在张思德的时代里,电影可以说是“稀有资源”,放映电影不是他的责任,但他仍“毫不犹豫”地上前帮忙。他,不仅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战友帮忙。“影院里观看的人已是哄堂大笑”,这电影该多有趣啊!张思德难道不想看吗?他一定想。看电影是有趣的,放映电影是看不到有趣的电影的。也许,张思德的心里也会有一番小小的斗争,不知该不该帮忙,但在顷刻间,他已作出决定:帮!
“你最大的缺点是不爱说话,最大的优点也是不爱说话。”电影中,张思德做了许多类似的好事,又有谁知道?其实,正是他的`“不爱说话”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形象。他不是为了表扬而做好事,也不是为了私人利益做好事,他是真正地为了群众做好事。“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张思德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奉献中去,他就是那种难得的、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更可贵的是,他做了好事还不说话,使这种奉献变得默默无闻。
在军营之外的群众队伍里,也有许许多多像张思德一样的人。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岗位,从世界500强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到汶川地震中为灾区捐款的老乞丐。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段,也许是年过八旬的老爷爷老奶奶,也许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愿意为大家做好事,你都会成为这个日益壮大的队伍中的一员。
在我们班级里,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同学,他叫邹佳栋。邹佳栋平时很调皮,老爱闹事,放学时,经常被老师在办公室留上几小时。他也有优点,他和其他男同学一样,喜好为班级做好事:扫地、排课桌、拖地……样样抢着干。做完事后和张思德有一模一样的反应,不吭声。也就是说,他不会做完后就大声说:“这是我干的,你要表扬我!”
前一阵子,一封大红的信寄到了我们班级。不知为什么,班主任贺老师看过信后高兴得眉飞色舞,让我把信送给大队辅导员。辅导员老师看过后,只是淡淡地说:“我知道了。”老师把邹佳栋连着表扬了好几个星期。
邹佳栋和张思德一样,具有助人为乐的品质,所以才会有这一连串的好事光顾他。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学习张思德的品质,世界就会更美好。张思德的品质就是电影给我们的最美好的纪念品。
这多么象电影中的场景: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太太的家畜丢了,张思德立刻去追。在生活中,这事带着同样的身躯,穿着不同的衣服来了:同样是需要帮助的老太太,也同样是个热心的人。
张思德的读后感 篇2
昨天晚上系党总支组织我们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一部老革命电影《张思德》。之前我也看过不少老革命影片,但这部影片尤为让我感动。
张思德,憨厚纯朴,呐呐无言,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1年后银幕下的我肃然起敬,久久回味。????张思德是一个平凡的人。他1933年参军入伍,当过勤务员、通信兵、警卫员,最高职务是个班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搞过生产,烧过木炭。生命历程中,他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动听的话语,“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张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泽东评价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他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却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从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高尚的灵魂。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在他牺牲后回想起来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的一生。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这种震撼力来自心灵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张思德,以他的行动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人民服务的诗歌。????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xx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他朴实得像延河边的一粒砂,千万粒细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凉山上一株草,千万棵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于是,窑洞里出了马列主义,黄土地哺育着一个政党,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张思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许多普通中国人身上的美德——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他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集体主义者的道德感,儒家传统的光芒,信徒的献身精神……。当年延安物质并不富裕,但人们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张思德就是那个年代的代表,民族的生命力也恰恰就在这个地方。但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我们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
今天,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这个本,丢了这个根。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还将辉映着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虽然那是发生在60年前的事情,但是今天看起来却仍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管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应该学习他那种爱岗敬业、爱人如已、助人为乐的精神。
张思德的读后感 篇3
《张思德》是北京紫禁城电影公司出品,有一股大片的味道!以交响乐团演奏为主的电影配乐的水准不在一般好莱坞电影配乐之下,很切合画面的推进,抒情主题起到渲染作用,就算是拿出来单独听也很具可听性,好像是一个国内作曲家的出品。导演的确有一手,拍主旋律片不只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许许多多的细节,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主题、刻画人物,有血有肉的角色不再如墙上的标语一般空洞,编剧是刘恒,同样功不可没。
电影采用黑白胶片,一部黑白片,这些年来除了张国师的《俺的爹爹娘娘》之外,《张思德》也算第二部了罢。黑白年代,纯真年代,那些人都这么纯,那些镜头都这么亲切:延安灿烂的日子,经典的席地手摇织布机,再现战士力与美的挥铁镐开荒秋收,纯情女战士跳着集体舞,河畔洗衣饮马犹如《东邪西毒》里边刘嘉玲饮马桃花溪的味道,鲁艺里边跳芭蕾的女文艺兵,还有照例是自作风趣的我领导人,还有那个木讷的大龄未婚做事不吭声的张思德,这个踹三脚也出不来一个屁的勤快好心的小矮个。
为什么服务,为人民服务,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南泥湾359旅……熟悉的名词,记得以前的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么?还有历史课本里边的段落么?通过《张思德》来一次怀旧,解放区的天果然是……
张思德的读后感 篇4
影片《张思德》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热闹的场面,黑白胶片折射平实的瞬间,带着一种久违的纯粹,慢慢地印入我们的心里。
《张思德》以全新的视角,刻画了张思德这个路程队伍中的普通一兵的不平凡的路程历程。打过仗,负过伤,在大生产运动中纺过线、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然而,正是在这种平凡中产生了伟大。他诠释着崇高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张思德,用质朴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我们生活的社会,绝大多数是平凡的人,干着平凡的事,平凡成了许多人平庸的借口。的确,我们也应清醒看到,随着形式的发展,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构成发生了变化,也存在着与新形式需要不相适应和与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工作中,有的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工作得过且过,有的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一些党员在党的宗旨、党员意识等方面淡漠,党的组织观念不强,先锋模范作风弱化,不能客观的审视自己自身的能力。我们要向张思德学习,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来鼓舞和感染周围的群众。
通过观看影片,我感性、直观的体会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诞生的缘由和深刻意义。张思德同志虽然已经牺牲60年了,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和绚丽多彩的人文环境,更需要伟大的为人民服务精神。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面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现状,尤其在当前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作为一名党员,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精神,牢固树立党员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税收业务水平,自觉地把党员先进性体现到本职工作中。要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作为税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上作表率,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作表率,在作风、廉洁自律上作表率。
我们要学习张思德同志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作风。要以张思德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立足本职工作,踏实敬业,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好。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为纳税人办实事、办好事。在税法宣传上,动脑筋、想办法,将税收政策、法律、法规以多种形式及时、全面、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个纳税人;在区局督办工作上,多担担子、多下工夫,搞好督办工作;在大要案的审理上,积极参与、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办事,按时高质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在执法检查工作上,规范执法,做到程序要规范,法律适用要正确,文书使用要当,加强执法责任意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充分发挥日常税收执法的监督作用;在对待职务、工作、同志、地位与荣誉、以及对待成功与挫折上,要时时刻刻牢记党员身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张思德的读后感 篇5
一是常字。张思德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从不懈怠,除在警卫班给毛主席当警卫这项工作重要特殊外,其他岗位工作都很平常。他人也很平常,没有英俊潇洒的外貌,没有耀眼的职务,没有显赫的地位。照他老乡说:1933年跟他一起参加革命的老乡都是团级以上的干部,而他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革命老战士。做的事都很平常:站岗放哨、修轮胎、打水、编草鞋,甚至抱小孩拉稀,等等,看不出什么是惊天动地的事业,也不见引人关注,轰轰烈烈的行为。张思德是常人一个,可他却在平常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成绩。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凡人一个,要取得丰功伟绩不太可能,但我想,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用心办事,真心奉献,就一定能干出不同寻常的成绩。
二是个跑字。在影片中,我们经常看到张思德跑来跑去。一开始,张思德一路劲跑,一身黄土,为了赶回来参加唱歌演出。照他战友说:少他一人也无所谓;在小河边,猛跑追一只小猪,被主席问起,从此,张思德的名字留在了主席的记忆深处;中间一段,张思德给主席打水,跑来跑去,以至于忘记用水给自己洗个脸;最后,主席的汽车轮胎瘪了,张思德在黄土田埂上跑了两次,拿了两次轮胎。跑,意味着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光流逝一去不返,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太多太多,我们能不抓紧时间,能不跑吗?今天,我们丹阳已落后先进县市一大截,已落入苏南次发达地区,我们需要效率,需要高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跨越发展,才有可能追赶上前面的标兵。
三是忙字。影片当中,张思德没有空余时间,一闲下来,就站岗放哨,就编草鞋,与战友谈心,关心他人,他把时间填得满满的,不浪费一分一秒。在今天,问一些人忙不?忙啊!他们忙什么?忙应酬,忙交际,忙跑官,忙娱乐,即使有空余时间,也不静下心来读点书,也不去关心他人,关心弱势群体,他们忙得无怨无悔?忙得踏实?忙得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应该忙些什么,答案显而易见。
四是急字。急别人所急,急群众所急,这是多么崇高的品质啊!战士们演出时灯坏了,要找梯子,那个急啊!张思德便成了梯子,让战友站在他肩膀上装好了灯。过后,主席笑着说:我想这么快就找到了梯子,哦,原来他成了梯子。老百姓丢了一头小猪,张思德急忙去追,在水中奋力游泳,把小猪捧到老百姓怀中。看到老乡被抓了,他心急如焚,自己找战友谈心,找战友昔日恋人去做工作。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要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这是最佳处方,我们的
张思德的读后感 篇6
《这部电影之所以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就在于它们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这就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共产党人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张思德以及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部影片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共产党人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才能在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才能体会平凡中的伟大,艰辛中的幸福,奋斗中的快乐。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杨利伟到奥运健儿……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都不会随着时代的远去而消逝,而是历久弥新,光彩照人,长驻人民的心中。这部影片让我见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60年前,---主席的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影响了几代人。60年后,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张思德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同时,这种震撼力也来自观众心灵深处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共鸣。影片诠释了众人崇尚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少说多干的张思德,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 真正的崇高,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冲淡。真正的美善,只会因朴素的质地更生光辉。凝望这个普通的背影,感受到一种永恒: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的读后感 篇7
张思德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他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对人民群众满怀赤诚之心。他的感人事迹激荡着我的胸怀,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张思德》这部影片的一个精彩之处,是把为人民服务、为革命艰苦奋斗这支宏大的宗旨意蕴融入普通战士的具体行为和感情状态中,用人性的善良美德展现出来。观众在影片中听不到什么豪言壮语,也看不到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通过张思德同志对待身边每一个人的态度,如他对领袖毛泽东、对烈士遗孤宋光明、对老革命哑巴炊事员、对烧炭队员小白,特别是对犯了错误的同乡刘秉钟的那种态度,使我深切感受到那种与人为善的美好品德,感受到温暖人心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看过影片,使我对这个平凡的小战士肃然起敬。我不禁想到,我们不少同志常常不能专注于自己平凡的岗位,常常为自己身份、职位的高低而唉声叹气,以为平凡的人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看看张思德吧,他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在战斗部队打过仗、负过伤,在大生产运动中纺过线、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其高尚品质十分可贵,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伟大的人生。 张思德同志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我。我决心从自己的岗位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安心学生工作,不断探索改进工作方法,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高目标,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突出的成绩。
张思德的读后感 篇8
影片记录在抗日战争后期,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张思德同志是___的勤务兵。他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默默地奉献。
张思德同志做事十分用心十分负职责,总是跑步完成。影片开始就是他奔跑赶回演出节目的场景,煤油灯灭了,他主动扛着战友修好;主席开会,半途车轮胎坏了,只有换个新的才能够,为了不耽误主席回到的时光,张思德同志二话不说,硬是一路快跑数十里背着一个新轮胎回到,当他赶回时我们可想而知这位老八路疲惫的程度。我顿时感慨,像这样的老好人在此刻的社会中还有吗?没有任何要求、没有任何索取,只是那样用心无私地奉献,即使有,能有多少呢?但是在当时像张思德这样的人很多、很普通、很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他们往往不被人注意,往往也不为人所知,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事业。
张思德同志也很有爱心。帮一个老大娘追猪,追了一圈又一圈,可谓是拔山涉水,而且还摔了几个跟头;照顾一个受了刺激的孤儿;帮忙一位年事已高的老红军;还不辞辛苦的帮一个即将牺牲的团长约见___。我们要认识到一点,他所帮的这些人并不是跟自我有多大关系,相反,而是陌生人,也没有任何报酬,完全只是自我的付出。【www.Dm566.COm 66职场网】
影片中他的一个老战友是一个主任,经常说张思德心眼太死,到此刻还只是个普通战士,而张思德却不以为然,总是很朴实的回答,只要为人民服务,在哪都行。这个主任战友之后为了结婚而贪污群众财产,被判刑一年,妻子也离他而去。为了帮忙这个主任战友重树信心,张思德几次探监,帮忙战友成功的又找回了自我,并劝说战友的妻子,最终使他们又走在了一齐。张思德总是能时时刻刻想别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替人分担忧愁,尽自我努力解决困难。
张思德是个烧炭好手,当组织再次让他烧炭时,他却义不容辞的答应了。其实张思德也算个老红军了,像烧炭这样的任务完全能够不理解。但他却说,新人烧炭不必须能烧好,烧不好延安的百姓就过没有办法过冬了。想法很简单,但是他却始终从更多人民的利益出发,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做出自我尽可能的一份力量。也就是这一次烧炭,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片段。一天大雨不断,张思德去巡视炭窑,由于山体滑坡,张思德不幸牺牲。张思德走了,和他生前一样还是那样的默默无闻。但是他那种辛勤朴实的作风就应继续发扬。
___深知张思德的经历,在他的追悼会上有感而发。在演讲中称赞:“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在这个演讲中,___进而要求全党进:“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必须会兴旺起来。”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任,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
如今,中国尚有八亿多农民,不少农民的生活还很贫困,但是也时常听到不少领导干部因贪图享乐而被判刑。可见,部分党员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没有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袭击,这些人早已不是合格的党员,真正的党员应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服务为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张思德的读后感 篇9
随着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学习的劲头越来越高,在学习效果渐入佳境的同时,我们的学习方法也有张有弛,并不枯燥。
9月28日下午,我们支部组织观看了电影《张思德》,电影故事中具体鲜明的人物设置和生动有趣、感人至深的情节安排将我们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黑白年代,却同样让我们发现了在特殊的前线上,共产党员胸膛里那颗永不磨灭的闪闪红心。
电影《张思德》以张思德同志的生平事迹为线索,以平实、质朴的艺术笔触,再现了一代共产党员典型形象的塑造。影片开头,借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话就给张思德同志这个人定了性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
张思德同志父母早亡,自己也并无子女,影片偏偏设置了一个孤儿叫他爸爸,他自己也将无依无靠的老革命认作了父亲,表明张思德并不是神,也不是傻,他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知冷知热的性情中人,当张思德的好友刘秉钟贪污被判刑,未婚妻也离开他时,张思德并没有放弃这个犯了错的好友,以一贯的真诚和热情鼓励他重新站起来,作为朋友,张思德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可贵。
张思德身上还有古道热肠的一面,当王团长一次次地来看毛泽东而不遇时,张思德知道革命流血牺牲是常有的事,说是下次再来,可是不一定能活到下次,所以张思德冒雨带王团长去找毛泽东,虽然这次还是没见着,但张思德没有食言,在下一次,在王团长弥留之际,张思德请来了毛泽东来看望牺牲前的王团长。
影片通过点点滴滴来让观众对张思德这个人物产生印象,进而认同,而后被感动,再后受教育,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如开场戏合唱队在高歌一曲抗日战歌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时,电灯灭了,队长一声:梯子。张思德马上冲出去以身为梯,帮队长在第一时间排除了故障,令首长可以继续观看自己团队的演出,毛主席随口说了声车里有味,镜头一转张思德已经在将整个车子擦拭一遍。车胎修好了,张思德一个人将车胎弄回装上,保证了首长的正常行动,乡亲大妈的猪跑了,张思德满世界地追,甚至扑入河里去捞,更有许多重要的文件和指示都是通过张思德的手送下去,通过张思德的脚传下去的,直到烧炭牺牲,张思德一直以一颗火热的心紧贴着党组织,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张思德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人后默默地做事,并没有人看见,并不需要有人知道,因为他是在为人民服务。
伟人身边的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了伟人的尊重和认可,毛泽东同志承认了像张思德这样的同志,毛泽东说:像张思德这样的同志默默无闻,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平时注意不到,但他们支持了我们的事业。毛主席由张思德进而要求全党: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这些话,后来传遍了中国的家家户户,成为每个党员和要求进步的同志的座右铭。
张思德的读后感 篇10
看完《张思德》这部影片,感觉非常好。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那么多动人的真实细节,塑造了革命队伍的各色人物。
张思德生活在一个革命大家庭里,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很生动,特别是张思德和他老战友的这份感情,是以往电影中不多见的。电影《张思德》没有曲折的情节,热闹的场面,黑白胶片牵出平实瞬间,穿越60载岁月。一名普通的士兵,警卫——开荒——烧炭,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他那样淡泊。三过草地的老红军,班长一当7年,一整编,又成了战士。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他认保育院不幸失语的孤儿做儿子,用心血崔开朗朗童音;他拜炊事班精简下来的老兵当父亲,真诚的抚慰一抹晚晴。 这些都让人非常受感动。这部影片让我见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60年前,---主席的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影响了几代人。60年后,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张思德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一个少说多干的张思德,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张思德诠释着崇尚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 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20--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党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曾经是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未来还将辉映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