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大全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心得体会大全 > 读后感 > 导航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8-20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5篇)。

小编考虑到您的需求精心为您制作了这份“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作品这本书带给我深深地震撼。 写读后感不仅是得到知识,更是思考和理解,是展现思考成果的方式,怎样写出读后感?我相信这篇文章会让您对某个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 篇1

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想谈谈个人的感受。

前面提到,我在上世纪末就对“文明冲突论”提出异议。这种异议,较系统地见之于我在考察世界各大文明后写的书籍《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中,也见之于我花了两年时间在香港凤凰卫视的谈话专题《秋雨时分》中。

照理,我贴地考察了当今世界冲突最严重的中东、北非、中亚、南亚地区,最能呼应“文明冲突论”,为什么却反对了呢?

我在那两本书里写道,看来看去,确实到处都在发生冲突。但是,所有的恶性冲突都发生在文明和野蛮之间,而不是发生在文明和文明之间。因此,当今世界应该划出的第一界限,是文明和野蛮的根本区别。

那么,什么是“当代野蛮”呢?我在书里一再指出的是七项,那就是:恐怖主义、核竞赛、环境破坏、制毒贩毒、极端霸权、极端民粹,以及面对自然灾难和传染病无所作为。从事这些“当代野蛮”的人,和反对这些“当代野蛮”的人一样,都散布在不同的族群里。如果有人硬把文明和野蛮的冲突解释成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那么,他们就有掩饰自己野蛮行径的嫌疑。

我在几本书里反复表述了这样一个意思——

几万里历险告诉我,“文明”之所以称为“文明”,互相之间一定有共同的前提、共同的默契、共同的底线、共同的防范、共同的灾难、共同的敌人。这么多“共同”,是人类存活至今的基本保证。如果有谁热衷于文明族群之间的挑唆,那就势必会淡化乃至放弃这么多“共同”,最后只能导致全人类的生存危机。

在这么多“共同”下,文化差异就必须被保护、被欣赏了,并由此产生文化的多样性。

对于守护文明的共同底线,我们的态度是严峻;而对于保护文明范围内的多样差异,我们的心情是喜悦。

在这里,我想特别说一说专业的文化行为。因为我发现,在文明课题下的轻重颠倒、敏感挪移、是非混淆、悲喜错置,这样的事情,一直是由一批文化人在操弄。他们的文化地位和社会影响,造成了浓重的人文迷雾,使很多人失去了正常的判断。

由于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差异被他们夸张成了你死我活,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激烈的文化自守言论。对此,我还是只能以自己为例来作一些分析。

我在华文读者中的形象,是中华文化的搜寻者和捍卫者,因此那些激烈言论也总是在我身边鼓荡,希望由我进一步来带头强化。但是,只能让他们深深失望了,因为我的看法完全不同。我写道——

不错,我是中华文化的忠诚阐释者,但是,我完成这些思考的基础逻辑,是欧几里得几何学给予我的;我文化思维的美学基础,是黑格尔、康德给予我的;我的现代意识,是荣格、爱因斯坦、萨特给予我的。我从来没有觉得,这些来自欧洲的精神资源,曾与我心中的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产生过剧烈冲突。

既然一个小小的心灵都能融汇那么多不同的文明成果而毫无怨隙,那么,大大的世界又会如何呢?

确实,我一直认为,当我们在讨论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的时候,真不如把自己的内心贮备,当作一个参照范本。

但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文化人却走了相反的路。我可以用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说明他们的基本行为方式。

例如,上海这座移民城市的一个社区,一百年来聚居着来自北方、来自南方和本地原住这三拨居民,早已互相通婚,相融相依,难分彼此。一天,忽然来了几个文化人,调查三拨居民百年来的恩怨情仇。他们问:偷盗事件以哪一拨为多?群殴事件以哪一拨为多?又发生过多少次跨族群仇杀?折腾过多少次法庭诉讼?这一切,与三拨人的地域传统有什么关系?这三拨人的后代,在今天的处世状况如何?……这样的调查,经过一个月,拟成了初稿印发,结果,这个社区对立横起、冲突复萌,再也无法友爱和平了。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 篇2

连着几日大雨,无法安然劳作,一时无聊透顶,便随手在书架上拿了本书准备扫扫盲。书拿到手一看——是余秋雨大师的——《何谓文化》一书。

此书刚买不久,因诸事繁多且杂,没能在书到手第一时间即看。又因我现居农村,买东西极为不便,此书还是托友人在重庆书展时买下寄予我的。书价不菲,还好包装不错,书也厚重。

打开书页一看,的确,内容也很厚重。余老惜言如金,开篇即奔主题——何为文化。没想到如此厚重的一本书一日光境便被我收入腹中。我于是又开始起了漫长的消化吸收这何为文化之路。

说实话,活这多年,我还从未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说,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有想过文化到底为何物这一话题。虽然我本来就不算“文化界”里的人。当然了,以我的资质,也许根本就没有资格把这个话题经深思熟虑后再发上几句无关痛痒的蹩言。但我还是想说说,也算是一个生活于人类生活最低层的人的个人对文化的感悟和看法。

2、对于何为文化这个话题,用余老自己的话说他“决定用最诚恳、最隆重的方式来试着回答”。从内容上看,他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还很认真、也很仔细和耐性。

接着,他从四个方面全面的阐释了他内心的“文化”之所有内涵与范畴。这四个部分如下:

一、学理的回答;

二、生命的回答;

三、大地的回答;

四、古典的回答。

至此,我突然发现,要系统的解释出“文化”这两个字的内容所涉及的方面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

余老对“文化”的定义据他自己说“可能是全世界最简短的——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这就是他所拟定的文化涵义。马上,他又通过一桩跨国婚姻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引出了“文化差异”。而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他却因草草收笔而使我未见诸端。

“精神价值”为目前可知的唯一高等生物——人类所独有。我想这是余老之所以第一个词语便用这“精神价值”的原因——这是他将要谈到的文化的侧重点,原因很简单,目前人类可知的只有人类才有文化,亦只有人类才懂得这“精神价值”为何物。

那么,什么叫“精神价值”呢?可惜,余老他没明说。于是我只能自己猜测。我猜,这个“精神价值”应该是囊括了人类除物质外所有的人类活动中在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具体可以指向为:个人修养和个人品格。个人修养又可细分为个人习性、个人学识和个人技艺,个人品格也可细分为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个人道德和个人人格。初一看这书名时就想着:何谓文化?文化,应该就是一切与文字有关的东西吧。到现在才知道我对文化的理解是如此之肤浅。没有“精神价值”的文字最多只能称为文化的载体之一——文字而不能称为文化,这正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只能称其为行尸走肉般。

“文化差异”是最能体现人类在“生活方式”多样化中又有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境况下是如何凸显并定性成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而被我们加以隔离和区分的。

想知道什么是“文化差异”就得回到文章的开头看一看余老对文化定义的那段话的最后了——没错——正是集体人格。象征一个民族的文化,或象征一个国度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或国度的集体人格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并溶合后的呈现。例如我们说到古希腊文化,就会马上想到艺术、哲学、优雅和民主等等以形容这种文化的字眼;当我们说到中国文化时,就立刻会想起老、孔、孟、庄、墨和中庸等等形容中国文化的字眼;而当我们说到古埃及文化时,第一想到的便是“法老”、“金字塔”等等透着神秘和森冷的文字。当此三种文化凑在一起,便形成了色彩鲜明的差异,这便是“文化差异”。那么这种“文化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答:“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这个“生活方式”所饱含的东西也不少。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自然这些差异也不同,而差异的'不同之中还有因各种差异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比如法国和英国,虽然都是欧洲国家,但他们间的文化依然有差异:法国人讲究浪漫邂逅,而英国人则注重绅士之风。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便是此理也。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这样一种迷惑:即我们在用前人遗留下来的“精神价值”建立起的“集体人格”描述现在因“生活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各种有着“文化差异”的“文化”。而我们将要形成的“集体人格”又将通过我们现在仍然在“生活方式”上的不同来定格未来有着“文化差异”的“文化”。绕了一圈,又回到原地。但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我们的未来文化取决于我们现在的“精神价值”之决择和我们为“精神价值”所付出的具体行为。

关于“积累”和“引导”我想不必再费言辞一一论述了。很显然,“积累”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的净化和查验。在时间的浪淘面前,一代代人誓死追随的“精神价值”才会被打磨得清晰可鉴,经过时间玩味的东西方才值得我们去捍卫与保护。至于“引导”,则需要真正有前瞻性眼光的智者在前面打着火把耐心引路,我等一干随从才敢大步向前无畏的迈进。“引导”者是个危险的差事,冷不丁的就会有人从后面或侧面或不知哪里冒出来给智者一个措手不及的痛击,轻者致死智者放弃理想,重者陷智者于万劫不复之境地。我们应该庆幸并感谢上苍,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还有着这样的一群人在为人类未来的出路探索方向且如此的呕心沥血的在路上步履蹒跚艰难行进着。他们的伟大光辉和真诚、渴求之梦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可照日月。

他用学理的回答肯定了“精神价值”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生命的回答举证和总结了在各种不同“生活方式”中的不确定因素下依然坚持着传播人类“精神价值”的可歌、可贵和可敬;用大地的回答证明了人类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价值”的力量和渗透力。而古典的回答则证实了在前人的“精神价值”的不断“引导”下“集体人格”所散发出的炙热的光芒……

总的来说,余老这个对文化的定义主要目的是在人类独有的精神价值上看到了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各种生活方式(包括由此而带来的各种文化差异),他希望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后,再以主观上正确的引导来控制和把握住文化的方向,从而将人们带入到他所描述的集体人格之中。这种集体人格进一步提升就将变成未来一个民族的图腾和一个国家的形象。

可以说,文化包括了一切人类活动的所有范围。不管这些活动是美是丑、是善是恶,对人类有利还是有害,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一直静静的或躺、或坐、或卧、或立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去一一书写、补充和牵领。也正是因为这样,余老才不遗余力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引导人们的“精神价值”,以期达到他希望迸发出的撼动山岳的崇高的“集体人格”。

这样一来,我便有了与余老不同的对“文化”这两个字新的定义了。

那就是:文化,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生活活动轨迹的记录与解释。是对人类文明的阐释。它是人类唯一不确定性的难以掌控的东西。

人类的生活活动包括了人类在进化中的生活感悟(比如发明语言、积累生活知识)、生活经验(比如种植、养殖)和生活创造力(比如人类发明的伦理道德、人文科学与各种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工业技艺)。生活轨迹的记录和解释便是人类文化的“积累”。文化对人类文明的阐释中有着所有的“集体人格”。 生活感悟产生了“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本就存在于“生活经验”之中;生活创造力正是生活“积累”后将产生的“集体人格。”一定有人问,“引导”这么重要的环节去哪里了?不好意思,这得取决于政党和那些站在文化最高处的选择了。

到快完成此文章时我又突然发现,一向以懒惰为优点力求在写文章时只图简短的我居然写了这么长一篇读书笔记,还是一气呵成,这于我来说的确是一个不易。正如余老花费如此多的文字来讲清文化为何物一样不易。只是,我没有他的高尚情怀,他写此书的目的是为想搞懂何为文化的芸芸众多的菁菁学子们解惑——正如他在书中提到的——他对文化的终极目标——通过文化来创建人类的集体人格。

而我,只是其中一无名小辈。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 篇3

有趣的是,我在联合国的各种报告中,很少读到这种坚定的结论性语言。

在那次研究和讨论中,我才知道,其实早在二○○一年,联合国已经通过了一个《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后来,二○○五年,在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上,又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作为对二○○一年那个宣言的补充文件。我又一次应邀参加了这个大会并发表了主题演讲,以“文化多样性”的原理提醒国际学者,应该更深入地了解非常特殊的中华文化,不要以自己的文化逻辑横加猜疑。

联合国毕竟是联合国,清晰地知道当前世界的主要麻烦,是以“文明差异”或“文化差异”的理由,爆发冲突。因此,始终没有离开这个焦点,多年来一直锲而不舍地发宣言、订公约、开大会,实在让人感动;但同时,联合国又毕竟是联合国,总是那么绅士派头,说来说去还是“多样性”,委婉平和,不作厉声疾语。

今天发布的世界报告还是一如既往,从“多样性”出发来否定文明冲突。但是,与过去的宣言和公约相比,它又大大进了一步,从学术深度上指出了亨廷顿理论的“三大错误假设”。在我看来,这在同一问题的思考深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请允许我稍稍花一点时间,对这“三大错误假设”作一些解释。

亨廷顿先生的“文明冲突论”,就像历史上很多轰传一时却站不住脚的理论一样,立足的基础是一系列假设。学术研究是允许假设的,但亨廷顿先生未能诚恳地表明是假设,显然是一种理论错误。

“文明冲突论”的第一个假设,是粗糙地设想人类的每一个文明群落在文化归属、文明选择上,只能是单一的。事实上,全部世界史证明,这种归属和选择都是多重的,叠加的,互相依赖的`。因此,那种看似“正宗不二”的单色、单线、单层、单调,只是一种假设,一种出于幼稚而懒惰的思辨方便而进行的“想象式提纯”,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文明冲突论”的第二个假设,是武断地设想不同文明之间的边界是一条条水火不容的封闭式断裂线。事实上,所有这样的边界都是多孔的,互渗的,松软的。文明的边界不像战时国界那样壁垒森严,而是混沌地包括着风俗、语言、婚姻、祭祀、歌舞等生态文化的不可分割元素,即使某些地方出现了区划,仔细一看也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甚至大同小异。因此,那种以邻为壑式的所谓文明边界,其实也只是一种不真实的理论切割,为的是使冲突双方“到位”,并找到“冲突的身份”。这很不应该,因为绝大多数“冲突的身份”,是自欺欺人的虚构。

“文明冲突论”的第三个假设,是鲁莽地设想每种文明的传承都是保守的,凝固的,复古的。事实上,世界上的多数文明都在忙着创新、改革、广采博纳、吐故纳新。我走遍全世界,看到一切活着的文明都很不确定,一切健康的文明都日新月异。因此,它们都不可能拿着千年不变的模式去与别的文明冲突。在学术上,把不确定的活体说成是僵化的实体,那就是在为冲突制造理由。

以上所说这三个“错误假设”,是“文明冲突论”所隐藏的三个理论支柱。今天发布的世界报告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我很希望世界上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如果大家都明白了各种文明之间归属的叠加性、边界的模糊性、内容的变动性,那么,信奉和执行“文明冲突论”的人群就会大大减少。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 篇4

普及爱和善良

胡鹏 余秋雨是我极喜爱的作家,近日他刚刚出了一本新书《何谓文化》,我迫不及待地买来,如获至宝的将它读完,仿佛享受了一顿精神上的饕餮盛宴,不由得想与人分享。只是我的文字水平有限,不能将此书精华尽现,只能跟随自己的感触随手写来。

文化这两个字,听起来似乎通俗易懂,细想却又显得高深莫测,因为你实在无法准确地去解释什么才是文化,怎样才叫有文化。本书通过四个方面的回答来阐述: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

在这四个答案中,我认为学术答案最专业,生活答案最感人,地球答案最透彻,古典答案最聪明。

在学术界的回答中,我喜欢他对文化终极目标的定义。文化的终极目标是在世界上普及爱与善。爱和善良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很多时候我们追求了一生,会发现原来最终目标是那样的原始和简单,爱和善良不正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吗?

在《身上的文化》这一章节中,余秋雨老师提出,一个人身上要有真正的文化,必须体现为两个不再,即“不再扮演”和“不再黏着”,还必须体现为两个必要——必要贮存和必要风范。不再扮演指真正有文化的人不会去扮演文化,不再黏着指要摆脱一切束缚和限制,才能回归到文化的本性。

我们再来看“必要的贮存”,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是“有恃无恐”的,他所恃的是胸中的贮存。余秋雨老师列举了一系列中华文化典籍,可见中华文化的宝库里可以让我们吸取的营养太丰富,只看你是不是愿意去吸收。有了必要的贮存就自然形成了必要的风范,他概括为“书卷气”、“长者风”、“裁断力”和“慈爱相”,在这里我不再细细地解释,只用一句话总结:

腹有诗书自气华”。

令我颇有感触的还有《向市长建言》一文,在这里他谈到了城市文化,这对于现在的领导其实是很重要的一课,且不说市长,任何一个做着与城市管理或者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来读一读,走出所谓“城市文化”的误区——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本地古迹、大话地方特色。

作者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有两个环节至关重要,它们是“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看了书中的解释,你真的会觉得他的分析很一针见血,一个城市的公共审美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是多么的重要啊。而他所倡导的标准,则是融入自然,这可能是最高境界了,试问现在处处在提倡文化创意的城市,有几个能真正达到融入自然的标准?

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是作者最动情的一部分,也是全书最感人的章节。余秋雨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物,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或者是一个被诋毁多年的作家。在这一章节中,作者写了一些文学巨匠对他的支持,其中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已故和健在的,包括周恩来总理领导的文化重建对他的影响。

也写到了一直寻找始终诽谤他的人给他的署名“石一歌”,最后他无比宽容又洒脱地写道,决定正式接受这个名字,并且以它的谐音开一间古典小茶馆叫“拾遗阁”,再开一间现代咖啡馆叫“诗亦歌”,让我想到了作者在之前写道的长者风和慈爱相,他的宽容大度正显现于此吧。

对于这一部分印象很深的是一篇名叫《let them say》的文章,是写作者的忘掉交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的,标题的这句话是黄先生的老师萧伯纳镌刻在壁炉上的三句话之一,翻译成中文是:他们骂啦,骂些什么,让他们去骂!后来在余秋雨遭遇文化挫折时,黄佐临先生在信中送给了他,“let them say”后来成为余秋雨先生渡过重重黑水的木筏。

《大地的回答》收录了作者为一些古迹书写的碑文和名胜的题额,另外加上好友谢晋导演的墓碑。这一部分有些我不能全部读懂,但仍然带着崇敬的心欣赏之,这份崇敬不仅是对余秋雨老师的文笔,还有对中华古迹的虔诚与膜拜。其中尤以都江堰和净月坛最让我有感触,前者是大灾之后重建碑,后者因为它的生态文化,文化的最后指向是自然之道,这些石碑中,我觉得作者的文化与自然已经浑然一体。

值得一提的还有余秋雨老师的书法,我虽不懂书法,也只能以一个外行的眼光去欣赏,但我忽然想起书画大师梅墨生所说,书法讲究气,一个人的气质和人格决定了它的字,所谓“字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吧。所以我相信余秋雨的话语中一定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力量、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自由。

最后一部分《古典的回答》是此书中最短的一部分,只有四篇,对佛陀的《心经》、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和苏轼的《赤壁赋》的今译。作者用尽可能通俗优美的文字来翻译这几篇经典的古文,既展现了原文作者的睿智和精辟,又尽显作者的才情与智慧,正如作者所说,请出古人是为了尽善尽美,至此我觉得这本书已经非常完美。

合上此书,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感动,感动于余秋雨对文化的诠释,感激他引领我打开了一扇文化之门,而门后是比我想象中还要广阔得多的文化天地。他说那些古人不是文化的诠释者,是创造者,而我却认为他不仅仅是文化的诠释者、创造者,还是救赎者、引导者,它必将引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朝着文化最终的目标——爱与善良走去,不会停下脚步。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 篇5

文化到底是什么?古今中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余秋雨先生统计,从英国学者泰勒开始,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二百多个。在他看来,这些定义令人眼花缭乱又言不及义,即使硬着头皮全部看完,对文化还是茫无头绪。

有鉴于此,余秋雨在《秋雨时分》谈话节目中公布了自己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他认为这个定义是全世界最简短的,言外之意大约也是最明了的,似乎颇有得意之感。不过在我看来,它既不够简短,也很不明了。

典型的精英语言,什么生态共同体啊,集体人格啊,从概念到概念,使我等草根越看越糊涂。秋雨能定义,咱老百姓就不能自己定义了?这或许与阿Q心理不太相同。精英有精英的`语言,草根也应该有草根的语言。

在我看来,所谓文化,就是人化,美化,文明化。啊啊,比余秋雨还简短。

猜你喜欢

  • 读后感余秋雨文化苦旅系列(7篇) 阅读作者的作品的时候我们能在过程中有所感悟。其实内心的各种感受往往通过读后感的文字记录形式是可以一直保存下去的,接下来是小编为您精选的“读后感余秋雨文化苦旅”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合集11篇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特意准备了“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合集...
  •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当我们阅读文章产生了理解或者感触时,我们可以将自己产生的感悟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多写心得体会能够成为一个更有思想的人,如何去写一篇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怎么写》,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作品这本书激发了无数读者的阅读兴趣。...
  • 余秋雨《道士塔》读后感精选 阅读是充实自我的绝佳途径,阅读作者写的作品,让大家开拓了视野。那么我们有可能就会想把这些用文字记录下来。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与您需要的信息“余秋雨《道士塔》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读后感余秋雨作品(汇总4篇) 心得体会大全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余秋雨作品”可以为您带来新的视野。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当我们对待作者写的作品有不同的看法时。 需要将读书所得记录下来,便于日后复习。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 中国文脉余秋雨读后感集锦 感谢查阅小编为你推荐中国文脉余秋雨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当我们阅读完一本书籍,写下脑海中的简短感悟叫做读后感,假期我品读了作者的作品,果然收获了很多心得感悟。我们需要将这些感觉记录下来,这是我们对作品更加理解的一种方式。...

热门推荐